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1919》背後,當時戰勝國的中國,卻成了被榨幹的橘子

作者:悠閑可樂說

賭局上有個規則,叫赢者通吃,隻要你赢了,你就可以把錢帶走。但這隻是在賭局上,在賭局下,如果你沒有實力,赢的錢不但要通通被賭局老闆搶走,甚至還要被毆打一頓,因為這個社會的本質就是弱肉強食!

最近又重溫了《我的1919》這部電影,除了感慨陳道明的演技之外,最深刻的體會就是,上文提到的弱肉強食這4個字。

《我的1919》背後,當時戰勝國的中國,卻成了被榨幹的橘子

雖然陳道明飾演的中國外交官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慷慨陳詞,利用小小的懷表對日本代表是大加痛斥,引得各國首腦一陣好評,在對比上日本代表的獐頭鼠目,個人魅力不言而喻。可最後作為戰勝國的中國要收回被戰敗國德國之前掠奪青島時,卻被日本否決,而在戰争時,信誓旦旦聲稱要支援中國的列強們,在和會上默不作聲。

《我的1919》背後,當時戰勝國的中國,卻成了被榨幹的橘子

電影裡有一幕場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不是陳道明飾演的顧維鈞在和會上的慷慨陳詞,而是電影裡的法國總統稱:德國就像那個多汁的橘子一樣,而他将代表法國把這個橘子給炸幹了。

《我的1919》背後,當時戰勝國的中國,卻成了被榨幹的橘子

對于一戰結束後的歐洲來說,法國是戰勝國,德國是戰敗國,德國确實就像那個汁水豐滿的橘子一樣。但一戰結束後的亞洲,日本是戰勝國,中國同樣也是戰勝國,為何中國也淪為了那個汁水豐滿的橘子呢?

這個問題先不談,有一個事實更加令人難以接受。作為一戰的戰勝國的日本,僅僅出兵2萬,而且不是去往歐洲戰場,而是去到當時的中國山東參加對青島的侵略。而同樣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向整個歐洲戰場派遣了将近14萬的勞工,這些派遣勞工服役在戰場第一線,挖戰壕,架鐵絲網,,這其中至少有6000勞工,因為疾病和敵人的攻擊,死在這異國他鄉,無法歸國。

《我的1919》背後,當時戰勝國的中國,卻成了被榨幹的橘子

是以當時的中國,對于一戰的程序影響是巨大的,但中國還是淪為回那個汁水豐滿的橘子。

為什麼呢??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吉鴻昌在赴美考察時,因為長得魁梧,是以經常會被人當做是日本人,為了維護民族尊嚴,吉鴻昌找了一個木牌,在上面仔細的寫上“I'm a Chinese”,并将其挂在胸前,挺胸闊步地走在美國大街。。

故事的重點當然是吉鴻昌的愛國行為,當然,也反映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些外國人會認為長相魁梧的亞洲人就是日本人呢?因為日本的國力遠遠強而當時的中國。

《我的1919》背後,當時戰勝國的中國,卻成了被榨幹的橘子

當年八國聯軍侵華,1000外國軍隊就能追着數萬的清政府辮子軍滿街跑,這樣的國家,說的話誰要聽,這樣的國家提出的訴求誰會當回事?

在幾年前叙利亞發生内戰時,叙利亞外交官,那失望的背影,至今讓人印象深刻。

《我的1919》背後,當時戰勝國的中國,卻成了被榨幹的橘子

同樣是在幾年前,日本和俄羅斯爆發北方四島争端時,面對着日本外交官在國際上的頻繁抗議,俄羅斯做的,就是派出戰略轟炸機繞着日本領空飛一圈,俄羅斯外交部好像沒有任何的抗議活動。在這樣的行為之後,網絡上出現了一句話,外交抗議千萬遍,不如戰略轟炸機出來飛一遍。

相信這麼多的事例可以回答,為什麼在一戰時的戰勝國中國,卻成為了即将要被榨幹的橘子。

在賭局上你可以赢錢,但在賭局上你想要把這錢帶走,隻需要真正的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