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說精讀」《審訊》

作者:新課标大國文
「小說精讀」《審訊》

【編者寄語】

美國著名小說家歐·亨利擅長于運用逆轉手法。運用逆轉手法構思故事情節的小說其結尾既出奇制勝,又令人回味無窮,頗能激起讀者強烈的審美興趣,并獲得與最初的感受完全不同的閱讀體驗。美國作家奧拉姆的小說《審訊》擁有互相交織的兩條叙事線索:一條線索是警察馬庫斯•奎爾對犯罪嫌疑人瑞恩斯的審訊;另一條線索是犯罪嫌疑人瑞恩斯對腐敗警察馬庫斯•奎爾的另一種審訊。兩條線索的紐結與逆轉不僅凸顯了邪惡勢力的虛僞軟弱與正義力量的不可戰勝,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更是激發起了讀者濃厚的閱讀興趣。

【文本研讀】

審訊

作者:【美】奧拉姆

他靜靜地坐在那兒,等着。(“靜靜地坐在那兒”,“等着”,神情悠閑,态度自信,他在等什麼?聯系到他等待被審訊的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小說一開頭便充滿懸念。)他的背輕輕地靠在椅背上,擺在桌子上的雙手交叉成金字塔的形狀。他的眼睛盯着牆上的單向透明鏡,沖透過鏡子向裡監視的警察微笑着,想要他們看到他的自信和優勢。(一邊是自信和優勢。)

偵探馬庫斯•奎爾坐在桌子對面,仔細打量着這個被拘押的犯罪嫌疑人。那種想要證明自己是最堅強的、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表情,他見過無數次了。每次看到嫌疑人表現出這種妄想的心态,試圖把自己當成審訊室的主人時,奎爾都忍不住想笑。(另一邊是輕蔑和嘲笑。)

>>>瑞恩斯微笑着展現“自信和優勢”,奎爾打量着對方“忍不住想笑”是因為身份。開頭部分對雙方的神情細節的描寫相映成趣,傳達出兩人此時此刻的微妙心理。

奎爾偵探知道他們實際上是怎麼回事,隻有兩個字:脆弱。每個人都是脆弱的,他們需要空氣,他們會流血,骨頭會折斷。每個人都是脆弱的,一點點壓力就能使他們崩潰。(盲目與自大結伴而行。)

奎爾慢悠悠地看了嫌疑人一眼。這家夥一直沒停止笑(一直沒停止笑),不是那種發自内心的笑,更像是受到刻意控制的笑。

>>>“一直沒停止笑”“大笑起來”“笑容突然消失了”“再次露出笑容”,文中對瑞恩斯的這些神态描寫有些是直接描寫,而這裡的“這家夥一直沒停止笑”通過奎爾偵探的觀感進行的間接描寫。類似的細節描寫前後呼應,展現了人物豐富複雜的情感變化。

奎爾打開桌子上的檔案夾。

“請告訴我,瑞恩斯,發生了什麼?”

瑞恩斯聳聳肩,說:“我殺了他。”

奎爾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承認殺了亞瑟•格雷森?”

“我承認。”

“你為什麼要那麼做?”

瑞恩斯斷開與偵探眼神的接觸,看向天花闆。

“他毒害人們。”他說。

“啊……什麼?”

他掠奪那些不幸的人,從賣給他們的違禁物品中獲得利益,而他非常清楚那種東西對那些人意味着什麼。他靠着毀掉人們的生活發财,而我鄙視這種對權力的濫用。'他的目光離開天花闆,回到偵探身上,仿佛在觀察着奎爾的每一個動作。

奎爾搖晃了一下,發出輕聲的嘲笑。(奎爾的自信開始動搖,但态度仍然傲慢。)

瑞恩斯接着說下去:“人們身上有種特性,他們會倉促地去進行評判,卻不願意花點時間去了解。他們更注重眼前而忘了過去,他們絕不會問是什麼使我……成了社會的異類。我敢保證,此刻他們在想什麼是我最好的死法。”(審訊室裡的主動權開始逐漸易手。)

“你能責怪他們嗎?”奎爾問。

“當然不能。我違反了規則,現在必須面對由此引起的後果。可是你問到過,我為什麼要這麼做嗎?”

>>>瑞恩斯承認自己殺人違法,知道必須為此承擔相應後果,但他也心懷不平,抱怨世人隻看 到自己犯罪的表象,卻不過問犯罪背後的原因。

“我不在乎。”奎爾從椅子上站起來,“老實說,我已經厭倦在這裡浪費時間。”(氣急敗壞是心虛怯弱的表現。)

瑞恩斯搓着雙手。(自信滿滿,躍躍欲試。)

“可以了解。我隻是想請你再聽我說幾句。請坐,偵探。”瑞恩斯指着偵探的椅子。(瑞恩斯已經完全掌握了審訊室裡的主動權,審訊者與被審訊者開始身份轉換。)

奎爾抿着嘴唇,不情願地慢慢坐下來。(不情願又不得不。)

“很好。現在,要是我告訴你,亞瑟•格雷森不是唯一的會怎麼樣呢?”

偵探立刻屏住了呼吸。(緊張害怕。)

“唯一什麼?”

“格雷森不是唯一死于我刀下的。”

“我會說你在撒謊。”

“随你怎麼說,偵探。不過現在,你能不理會那種讓一個連環殺手從你手中滑掉的可能性嗎?”

