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7日訊 為提升全市水安全保障能力,威海市規劃實施黃壘河地下水庫、母豬河地下水庫等11項雨洪資源項目。10月27日,記者來到位于南海新區和乳山市交界線黃壘河地下水庫三期工程現場。

走進東浪暖地下水庫,往日的施工場面已漸漸褪去,耗時2年的黃壘河地下水庫工程進入尾聲。“目前,該項目三期主體工程已經全部完工,今天正式投入試運作。”威海市水利事務服務中心黃壘河地下水庫工程管理所副所長楊菊介紹。
“黃壘河是威海第三大河,地下水資源豐富。地下水是地表水的三倍卻遲遲未被開發,也是黃壘河地下水庫項目建設的重要原因。”楊菊告訴記者,黃壘河地下水庫工程從北到南由三部分構成,分别是廟東地下水庫、小觀地下水庫、東浪暖地下水庫。其中廟東地下水庫由節制閘和截滲牆組成,小觀地下水庫由橡膠壩和截滲牆組成,東浪暖地下水庫由擋潮閘和截滲牆組成。
據悉,地下水庫運作後,可新增地表水和地下庫容4215萬立方米,每年可向市區供水2923萬立方米,年實作供水收益3595萬元。同時,可改善河道左右岸5000餘畝農田灌溉條件,有效防止海水倒灌、保障兩岸5平方公裡土地不再受海水鹽堿影響,形成長14公裡、面積4000餘畝的水生态景觀長廊,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态環境效益。
“下一步,我們計劃11月開工威海市河湖水系連通工程,該工程計劃将黃壘河地下水庫和母豬河地下水庫攔蓄的水資源,調配到米山水庫,實作區域水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黃壘河地下水庫工程籌建處主任于思亭介紹。
閃電新聞記者 孫雅倩 威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