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李寶平

入秋以來天氣果然婉轉了很多,早五點與五點半之間,是天色暗沉與天空漸白的過渡時刻。地道地道的秋天,不用擔心太陽的炙烤,早晚的時候需要加衣。
雖然昨天也出去遛彎,但昨天的天氣覺得與平常沒有兩樣。今天早上,晨練,一出門,就感覺這才是真正的秋天了,小風迎着臉撲了上來,毫不拘束地落在鬓角,時間一長,聚集了露珠,濕漉漉的,用手一抖,手心有了水分。
隻要練上太極,需要一個多小時,這一組下來。不論是春夏秋冬,渾身上下都是汗流浃背的。就像排了毒後的身體舒服,清爽。
當背起太極劍和行囊,往家漫步,覺得渾身舒服。與拳友閑聊,說的都是天南海北的話題,也談起時間流逝之快,不知不覺到了家。
吃完簡單的早飯,習慣性去翻書,上面有一段關于美食的文字,說到調料的重要性,也吸引我的注意力。
作者說,要想做一名好的廚師,要擅長調配出多變的口味。在油鹽醬醋茶裡,鹽是不能或缺的,但是,輔料的作用也是顯得尤其重要。比如:糖運用好能甜到心裡,辛辣的辣椒恰到好處添加,會對你放出電來,用酥麻的花椒則能挑逗你的每一支血管,酸甜的面醬可以誘惑你的全部味覺。加上蔥,姜,蒜,桂皮,香葉等組成的調味品一擁而上,輕輕松松就把你徹底降服。
因為這段挑逗,調皮,引人入勝的文字,促使我有了馬上動手的沖動。
打開冰箱的冷凍室,翻來翻去,翻出一條五花肉,正好做我拿手的紅燒肉。在鐵鍋裡翻炒切好的五花肉塊,炒至四分熟,有選擇地加入作者所寫的調味料,糖和醬油醬油是不能少的。再放入砂鍋裡慢火炖四十分鐘。同時在電鍋裡焖好大米幹飯。
中午的這頓飯吃得爽極了,特别是紅燒肉的湯,混在米飯裡,吃得真香。
我想,怎麼會有人愛上廚房,喜歡美食呢?應該不隻是味覺帶來的幸福感,而且有在看書時觸發的靈動,也有自己創意的發揮,更多的還是享受自己親自動手時,鍋碗瓢盆碰撞的樂趣和等待食品出爐時的期盼,調起胃口和大口大口吃完的滿足和成就感。
我是一個不喜歡調料的人,喜歡原汁原味的菜系,是以家裡的調料不多。當然了,像海鮮醬油,鹽,醬油,香油,醋,料酒,十三香這幾樣都是必備的。這次做的紅燒肉多虧了看書,作者的提醒。調料這東西恰到好處的入味,真是能提高食欲,也安甯心情。
心想,不去打擾别人的甯靜,自我地獨處緻遠。吃飽了遛彎,看看外面的花草,領略四季風景,滋養身心。遛了彎後再看看書,學到了新的美食的烹饪方法,自己親手制作。入口美味,美到周身,舒服至極。
隻是上述種種,這樣是需要好的心态,需要健康的身體。在循環的辯證唯物的關聯下,還需建立在充足的時間和豐富的物質基礎上。其實,隻要用心尋找,我是能夠具備條件的,希望以後能延續所願吧!
這樣閑暇獨處的閑暇日子,總是這樣閑暇下去多好呀。
攝影:馬甯
出鏡:水晶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