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鐵面無私氣自華 追記湖北荊州沙市區法院刑庭庭長楊軍

作者:星星飛翔

鐵面無私氣自華 追記湖北荊州沙市區法院刑庭庭長楊軍

□ 本報記者 趙婕 劉志月

他當法官,辦案近4000起,無一錯判,無一因裁判不公而被投訴;

他當庭長,帶領同僚5年審結各類刑事案件2570件,依法判處2836名被告人;

52歲的他,正值壯年,卻因病永遠離開了親朋、同僚和工作……

他是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一級法官、沙市區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争上司小組辦公室主任楊軍,曾榮獲“全國掃黑除惡先進工作者”“全國法院黨建工作先進個人”,多次榮獲荊州市法院系統“優秀法官”。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追授他“全國模範法官”稱号。

未曾拆封的折疊床

在别人眼裡楊軍是個不知疲倦的人,除去開庭開會,總是坐在辦公桌前看卷宗寫判決書。他沒有午休習慣,吃完午飯繼續工作。有人形容他是“上了發條的超人”。

在楊軍座椅後面,倚着窗台立着一張折疊床,那是院裡給法官統一配備的,友善大家午休,可直到去世,楊軍這張折疊床的包裝都沒拆封。

忘我、勤勉、鑽研的背後是理想、信念、擔當。

2016年夏末,一起僞基站案訴至法院。被告人在租用轎車上安裝僞基站,發送廣告短信4萬餘條。當時,這類案件鮮有先例。是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還是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兩項罪名的量刑相去甚遠,公訴人與被告人辯護律師各持己見。楊軍仔細研讀法律條款,分析比較相關案例,最終一錘定音——以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1年,并處罰金3000元。此案成為當時湖北法院審理同類案件的重要參考。

在楊軍身上,“鐵面”與“溫度”從不沖突。

2020年1月,楊軍采用刑事速裁程式審理一起涉嫌開設賭場罪案,當庭判處被告人拘役、緩期執行。

原來,被告人是一名50多歲的農村婦女,在自家房子裡開麻将館,供周邊村民娛樂。她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涉嫌犯罪,但面對事實,主動認罪認罰。楊軍了解到,被告人的丈夫患中風獨自在家,無人照顧。楊軍快辦快結,趕在春節前作出這個有“溫度”的裁判。

2019年底,楊軍承辦一起涉案金額達13億餘元、涉及集資參與人4152人的非法吸收公衆存款案。面對複雜案情,他一絲不苟,認真核實每個細節,仔細推敲每句證詞,硬是在法定時間内“啃”下幾十本卷宗。

令人驚歎的是,148頁近10萬字的判決書,事實闡述清楚,法律關系清晰,4152名受害人的每筆錢款查得明明白白,每筆退賠算得清清楚楚。這些資料是楊軍用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換來的;這些資料承載着楊軍維護公平正義、守護一方平安的初心。

2018年初,掃黑除惡專項鬥争集結号吹響,作為“老刑庭”,楊軍受命擔任沙市區法院掃黑辦負責人。涉黑涉惡案情複雜、涉案人數較多、證據材料繁雜,楊軍仔細梳理每起案件、耐心聽取辯護意見、認真翻閱卷宗材料,夜以繼日忘我工作。

楊軍的身體早就發出了警告信号。2018年9月,在一次開庭中,楊軍的鼻子突然血流不止,鮮血染紅了法袍。同僚都勸他休庭,他用雙手摁住鼻翼兩側,簡單止血後,繼續開庭直到庭審結束。

生命中的最後囑托

2020年7月25日,星期六,是楊軍兒子楊昶的生日。

楊軍原本要和妻子一起去武漢,與剛剛參加工作的兒子團聚。而全天的審判委員會會議未能讓他與妻子同行。下午4點半左右,楊軍給兒子發了一條微信:今晚住飯店還是宿舍?

