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活那麼悶,不如談談情,跳跳舞

終于迎來“雙節假期”,借着為祖國慶生的日子,我們也搞大動作啦。文末留言互動評論,我們會在每天的留言中,選出一個精彩點評(神吐槽、到位點評、點贊最多,都有可能是你哦!),送上一張電影票。“雙節福利”至“十 一”之前都有效哦!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情感總會有一個努力抑止的過程,當情感經過抑制卻實在難以抑止而最終表露的時候是動人的。

日本中年男人役所廣司的舞步将充分注解這個亞洲人樂此不疲的遊戲:放縱與節制。

《談談情跳跳舞》裡,這個中年男人在探戈裡而為自己的人生開了一扇窗。

生活那麼悶,不如談談情,跳跳舞

探戈起源于南美洲的阿根廷,舞步利落,以斷續的音樂和特殊節奏風行。它的舞步一起一收的動作,仿佛是人心在放縱和節制作用下驟升驟落的欲望。

尋求快樂,同樣是尋求一種喜劇效果,《談談情跳跳舞》讓腿短的日本人去學交際舞,讓低頭慣了的日本人去昂頭挺胸,讓在生活空間中喘不過氣來的日本人在諾大的舞場上端着架子遊來滑去。 

生活那麼悶,不如談談情,跳跳舞

 

影片開頭引用蘇格蘭學者的話闡明:舞蹈、音樂是人類自己發明的,能夠帶來人類原始的歡愉,是不确定因為什麼的一種心靈的釋放。

故事很簡單,如同日本廣大中産階級一樣,曆經勤奮工作、娶妻生子、購房立業等循規蹈矩的生活而到達不惑之年的主人公杉杉,忽然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乏味,即使是努力工作還清貸款也刺激不起生活的目标,在常年壓抑的機械生活中,已失去了人的本能的沖動。

生活那麼悶,不如談談情,跳跳舞

而一次難得的好奇心,杉山為了接近一名美麗的舞蹈老師而去學跳交際舞,并喜歡上了交際舞,從中體會到了快樂;而為杉山所心儀的舞老師,也從教杉山跳舞中悟出了跳舞的(快樂的)真谛。

生活那麼悶,不如談談情,跳跳舞

影片通過大量細節反映出了日本國生存空間的惡劣。

日本發達于日本人循規蹈矩、機器人般地拼命工作,與此同時,機械般的生活使人變得麻木,在軌道般周而複始的生活中失去了追求的目标,形成了自卑、幽暗、偷窺的心态。不健康的心态和乏味的生活壓力下,人們越發不快樂,這是現代大都市的通病。

生活那麼悶,不如談談情,跳跳舞

  

日複一日,杉山每天對着早餐說:我要吃了。

在電車裡,杉山看書被人擠做一團,樓梯中上下擁擠,居住的空間裡也到處是橫豎線條的隔斷,與之對應,杉山一進練舞場,空間立現寬敞。

每一天杉山上班時都要騎車經過一座橋(路),在路上杉山的形體語言一次比一次快樂,到最後一次出現路時,鏡頭從這條路搖到了另一條路,空間驟然擴大。影片在大量重複的場景中,抽絲撥繭出細膩的情感脈絡。

生活那麼悶,不如談談情,跳跳舞

狹小的空間,讓日本人很難擁有隐私,這促成了他們一方面保密自己的隐私,一方面又不禁偷窺他人。

杉山第一次在電車中看到學舞教室窗邊的舞老師,就像百無聊賴中看到了一絲好奇,這絲好奇成為每一天的寄托,當第三次在電車中窺視時,舞老師打開了窗子。每一次出現舞老師時,身邊都開着一面窗。

生活那麼悶,不如談談情,跳跳舞

杉山、青木不願意登記聯絡處,都選擇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學舞,青木更是全副武裝改頭換面地出現,極盡遮掩之能事。

另一面,杉山數次窺看舞老師、舞老師一直在夜色中窺視窗下、妻子女兒窺視杉山衣物、妻子聘請偵探偷聽青木……都能看出日本人的偷窺情結。

而偷窺是放縱和節制的統一體。

生活那麼悶,不如談談情,跳跳舞

日本許多探讨中年男人情感問題的影片,似乎有一種統一的氣質,甚至連演員也是那麼幾個。

《談談情、跳跳舞》中,男主角杉子的扮演者就是役所廣司,當然也是《失樂園》中的男主角;男配角青木的扮演者就是竹中直人,也就是《東京日和》中的主演和導演。

役所廣司因暗戀舞蹈教師而開始學習跳舞,這故事是容易想出來的。顯然導演并不滿足于講述一則情感故事,他要把舞蹈上升到一種“跳舞和做人”的關系上來。

生活那麼悶,不如談談情,跳跳舞

照此而為,這電影差不多快變成謝晉的《舞台姐妹》了。

而《談談情跳跳舞》将這種近乎苛責的意義升華,妥帖細膩、潤物細無聲地傳遞出來,并最終超越了愛情主題,進入一種人生思索的禅味境界,可見導演的功力非同凡響。

生活那麼悶,不如談談情,跳跳舞

在做到這一切之時,《談談情跳跳舞》也不失幽默感,電影仍舊保持着輕喜劇風格。這或許也是“放縱與節制”帶來的一種技巧。

不如跟着役所廣司的探戈,去偷窺一下日本人如何跳跳舞,談談情,如何進行一場有節制的外遇,讓靈魂去散了一個步,又乖乖回到家裡。

我要開始吃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