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或百無聊賴、或應接不暇、或艱巨繁重、或機械重複的工作,你是否也曾有過“努力工作是為了什麼”的困惑?為了生活嗎?可毫無成就感的工作把生活擠壓的隻剩下吃和睡的活着。如果隻是為了滿足吃和睡的活着,又為什麼選擇這樣或困難或苦悶的工作?為了夢想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實在要恭喜你,你擁有一個讓人羨慕的人生。要知道很少有人幸運到不走彎路就知道自己夢想的人生到底是什麼,甚至“你的夢想是否還在”都成了一個問題。

是的,最初的夢想很難在生活中幸存。它會被親人的期望所累、被現實殘酷所扼、被普遍價值取向認知所迫、甚至被自己看起來比别人擅長的領域所惑。到底該過自己的夢想的生活,還是過衆望所歸的生活?到底該選自己樂趣所在的工作,還是該承擔與自身知識結構比對的工作?你所處的生活在夢想的延長線上嗎?
你是否能如《輕松自由》中以“輕松自由”為人生目标的塞巴斯蒂安一樣,敢于承認自己與主流價值觀格格不入的夢想?人們都喜歡有進取心的人,塞巴斯蒂安卻公開表達“喜歡虛度光陰,喜歡時間停滞的瞬間,喜歡等待以及長途旅行,喜歡事情的準備階段……”影片中塞巴斯蒂安的什麼都不想做的夢想當然不隻是字面的狹義概念,那代表的是與主流價值觀存異的夢想,而這種夢想不僅僅是塞巴斯蒂安的偏愛,因為我在塞巴斯蒂安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相信我并不是唯一。
面對夢想的生活,多數人都在折衷的道路上尋找心安與慰藉。如揣着做體育記者、擁有愛侶夢想的布魯諾,頻繁換着垃圾工作、随夫妻偏好盲從改變自己;如懷着環遊世界、在出版社出人頭地夢想的安娜,搶鏡頭出現在世界各地旅遊照片裡、忍耐改編情色小說和驚悚小說工作中的委屈…就像“我正在用一款洗發露,洗染過的頭發,洗着不舒服還生頭皮屑,但還是能洗”一樣在理想與現實中妥協着,明知走不到夢想卻依舊步履不停。
在大家都掩蓋着對現實與理想間差距無奈時,堅持做一個勇于無視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将成為與世界為敵的事。面對父母“要是沒有工作你怎麼養活自己?”的質疑,塞巴斯蒂安靠申請社會低保買打折商品過活。面對同學“你根本不是這個世界的人,你隻是在向社會索取”的抱怨,塞巴斯蒂安用“窮人要和你分享晴朗天氣讓你很不爽嗎?”回擊。面對陌生人“先生你必須做點什麼,否則讓我們很不開心,要是你什麼都不想做就到超市門口喝點啤酒、乞乞讨。”充滿侮辱與無理的指責,塞巴斯蒂安竟無力辯駁,并被罰了35歐元。
無害的自由竟成了在生活束縛中苦苦掙紮不得解脫之人的眼中釘。影片中那個與黑色制服人群逆向而行的唯一彩色會被這個世界的惡意吞沒嗎?水窪倒影裡乞丐手中的白月光,新聞裡那個要擁有美麗的人生而不僅僅是美麗夢想的法國女孩,一片反對聲中的塞巴斯蒂安被志同道合的存在鼓舞、指引着。安娜推心置腹的話也戳中了他的問題:“你更喜歡夢想你的生活,而非體驗生活。”是的,塞巴斯蒂安對夢想的堅持讓人欣賞,而他關于“做夢、清心寡欲、悠閑度日”的方式是在用“什麼都不做”抵制“做不喜歡的事”,實在是無力與自欺。而那個被塞巴斯蒂安稱作“法國最堅定的女孩”引發了他對夢想、奮鬥、生活之間關系的思考:“奮鬥是現實的,它不美好也毫無魅力,但它是連結夢想與夢想生活的道路。”
于是,影片終究逃不過一片祥和的結局,法式童話的浪漫。塞巴斯蒂安在夢想與現實、進取與自在之間找到了平衡,夢想越看越有生活的樣子,生活一步步向着夢想的方向前行。而那些受到塞巴斯蒂安影響的人們也都越來越忠于自己的夢想,向夢想的生活靠近。那混在黑色職業套裝人群中突兀的色彩,也終于生活面前柔和下來,但依然堅持着自己的方向,也終将喚醒那些迷茫的人們,朝向美好生活的方向,夢想的方向。
《輕松自由》是一個全程獨白與對話的影片。用獨白交代事件背景與内心戲,用對話表達不同人物對待“夢想”、“生活”、“工作”、奮鬥”等問題的沖突、分歧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與價值取向。整部電影的台詞邏輯性比較強烈,作最為可貴的是讓男主身上兼具理想主義的閃光點與廢柴人生态度,讓人在對男主肯定與質疑之間搖擺與思考,這也正是電影的獨特魅力所在。這種充滿理想思考與搞笑橋段的結合深得吾心,隻是結局那口雞湯灌得突然,也是影片忍了很久的了,但是該來的總要來的,畢竟想不出更好的結局。影片畫風也是美美的,歐洲文藝片中的小清新,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