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二個聖誕故事》|今年的聖誕節,你是否回家?

作者:CIO的夜讀時光
《十二個聖誕故事》|今年的聖誕節,你是否回家?

導讀:每一個新年都是一次新的機會,安放我們無所适從的靈魂和受傷的心。

01、 聖誕節是我的快樂時光

對我來說,和朋友們享用大餐是聖誕節期間尤其美好的一部分,是以我在這裡記錄了一些和我的私人經曆相關聯的食譜。我對稱量完全沒有概念,做飯全靠眼睛、食物的質地和味覺。面團太幹,就加點水或雞蛋。面團太濕,就加點面粉——這差不多就是我的方法。

故事就是我的生活——它們對我來說是真實立體的世界。小時候,因為犯了各種錯被關在煤窯裡時,我有兩個選擇:要麼數煤球——一項十分有限的活動,要麼給自己講個故事——一個蘊含無數遐想的無限世界。

我寫作是為了快樂。在鍵盤前坐下,遊戲開始。而聖誕節有一種特别的快樂——仿佛節日季在為你加油鼓勁。聖誕節是講故事的時間,由失序之王主持。因為他要效忠于古老的聖誕節十二天節期,他必須充當想象力的守護神。

奇怪的是,我在一個并不快樂的家庭中長大,但在我的成長過程中,聖誕節是我的快樂時光。我們從沒有丢掉那種聯結;過往一直陪伴着我們,并且我們可以幸運地重新創造它,這就是我認為應該在聖誕節做的事。一切都可以當作故事來講。

聖誕節的故事可以圍坐在爐火旁講述,也可以在冬季的戶外呼吸着霜凍的空氣邊走邊說,要帶點魔法和神秘才符合這個氛圍。

寫作本身也是一種領悟,有時會揭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熟悉甚至有些老套的聖誕節,贊頌的卻總是那些意料之外的事物。

這裡是我這些年寫的小故事,十二篇故事寫給聖誕節日季的十二天。其中有鬼故事,有魔法力量,有看似平凡卻毫不平凡的遭遇,有小小的奇迹,以及對即将到來的光明的緻敬。

《十二個聖誕故事》|今年的聖誕節,你是否回家?

02、來自作者的聖誕祝福

光陰并非似箭,而是如同一支回飛镖。我的養父母是五旬節教會教徒和郵戳上的傳教士。聖誕節在傳教士的月曆上具有重要意義。

從十一月初開始,我們不是在準備包裹寄往異國他鄉,就是在準備包裹送給那些從炎熱地帶回到大後方的人們。

可能是因為我父母經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可能是因為這時代已經臨近世界末日,就等着善惡大決戰。總之,我們有一套聖誕節流程,從制作百果餡餅的百果肉餡,到給阿克靈頓沒有得到拯救的人們吟唱頌歌,更确切地說,是專門站在他們面前吟唱頌歌。

不過,溫特森太太喜愛聖誕節。一年中唯有這段時間,她會參與到外面的生活中去,仿佛世界不再隻是淚之谷。

她是一個悶悶不樂的女人,是以在我們家中,這段快樂的時光尤為珍貴。我能肯定我喜歡聖誕節是因為她喜歡。

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一日,我的母親戴着帽子、穿着大衣外出,而我的父親和我把我做的彩紙鍊懸挂起來,從客廳的檐腳挂到主燈的燈泡。

最後我的母親回到家,就像剛剛經曆了一場惡劣的冰雹天氣,雖然那可能是她個人的天氣。她拎着一隻鵝,身子一半在購物袋裡面,一半在外面,松垂的腦袋耷拉在一旁,就像一個無人能記起的夢。

她把它遞給我——鵝和夢——然後我把鵝毛拔下來扔進桶裡。我們留着鵝毛來填充需要重新填充的各種東西,我們還留着從這大鳥體内瀝出的厚厚鵝油,以便在一整個冬天裡烤洋芋用。除了溫特森太太有甲狀腺方面的問題,我們認識的所有人都像雪貂一樣瘦。我們需要鵝油。

03、今年的聖誕節,你是否回家?

