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作為一部政治懸疑電影,《斯隆女士》的劇情雖然都是虛構的,但裡面展現的政治遊戲實在精彩,讓人情不自禁想扒一扒。

主角斯隆是一名網紅說客,先簡單介紹下什麼叫說客,所謂說客就是遊走在各種政客和财團間,目的就是幫助客戶遊說那些有影響力的人,促進某些政策制度的達成。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一度很盛行這樣的職業,比如縱橫家就是盛産說客的流派。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随着時代發展,王朝變更,到了現在,說客這一職業在中國已經消失了,但在歐美政界,卻成為了一種很吃香的職業,甚至還發展出了很多的“遊說”公司。

由于歐美的政治體制關系,說客是連接配接财團、政客、選民橋梁,就拿美國來說,無論是競選還是修正法案都需要經過兩院投票通過,立法者或利益集團為了拉到足夠多的選票,必然要宣傳,造勢,打擊對手,赢得選票,在這種強烈需求下,就誕生了遊說公司。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自1930年以來,美國遊說組織高速發展,美國也成為全世界最盛行遊說的國家。

《斯隆女士》講的就是兩個不同立場的遊說公司間互相Battle的故事,斯隆作為王牌說客,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打扮,社交,宮鬥,找小黃鴨……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這一天,她又接到一個新案子:反對新的槍支管理法案。

關于槍支管理法案,大家都知道在美國槍支是自由的,但也是以發生了大量的匪夷所思的槍擊案。

從平民到總統的,從幼兒到老人,都是槍擊事件的受害者,可以說哪裡有人,哪裡就有槍擊事件的發生。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為了避免悲劇的發生,也有人提議出台更嚴格的“控槍”的法案,一旦新法案生效,從此槍支不是誰想買就能買,買之前得做背景調查。

在美國,一部新法案的生效并不容易,需要通過參衆兩院投票通過。

電影中,這部新的控槍法案也一樣,将在84天後在參議院投票,如果如果有6成人贊成,則算通過。

其實如果斯隆接下這個案子,是穩赢的,要知道這部新法案可是觸犯了背後的利益集團——槍支生産商,他們有源源不斷的金錢做為後盾,這對遊說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彈藥。

但斯隆女士畢竟不是以常理推斷的女人,她堅決走到了敵方陣營——為新法案遊說,還順走了她的整個團隊,除了一個實習生。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關于雙方形勢,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一共100張選票,斯隆所在團隊能确定拉到的票有44張,中立的有22票,反對的有34票,如果要赢,就要從中間派中再拉16張票,不要看隻有區區16張,其實形式非常不利,因為他們沒錢!斯隆的背後是反槍協會這樣的非盈利機構。

他們的武器也很簡單,就是斯隆這個女人。

再看反方,他們隻要從中間派争取到7張選票就赢了,何況,他們背後還有大财團。

要赢下這場戰争,難于登天。

<h1 class="pgc-h-arrow-right">利用輿論逼表态</h1>

斯隆知道要赢并不容易,是以決定利用輿論先發制人。

這一天她打開了月曆本,檢視了最近的重大晚宴(有議員參加的那種),選了個黃道吉日,安排了自己的得力幹将去參加某個進階晚宴。

打算在議員演講的時候就可以趁機抛出敏感問題,逼中立的議員當場表态。

當然,反方也不是吃素的,早就料到斯隆有此一招,于是事先對提問名單動了手腳,把斯隆安插的人員換了。

但萬萬沒想到,提問期間還是有人提出了敏感問題,隻能眼睜睜看着議員在輿論氛圍把寶貴的一票投給了支援控槍方。

原來這正是斯隆的plan B,所謂搶占先機不僅僅動作要快,還要先對付一部預料到對方的動作,按照後招,高,實在高。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h1 class="pgc-h-arrow-right">揪出間諜</h1>

在先發制人後,斯隆并沒有趁勝追擊,反而要興師動衆去拉攏沒什麼影響力的議員,組員都搞蒙蔽了,不過斯隆這麼幹必有奧妙,于是也都乖乖配合。

果不其然,斯隆這項計劃隻是個釣魚行動,釣出了一直潛伏在組裡的卧底。

原來斯隆又看穿了一切,料到反方會安插間諜,于是故意用假動作來欺騙對付,趁機抓出間諜。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h1 class="pgc-h-arrow-right">出賣同伴</h1>

出賣同伴并不是反叛的專用詞,對斯隆來說,隻要能赢,什麼都好說。

斯隆的有個同僚曾經是槍擊案的幸存者,心靈受到創傷,從此隐姓埋名,不提往事。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但斯隆在得知此事後,認定這是張不可錯過的感情牌,于是在某次節目上,故意出其不意揭開小夥伴的傷疤,博得了大衆的同情,赢得了好幾張選票。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因為此事她受到了同僚良心的拷問,老闆的質疑,但她隻是冷靜地告訴對方,她也不過是手裡的一張牌。看到這裡發炎也深深震撼,這得多狠才能把感情壓抑至此。

<h1 class="pgc-h-arrow-right">以自己為武器</h1>

當然,斯隆的狠勁遠不止于此,她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

離投票的日子越來越近,斯隆方的票數還差那麼幾票,此時反方也終于拿出了他們的底牌。

在斯隆前實習生的幫助下,将她以前利用法律漏洞賄賂議員的案子翻了出來,順便還挖出她私生活不檢點的證據,逼他上法庭聽證。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眼看斯隆将功虧預虧,名聲掃地時,真正精彩的部分開始了。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隻見斯隆不緊不慢拿起水杯,慢慢喝了一口,拿出了殺手锏,還記得那位不願跟随斯隆的實習生嗎?

沒錯,她正是斯隆安插在前公司的卧底,她才是無間道的頂級玩家啊,這些所謂的證據正是實習生故意設的陷阱而已。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這還沒完,她繼續甩出王炸——把聽證會法官受脅迫搞臭自己的偷拍視訊拿了出來。

自此這場聽證會成了新法案最大的宣傳炸彈,輿論徹底倒向她,她終于赢了。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但代價是賠上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坐了5年牢。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這場Battle很過瘾,電影背後折射出的政治上的那些事更是讓人深思。

在這場政治遊戲裡,群眾意願是可以操縱的,政客的目的是扭曲的,手段常常是非法的……

一個民主國家,走到現在,不知不覺中帶頭人的心中已經失去了信仰,每一張選票的理由也不在純粹,成為一場利益博弈的結果,把自己的政治利益淩駕于國家之上,甚至不惜逾越法律的邊界,也讓民主成為了一個笑話。

《斯隆女士》: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片中的政治遊戲很精彩利用輿論逼表态揪出間諜出賣同伴以自己為武器

電影最後,雖然斯隆方以犧牲自己取得最終勝利,但回到現實,由于控槍的利益牽扯過大,著名控槍人士薩拉布雷迪夫婦為控槍運動奮鬥了三十多年,美國控槍法案至今仍然在艱難前行,這必将是一場持久而殘酷的戰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