天天看點

職場隐形貧困戶增多,所謂“存不到錢”是年輕人落入花錢陷阱01.你以為你能駕馭金錢 但卻常常在花錢上犯傻02.有錢真好,但更重要的是平等地看待錢03.快速緻富很難,慢慢變富卻很容易04.寫在最後

作者:胖兒讀書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1.你以為你能駕馭金錢 但卻常常在花錢上犯傻</h1>

關于省錢的好辦法有哪些?人民日報有一個讓人醍醐灌頂的回複:“在買任何東西之前,請牢記九字箴言‘你喜歡,你需要,你适合’。

大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緒卻難以自控,每次刻意想要省錢,反而會花更多的錢,比如我們大多數人都掉入過這個消費陷阱:原本打算去樓下商店買一盞75元的台燈,到了店裡你發現你喜歡這一款燈在别的店隻賣50元,于是并沒有琢磨很長時間,轉身奔向50元的店。

但結果南轅北轍,潛意識我們會覺得自己賺了25元,若商店正在促銷活動,我們便買買買,結果買了超出台燈之外的其他商品,也超出了75元的預算。

一開始在買東西之前,确實是你喜歡,你需要,你适合,然而才一會兒時間便把這九字箴言抛之腦後,罪魁禍首當然是我們的“心理記賬”,心理記賬這個概念由加芝哥大學的理查德.塞勒提出,揭示了人們在理财方面最常見、付出代價也最大的錯誤傾向:認為某些錢的價值低于其他錢的價值,是以可揮霍。

職場隐形貧困戶增多,所謂“存不到錢”是年輕人落入花錢陷阱01.你以為你能駕馭金錢 但卻常常在花錢上犯傻02.有錢真好,但更重要的是平等地看待錢03.快速緻富很難,慢慢變富卻很容易04.寫在最後

在《增值陷阱: 聰明人必須知道的花錢藝術 》 中作者加裡·貝爾斯基 及 托馬斯·季洛維奇列出5種迹象,我們可以對照若有此行為說明你可能已經養成心理記賬的習慣了:

•自認為不是一個亂花錢的人,卻難以存住錢。

•銀行裡有存款,信用卡卻會循環産生逾期欠錢。

•更有可能揮霍退稅,而不是亂花儲蓄。

• 使用信用卡而非現金時,似乎花銷更大。

•多數養老金儲蓄的投資是固定收益的或保守的。

這些現象早已屢見不鮮,在當下打勞工、社會月光族、隐形貧困戶、超前消費、等網絡用詞從側面反應人們在花錢的路上越陷越深,《增值陷阱》也在說明這個問題,你以為你能駕馭金錢,理性聰慧讓錢為你服務,殊不知有很多非理性因素導緻我們在花錢方面上時常犯傻,更重要的是《增值陷阱》意在通過尋找行為、心理誤區,幫助規避無處不在的花錢陷阱,讓小錢在日積月累中,攢下一筆大錢。

職場隐形貧困戶增多,所謂“存不到錢”是年輕人落入花錢陷阱01.你以為你能駕馭金錢 但卻常常在花錢上犯傻02.有錢真好,但更重要的是平等地看待錢03.快速緻富很難,慢慢變富卻很容易04.寫在最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6">02.有錢真好,但更重要的是平等地看待錢</h1>

在老舍散文集《我這一輩子》 中說到,老舍逛着青島的洋房、洋車、洋服等好玩意看了個遍,最後感慨“所謂洋罪,是我的毛病,窮,假若我一旦發了财,我必定很喜歡”,文人都不免落入俗套,明白有錢真好,然而我們大多數人都不能平等的看待錢。

比如到每年的清算個人所得稅時,對退稅成功的人來說他們會将“退稅”歸類為“外快”,揮霍這筆錢更加爽快;

再比如在用信用卡、花呗時,我們變得更願意花錢,而且更有可能随便亂花錢,當我們口袋有200元,買件衣服花了100元,因為口袋裡的錢減少了一般,我們對這次買東西的感受也會大打折扣;

可見将錢分類、分開或貼上不同标簽的傾向會産生副作用,導緻人們在理财上更加滿不在乎。歸入某些心理賬戶的錢被貶值,使得我們更容易亂花錢,特别是對待數量不大的錢更是如此,陷入把錢分為三六九等的不平等思維,這就很大程度解釋為什麼我們存錢會這麼慢,為什麼我們會變成月光族。

除此之外在《增值陷阱》一書中也從其他角度解答,大部分人在消費、投資、儲蓄和借錢時,為什麼會做處顯然非理性和不合邏輯的決定,以及是如何做出的,給出了很好的解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3">03.快速緻富很難,慢慢變富卻很容易</h1>

電視劇《三十而已》在奢侈品當櫃姐的王漫妮,用一半的工資支付房租,刷着信用卡更新到VIP客艙的海上之旅,咬咬牙買着一個定制的名牌箱子給男友等各種超出自身收入的花銷,很多網友評論她是一個非常虛榮的人,用奢侈品來自我增值,殊不知這卻是個陷阱,最後無房無車無多少存款回到老家,窮精緻最後隻剩下窮。

職場隐形貧困戶增多,所謂“存不到錢”是年輕人落入花錢陷阱01.你以為你能駕馭金錢 但卻常常在花錢上犯傻02.有錢真好,但更重要的是平等地看待錢03.快速緻富很難,慢慢變富卻很容易04.寫在最後

王漫妮職場上努力、聰慧、細心,目标明确,依舊沒逃脫增值陷阱,但從側面也恰好說明,時至今日,許多年輕人人非常明白,當今社會已不是一個勤勞就可以緻富,也不是一個單靠努力就能輕易跨越階層的時代,即便我們接受了比上一代更高的、更多的教育,現實社會規則卻注定我們更難擁有财務自由的機會。

在“今朝有酒今朝醉、享受當下”的放縱後,各類賬單焦慮依然如期而至,那麼如何看待金錢額度,實作最初的财務自由?有一朋友曾說,以前工資千把來塊時,自己還能攢到錢,現在工資上萬,反而一分錢都不剩,還負債。這就應了一句老話,吃不窮,喝不窮,盤算不到一世窮。在我們腳踏實地努力賺錢的同時,認真存錢認真理财同等重要。

股神巴菲特說:快速緻富很難,慢慢變富卻很容易。重慶棒棒冉光輝一個底層工作的人,一個幹苦力活的人,在重慶“解放碑”附近扛出了一套房,一家人終于有了自己的小窩。在大多數人眼裡這根本都不敢想的事,但冉光輝卻完成了。《增值陷阱》本書初衷也是如此,沒有方法可以一夜暴富,通過知識認清關乎自己的一些事情,随着時間推移這種自我意識會轉化成真正的智慧,随之而來的就是運氣和财富。

職場隐形貧困戶增多,所謂“存不到錢”是年輕人落入花錢陷阱01.你以為你能駕馭金錢 但卻常常在花錢上犯傻02.有錢真好,但更重要的是平等地看待錢03.快速緻富很難,慢慢變富卻很容易04.寫在最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7">04.寫在最後</h1>

作家茨威格在《斷頭王後》裡有一段描述:“她意識到,命運對自己過于偏愛,她一路順境好運接踵而來。直到需要用用才智和能力來挽救自己和孩子的生命時,她才發現自己的生活一直空虛蒼白,她不曾積攢任何與逆境争鬥的力量。”

未來還有很多不确定性,中年失業、上有老下有小、生病...這些未知帶着極大恐懼,當自我認知越發清晰,積攢細小的力量,終有一天會成為你與逆境抗争的砥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