我離開了家,再之後去牛津大學讀大學,在第一個聖誕節假期,我回到老房子裡。我的母親早就給我下了離家的最後通牒,那時我愛上一個女孩,而在一個如此笃信宗教的家庭裡,我還不如去和一頭山羊結婚。自那時起我們就再沒說過話。我先是在一輛迷你車裡住了一小段時間,然後寄宿在一位老師那裡,最終離開了小鎮。

我在牛津的第一學期收到了一張明信片——這是一張在上方印着藍色的“明信片”的明信片。在下方,寫着她整潔的印刷體一般的文字:今年聖誕節你是否回家?愛你的母親。

當我抵達我們在街道盡頭的有露台的小房子時,我可以聽到最悅耳的音樂聲,對那聲音最貼切的表述是巴薩諾瓦版本的《蕭瑟仲冬》。我的母親已經扔掉了老舊的立式鋼琴,買了一架有雙排鍵盤、獨奏、鼓點和低音的電子琴。

她已經有兩年沒有見過我了。一句話也沒有說。接下來的一個小時我們都在欣賞《天使報信》中的小鼓和小号獨奏的效果。

我在牛津認識的來自聖盧西亞的朋友要來家裡看我,這對她來說可謂勇氣之舉,不過在我試着解釋我的家庭時,她認為我小題大做了。

起初,這次拜訪十分成功。溫特森太太自顧自地将這位黑人朋友當作她的傳教使命。她挨個拜訪了教堂裡退休的傳教士們并詢問:“他們吃什麼?”得到的答案是鳳梨。

薇姬抵達時,我的母親給了她一塊自己織的羊毛毯,這樣薇姬就不會冷了。“他們怕冷。”她告訴我。

溫特森太太有強迫症,她一年到頭都在為耶稣做編織工作。聖誕樹上有編織的裝飾品,而小狗被困在一件有白色雪花圖案的紅色羊毛聖誕外套裡。家裡有一座編織的耶稣誕生場景,牧羊人還系着小小的圍巾,因為這個伯利恒在阿克靈頓可以乘公共汽車抵達的地方。

我的父親穿着編織馬甲、系着配套的編織領帶打開了門。整個房子都重新“編織”了一遍。

溫特森太太心情愉快。“你想來點熏腿肉和鳳梨嗎,薇姬?奶酪吐司配鳳梨?奶油鳳梨?翻轉鳳梨蛋糕?油炸鳳梨餡餅?”

這樣的夥食持續了幾天後,最終,薇姬說:“我不喜歡鳳梨。”

溫特森太太的情緒急轉直下。她這一天接下來的時間裡沒有對我們說一句話,還碾碎了一隻知更鳥紙雕。第二天早上,在早飯的時候,餐桌上擺了一座用未開封的鳳梨罐頭堆成的金字塔,還有一張維多利亞時代風格的明信片,上面繪有兩隻後腿站立的貓,打扮得像一對夫婦。配圖文字是——沒人愛我們。

那天晚上,薇姬上床的時候,發現她的枕芯被人從枕套裡拿出來了,而枕套裡填滿了具有警告意味的關于世界末日的小冊子。她考慮着是否應該回家,但我見過更糟糕的情況,我認為事情可能會有轉機。

平安夜那天,我們家接待了一批教堂來的傳唱頌歌的人。溫特森太太的确看起來高興點兒了。她逼我和薇姬把一些切半的甘蘭菜用鋁箔紙包起來,和各種切達奶酪條串在一起,上面擺一些遭到嫌棄的鳳梨塊。

她管這個叫斯普特尼克。這和冷戰有關。鋁箔紙?天線?這難道是關于克格勃在奶酪裡隐藏竊聽器的恐怖暗示嗎?

不要緊。惹了麻煩的鳳梨已經找到了用武之地,而我們都十分快樂地唱着頌歌,這時響起了敲門聲。原來,救世軍也在唱頌歌。合情合理。

這是聖誕節。但溫特森太太完全不接受。她打開了前門,大聲喊道:“耶稣在這裡。滾!”

