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藝蘅 宋經緯)" 九九那個豔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坐在河邊,東風呀吹得那個風車轉哪,蠶豆花兒香呀麥苗兒鮮 ……" 這首國人耳熟能詳的《九九豔陽天》出自經典電影《柳堡的故事》。而《柳堡的故事》與江蘇,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柳堡的故事》海報
揚州柳堡鎮,因這部電影得名
江蘇八部門聯合推出的 " 四史 " 教育電影課正在各地火熱舉辦中,20 部影片片單中,《柳堡的故事》成了 " 大熱門 " 之一。
《柳堡的故事》上映于 1957 年,由王蘋執導。電影講述了抗戰末期,新四軍某連在柳堡整訓時,四班副李進愛上了房東的女兒二妹子。身為指導員的宋偉勸阻了他。部隊離開柳堡後,二妹子被地痞劉胡子搶走。弟弟小牛給部隊報信,新四軍帶人救出了二妹子。不久,部隊要遠征,李進再次放棄了個人感情需要,随軍南下。五年後,李進成了連長,二妹子入了黨,也成了幹部。在支援南下的運糧船上,李進和二妹子再次相會 ……
《柳堡的故事》是由真實的故事改編而來,1950 年,改編的故事最初發表于《南京文藝》上,受到了很多讀者的喜愛,之後以此為基礎創作電影的計劃也被提上日程。在黃宗江和胡石言完成電影劇本後,拍攝這部電影的任務交到了江蘇南京籍導演王蘋手中,她也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
幾經周折确定了 " 二妹子 " 的演員後,王蘋便帶領着劇組一行人來到了江蘇寶應縣柳堡鎮拍戲。柳堡原叫留寶頭,後改名為劉壩頭,胡石言在劇本創作的過程中,将劉壩頭這一名字藝術化處理為柳堡。電影上映後,劉壩頭也随之更名為 " 柳堡 "。
江蘇水鄉恬靜優美的景緻在《柳堡的故事》中展現得淋漓盡緻。影片開篇,江南的小橋流水、一望無際的田園和轉動着的風車,都為副班長和二妹子之間感情的展開,奠定了環境基礎,也為他們二人之間單純質樸的情感添色良多。
64 年過去,《九九豔陽天》還是如此動人
《柳堡的故事》上映後,其中的插曲《九九豔陽天》迅速傳遍大江南北,受到了無數人的喜愛。歌曲的背後,也藏着一段有趣的故事。
當時《柳堡的故事》進入實拍階段後,編劇黃宗江認為根據影片的特點,應該放一首民歌體的歌曲在裡面,來更好地烘托影片的氛圍。這個任務交給了作曲家高如星。
高如星的創作效率也沒讓大家失望,接到任務數日後,他便寫好了這首歌。這天,電影主創人員正聚在一起吃飯,高如星和導演王蘋坐在一張飯桌邊上,高如星小聲而又認真地唱着歌,這首歌就是《九九豔陽天》。
王蘋聽得入了迷,連飯都不吃了,聽完後高興地表示," 這曲調和我的想象是一樣的,這部影片的歌曲就是要優美動聽,我看可以了,你再請陳廠長聽一下,他同意後,咱們就這麼定了!"
64 年後,《柳堡的故事》重新登上大銀幕,每每《九九豔陽天》響起時,影廳裡總會傳來觀衆們的聲聲哼唱。歲月雖已逝,可經典帶給人的感動依舊。
4 月 20 日起,由江蘇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省委省級機關工委、省委黨史工辦、省委教育工委、省電影局、省國資委、省總工會主辦,現代快報 +、各市委宣傳部承辦,中國電影資料館支援舉辦的 " 四史 " 教育電影課,在全省範圍内正式啟動。這部《柳堡的故事》也被選為片單中 20 部經典電影之一,除此之外,還有《解放了的中國》《白毛女》《上甘嶺》《五朵金花》《黨的女兒》《永不消逝的電波》《紅色娘子軍》《青春之歌》《紅旗譜》《早春二月》《李雙雙》《野火春風鬥古城》《小兵張嘎》《英雄兒女》《霓虹燈下的哨兵》《烈火中永生》《閃閃的紅星》《小花》《長征》等。這些影片在 4 月中下旬到 10 月間,将在江蘇 13 個設區市的 300 家定點影院展映,票價均采取統一優惠價,僅 20 元 / 張。
(中國電影資料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