楊昶回複:宿舍。

楊軍:宿舍的床那麼窄睡得下呀?不把你老媽虧苦了。

楊昶回複:就是隻有半張床。

楊軍:把好地方讓給你媽睡。

誰也沒想到,這條充滿親情的微信變成了他與兒子最後的對話。

在妻子張津眼裡,楊軍是一個内斂的人,不善交際,除了喜歡喝濃茶沒有其他愛好,做家務就算鍛煉身體了。

每到周末,隻要有空,楊軍就會為妻子做上一頓可口的飯菜,然後,一頭紮進書房,做與工作有關的事。書房的椅子上至今還有他久坐留下的印痕。

結婚30年,楊軍與妻子從未紅過臉,唯一的“紅臉”卻是因為案子。有一年中秋節,一名遠房親戚因為案子找上門來,楊軍硬是不見,張津怕傷了親情,勸他見一見把原則講清楚。楊軍當即發了火:“今天見了,明天别的親戚就會找上門來,以後就可能是朋友、同學,甚至案件當事人,絕不能開這個口子。”從那之後,他對家人提出“不準為案件打招呼、不準接受送禮、不準打聽案情”的“三不準”要求。“三不準”在這個家裡從未破例。

張津至今還記得楊軍的一句話:得罪人,可以;對不起法律,不行!

7月25日這天,同樣令楊軍的同僚刻骨銘心。

在上午的審委會會議上,楊軍不時起身走幾步再坐下,反反複複好幾次……是疼痛讓他坐立不安。在場的同僚看出他的異常,勸他去醫院,他謝絕了。下午6點多,會議結束,他繼續和同僚讨論一起涉黑案案情。

這是楊軍連續工作的第二十二天。

晚上9點左右,楊軍突覺胸背劇烈疼痛,被同僚送往醫院,診斷結果為主動脈夾層破裂。醫生建議緊急轉送武漢的醫院手術。手術雖然成功,但因并發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傷嚴重,楊軍沒下手術台便陷入重度昏迷。

7月29日淩晨,楊軍與世長辭。

就在進入手術室前,已經被醫生禁止說話的楊軍,強忍病痛給院上司打了個電話:“我手頭的涉黑案一哈(湖北方言,一下子的意思)搞不了,請同僚們幫忙抓緊辦。”

這是楊軍打的最後一個電話,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個囑托。

一支鋼筆兩枚紐扣

“肖婷同志,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再加油快加油!”法官助理肖婷至今儲存着2018年7月楊軍寫給她的字條。拿出這張寫在草稿紙上的字條,肖婷不禁紅了眼眶:“我還是加油太慢了,要是能早點獨當一面就能替楊庭長多分擔幾個案件。他最多的時候一天要開七八個庭,因為被告人被羁押在不同的場所,有時候一天要跑好幾個地方。”

“楊庭長去世後,我和另一位法官分别剪下一枚他法袍上的紐扣,珍藏起來。”肖婷說,這枚紐扣時刻提醒自己,要像楊庭長一樣,堅守一名法官應有的職責和信念。

法官張志浩是楊軍手把手帶出來的徒弟。張志浩說,楊庭長是一位用生命維護公平正義的人。為了確定公正,不管案件大小,他都要綜合多個證據互相印證,形成證據鍊之後才作出判決。

令張志浩印象深刻的是那起非法吸收公衆存款案。“因為案情複雜,楊庭長讓我核對鑒定材料中有無錯誤,我開始還不以為然,但是在核對材料的時候,發現幾個集資參與人的身份證是錯的,這會導緻執行款給不到本人,損失不能挽回。這件事點醒了我,讓我逐漸養成認真稽核案件每一個環節的習慣。”

“他總是耐心教導年輕人運用法律思維考慮工作的事。”張志浩聲音有些顫抖地說,“他曾對我說,辦案一定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證據原則裁判,當事人請你不要去,給你好處不要拿,裁判的時候才有底氣。”

張志浩現在用的就是原來楊軍的辦公桌,筆筒裡有一隻灰色“英雄100”的鋼筆,這是楊軍生前常用的。“我坐在他的辦公桌前,用着他用過的鋼筆,讓我有一個信念:要像他一樣,秉持公平正義辦理每一起案件。”

“他是我們的領頭‘楊’,工作中處處可見他對同僚的關心。”女法官袁欣回憶說,有一次去松滋市開庭,楊軍不忍女同僚長途開車,自己握起了方向盤,到達松滋後來不及喘息就要開庭。望着一臉疲倦的楊軍,袁欣半開玩笑地問:“你每天緊鑼密鼓連軸轉,要是為審判工作鞠躬盡瘁了怎麼辦?”

楊軍回答,如果真有那天的話,那就是一個正途。

“沒想到,一語成谶。”說這話時,袁欣的淚水奪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