砰。

過完聖誕節離開之後,我再也沒有回去過。我再也沒有見過溫特森太太。不久後她對我的處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一九八五年)勃然大怒。援引她的話:“這是我頭一次不得不用假名字訂購一本書。”

她在一九九O年去世。

04、聖誕節的回憶

年紀越來越大,你在聖誕節的時候會想起去世的人。凱爾特人在他們的冬節薩溫節期盼逝者會加入到生者之中。許多文化都對此有共鳴,但我們不會。

這是一個遺憾,也是一個損失。如果時光是一隻回飛镖,而非一支箭,那麼過去總是會回歸并重複。記憶作為一項具有創造性的活動,讓我們得以喚醒逝去的人們,或者在某些情況下讓他們得以安息,因為我們終将了解過去。

去年聖誕節,我獨自一人在廚房裡,生着爐火——我喜歡在廚房裡生火。我正給自己倒飲料時,收音機裡傳來朱迪·嘉蘭唱的《自己度過一個愉快的小聖誕》。我記起溫特森太太如何在鋼琴上彈奏那首歌。

那是我們都知道的一段時光,混合着悲傷和甜蜜。遺憾嗎?是的,對我們發生分歧的每件事,我都感到遺憾。但也有認可,因為她是一位出色的女人。應該出現一個奇迹把她從沒有希望、沒有錢、沒有任何改變可能的牢籠生活中解救出來。

幸運的是,她得到了奇迹。不幸的是,奇迹是我。我是那張幸運金卡。我本可以帶她去任何地方。她本可以得到自由......

《十二個聖誕故事》|今年的聖誕節,你是否回家?

05、有關奇迹的故事

關于聖嬰的聖誕故事錯綜複雜。下面是它告訴我們的有關奇迹的事。

奇迹從來都不是唾手可得的(不管旅館是否有房間,嬰兒都要出生,然而沒有房間)。

奇迹不同于我們的期待(卑微的男人和女人發現他們成了救世主的父母)。

奇迹引爆了現狀,而爆炸和沖擊意味着有人會受傷。

什麼是奇迹?奇迹是一次幹擾——它打破了時空的連續性。奇迹是無法純粹用理性解釋的一種幹擾。機會和命運摻雜其中。奇迹是有益的幹擾,是的,但奇迹就像瓶子裡的精靈——放他們出來,之後會發生騷亂。你會實作三個願望,但還有其他許多事情随之而來。

溫特森太太想要一個小孩。她無法擁有。這時我來了,但正如她經常挂在嘴邊的,“魔鬼領我們找錯了嬰兒床。”撒旦是一顆靠不住的星星。

這就是這個故事裡具有童話色彩的部分。

有時,我們期待的東西,我們需要的東西、我們想要的奇迹就在我們面前,而我們視若無睹,或者我們跑向其他方向,再或者,最悲哀的莫過于此,面對它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做。想想有多少人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成功、他們想要的伴侶、他們想要的錢财等等,卻将它們化作塵與土——就像童話裡的金币,無人能用。

是以在聖誕節,我想到聖嬰誕生的故事,以及此後所有的聖誕故事。作為一名作家,我知道如果生活中沒有想象和思考的空間,我們會過得很糟糕。宗教節日旨在成為跳脫于時間之外的時間。普通時間讓位于重要時間。我們記起了什麼。我們創造了什麼。

是以,為逝者點亮一支蠟燭。

為奇迹點亮一支蠟燭,不管可能性有多小,祈求你将發現屬于你的奇迹。

為生者點亮一支蠟燭,擁有友誼和家庭的世界意義重大。

為未來點亮一支蠟燭,因為它可能發生,并且不被黑暗吞噬。

為愛點亮一支蠟燭。

幸運的愛。

附:十二個聖誕故事:《聖誕精靈》、《雪媽媽》、《暗黑聖誕》、《紐約的聖誕節》、《槲寄生新娘》、《奧布萊恩的第一個聖誕節》、《第二好的床》、《聖誕爆竹》、《一則鬼故事》、《銀娃》、《獅子、獨角獸和我》、《螢火桃心》

本文作者簡介:

英國當代作家。1959年8月出生,自小由笃信基督教的家庭收養,16歲時出走,此後靠在殡儀館、精神病院等地兼職完成了在牛津大學的學業。1985年,處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出版,獲英國惠特布萊德小說首作大獎,赢得國際聲譽。2016年,溫特森入選“BBC100位傑出女性”名單。代表作品有《我要快樂,不必正常》《寫在身體上》《給櫻桃以性别》等。

本文素材來源:《十二個聖誕故事》[英]珍妮特·溫特森/著

本文編輯:時光君

圖檔來源:CC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