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獨一無二的菲奈斯和沈曉謙</h1>

說沈曉謙之前,必須先聊聊路易.德.菲奈斯(Louis De Funès)。
這個可愛的小老頭,是我心目中可以同卓别林相媲美的喜劇大師。
這個法國演員,進入我們視線的時候已是老頭形象。他個子不高,秃頭,有點小肚腩,長相不能算帥,細長彎彎的眉毛,和一雙安靜下來應該看起來很憂郁的眼睛。就這麼一個其貌不揚的老頭,完全可能淹沒在一片帥哥美女之中,卻用他那層出不窮的面部表情和靈活多變的肢體語言标新立異,鶴立雞群,永遠吸引你的眼球緊緊跟随。有他在的地方,他一定是主角,其他演員任憑相貌、演技多麼出色,都會被他的光芒蓋住。他身上彷佛有無窮的精力,像個好動的孩子,又吵又鬧又跑又跳,一刻也不能安靜;又像上了發條的機器人,全身沒有一個零件不開動,永遠不知疲倦、生龍活虎地表演……
從神經質的指揮家、樸實的農民、愚笨的警察、固執的美食家,到刻薄的老闆、獨斷的資本家、貪婪的大臣……菲奈斯亦正亦邪,亦貴亦賤,遊刃有餘,生動地刻畫了多種複雜的性格:善良熱情而又自私多疑、精明幹練卻又狡猾乖戾。他的每個動作、每句台詞都到了信手拈來而又水到渠成的地步。如果說隻靠一個眨眼、一次挑眉就要引發前仰後合的笑浪,菲奈斯當仁不讓!
多少次,看他喋喋不休、張牙舞爪、搖頭晃腦、擠眉弄眼、哼哼唧唧、上竄下跳(太多動詞可以用了!),廣場上節奏一緻地大笑,嘎然而止,然後又爆發。大家陷入快樂的海洋樂不思蜀。菲奈斯把演員的表演之于一部電影的作用推到了一個極緻的高度。(在很多法國小制作的電影中,場景唯一,情節簡單,全靠演員的表演撐起整個故事。)他真是一個偉大的演員!
雖然他有時像個淘氣的孩子般做鬼臉;有時膽小如鼠,膽怯地用手蒙眼睛;有時如潑婦般歇斯底裡地狂喊;有時又神經質到不可理喻與人格格不入……怎麼看他都不像完美的男人。但是,正是他普通的外表(矮、秃頂)和對普通人卑微品質的誇張表現而深得人心。那些帥哥、英雄離我們太遠,高高在上,無法親近。而他,普通的老頭,人見人愛,我們親切地叫他“菲菲”,“可愛的法國小老頭”。
因為他,而愛上法國喜劇,繼而迷戀法國文化風俗,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甚至在國小的時候,我就立下誓言“今生不去法國,死不瞑目”。其實我想去法國的一個目的是親自拜訪這位可愛可敬的偉大喜劇演員,縱使他已是耄耋老人,我也多麼想給他一個熱情的擁抱,再在他光溜溜的腦袋瓜上印上一吻!可惜,上大學以後,我才查到他已于1983年去世了。也就是說,當他活靈活現在電影廣場帶給我們無盡的歡樂時,我們對着螢幕傻傻地以為他還活着時,他已經長眠于地下了。即使将來我能去法國,這位出生于1914年的老人也決無可能等到與我相見那一天。這真是令人萬分遺憾的事情。菲菲,屬于上個世紀,但他的銀幕形象卻能千古流芳。我想,可愛的菲菲應該是幸運的。能在死後仍給人帶來歡樂并被一代一代人喜愛的演員又能有幾個呢?
好,回過頭來說沈曉謙(搜不到他的照片,急)。他的聲音其實很有磁性(低音磁性),但因為我所喜愛的那些法國、意大利等國的喜劇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他配的,或者說,隻要有他配音的喜劇片我就記得很牢,是以他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喜劇聲音”的代言人。這樣一來,他不可能屬于讓我心醉的浪漫“情人”一類,但卻是個滑稽可愛的開心果,同樣不可或缺。
衆所周知,喜劇人物表演非常誇張,語速很快,語言又多長篇累牍、碎碎叨叨、甚至毫無邏輯。這就對配音演員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不僅要口齒清楚,口型準确,還要感覺到位,一氣呵成。比如,配菲奈斯演的那些角色,在我看來就是“mission impossible”,小老頭一驚一咋,說話節奏快,語言中還夾雜着拟聲詞、口哨,一段戲下來,估計不僅嘴巴受不了,心髒也受不了。
可是沈曉謙就勝任了這些角色。他的聲音啞歸啞,但是靈動跳躍,層次鮮明,而起伏轉承又自然流暢,極富爆發力和感染力。冷不丁來段安靜的,竟然也是那麼深沉和多情。記憶裡國小那段時間看的露天電影,隻要有喜劇譯制片,就一定少不了這個聲音。《美食家》、《純屬巧合》、《賭城奇遇》、《千年癡情》、《片山刑警》、《公雞奏鳴曲》、《飛來豔福》、《上帝也瘋狂》……也難怪,在當時閱曆尚淺、了解力也有限的情況下,我的小腦袋瓜能存留的聲音中,除了童自榮含情脈脈的優美音色外,最出彩的就是這個有點沙啞卻激情洋溢的“喜劇聲音”。雖然有點滑稽,有點小醜,但是能帶給人歡樂的東西,怎不叫人難忘呢?
這一定是個配音奇才,小時候我就這麼認為。蘇秀老師在回憶錄中評價他是同邱嶽峰一樣的“才華橫溢”;曹雷老師也評價他為“難得的後起之秀”,看來頗為欣賞他。可惜我幾乎沒有看過他主配的非喜劇類電影,但我相信那一定也是很優秀的。
在我印象中,沈曉謙應該是菲奈斯的最佳中國代言。著名的《虎口脫險》是後來買碟才看到的。當我發現指揮家是尚華配的,還郁悶了一陣。當然尚老師配得很好(和于鼎老師絕配),不過我堅信如果沈同志早生幾年,也能把這個角色配得千古流傳。
大學時看到《美麗人生》(非譯制版),我驚喜地發現主角身上有菲奈斯的影子。當時我就想,這個角色如果由沈曉謙配最合适了。後來看《精靈鼠小弟》,我也這麼想;看《的士飙花》,我也想;看《特工插班生》,我也想;看《卧底肥媽》,我也想;……
這些美好的願望,有些實際上已經實作,有些卻成為遺憾。如今好萊塢當道,美國片橫行,我所摯愛的法國溫馨喜劇片離我已經越來越遠。如同菲奈斯的離去帶走了一個時代一樣,法國也許再也沒有菲菲這樣的喜劇大師和那樣豐富題材的暴笑喜劇片了。而我心中那個獨一無二的“喜劇聲音”也漸漸逝去了。
沒有了菲菲,也沒有了沈曉謙。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可是,我的生活,快樂仍在繼續,笑聲依然朗朗。我必須學會包容一些遺憾。這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