瑞恩斯把雙手交叉起來,搭成金字塔形。(更加自信,充分顯示了他在審訊室裡的優勢地位。)

>>>“瑞恩斯把雙手交叉起來,搭成金字塔形”呼應了文本第1段的細節描寫“雙手交叉成金字塔的形狀”,兩處細節描寫表達效果相近,都是表現瑞恩斯的從容自信和對奎爾警官的蔑視。

奎爾極力控制住自己的呼吸頻率,以確定血壓不會升高。

“好吧,幾個?”

“你認為有幾個?”

“行了,别再跟我玩猜謎遊戲了。你為什麼要殺他們?”

“因為他們不肯停止。”

“停止什麼?”

“停止違法犯罪。”瑞恩斯大笑起來(大笑起來,展現了瑞恩斯成功懲治犯罪的興奮與自豪。),笑聲響得連外面都能聽到。

“這倒有趣,”奎爾冷冷地說,壓制着想掌掴這個自鳴得意的家夥的強烈欲望,“聽起來你像是個義務警員。”

“完全正确,偵探。”瑞恩斯臉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笑容突然消失了,對面前這個對手的正面進攻正式開始。),神情變得嚴肅起來,錐子般的目光刺向奎爾。

“這麼說,你的使命是維護公正,哈哈!”奎爾笑道,毫不掩飾輕蔑之情。

“必須有人這麼做。”

>>>瑞恩斯以身試法殺死了格雷森和蘭德,他鄙視他們這些靠毀掉他人生活發财的人,認為自己這樣做是為社會鏟除壞人,維護社會公正。

“難道你不知道警察是國家機器的執法者嗎?”

“當然知道。事實上,就在前幾天我還遇到了你的一位同僚。”

奎爾心裡暖洋洋的快意被一陣冷飕飕的寒意取代。(奎爾盲目的自信開始坍塌。)

“哦,是嗎?那是誰呢?”

“你的搭檔,蘭德偵探。”

“什麼?”

奎爾咬緊牙關,(緊張害怕。)看着瑞恩斯,那家夥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随着故事情節的步步推進,警官奎爾的内心發生了一系列微妙的變化,而真正使他陷入 緊張慌亂的則是瑞恩斯提到了蘭德偵探被殺一事。“咬緊牙關",表明其内心高度緊張,瀕臨崩潰。

“恐怕他不能再同你搭檔了。”

“你殺了一名警官?”

“更正一下,一名腐敗的警官。”

奎爾伸出胳膊,用手指指着瑞恩斯。

“你……你是個人渣!”(氣急敗壞,方寸大亂。)

“哇,我料到你會這麼說。畢竟,你與蘭德、格雷森一起做事,分享好處。”

“哼,你是個妄想狂。”奎爾努力保持鎮靜,可是他放在桌子下的手卻禁不住抖動起來。(既有憤怒,更有害怕。)

“你害怕了嗎,奎爾?現在,你那些躲在隔壁監聽的同僚們正在欣賞你和蘭德做壞事的照片。”瑞恩斯再次露出笑容(再次露出笑容)。

>>>在奎爾對瑞恩斯審訊之前,瑞恩斯已向警方舉報了奎爾的違法行為,其他警察也監聽了這場審訊,奎爾的罪惡嘴臉已暴露在衆人面前。

“你胡說!”奎爾聽到自己的聲音變了調。

“告訴我,偵探,你是罪犯嗎?”

奎爾感覺到頭發都被冷汗濕透了。

“你怎麼知道的?我們做得很隐蔽。”說到一半時他呆住了,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我是說……不,我是……”他完全亂了陣腳,不得不再次閉嘴。(語無倫次,言不由衷。)

>>>“我們做得很隐蔽……”“我是說……不,我是……”,句中的幾個省略号表示說話斷斷續 續,非常傳神地表現出真相敗露後奎爾的慌亂情狀。

奎爾偵探低下頭,看着映在光滑金屬桌面上自己淡淡的影子。過了一會兒,他慢慢地轉過頭,看着牆上的單向透明鏡。同僚們正在鏡後看着他,他想象得出因為他的背叛而出現在他們臉上那震驚和憤怒的表情。

>>>形象大于思維,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完全可以代替作者對主題思想的揭示以及内心好惡的表達。通篇人物對話既很好适應了審訊室這個獨特場景的設定,又極簡練地推動了情節,刻畫了人物,表達了主旨,感染了讀者,作者的匠心非常高妙。

(有删改)

——摘自《河北省衡水中學2021屆全國高三第二次聯合考試國文試題》

【知識建構】

//情節逆轉——小說情節結構成功的關鍵//

俗話說,胸中有丘壑,筆底自生花。要想寫出精彩的小說,就必須要有胸中丘壑。文似觀山不喜平,怎樣把情節寫得跌宕起伏,是小說成功的關鍵。小說無非寫人寫事,從讀者的角度看,沒有人喜歡平庸乏味的人物,更沒有人喜歡平鋪直叙的故事,是以,寫小說要把故事寫得精彩一定要善于大膽想象,出奇制勝,努力收到“出乎意料之外,卻又在乎情理之中”的藝術效果。小說《審訊》明着是寫警察馬庫斯•奎爾對犯罪嫌疑人瑞恩斯的審訊,暗地裡卻又埋伏着犯罪嫌疑人瑞恩斯對腐敗警察馬庫斯•奎爾的另一種審訊,這樣的“審訊”可以了解為從正義和道德的角度對邪惡勢力進行的嚴正調查與審判。兩條線索的紐結與逆轉凸顯了邪惡勢力的虛僞軟弱與正義力量的不可戰勝,激發起了讀者濃厚的閱讀興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