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作者:自由发炎

作为一部政治悬疑电影,《斯隆女士》的剧情虽然都是虚构的,但里面展现的政治游戏实在精彩,让人情不自禁想扒一扒。

主角斯隆是一名网红说客,先简单介绍下什么叫说客,所谓说客就是游走在各种政客和财团间,目的就是帮助客户游说那些有影响力的人,促进某些政策制度的达成。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度很盛行这样的职业,比如纵横家就是盛产说客的流派。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随着时代发展,王朝变更,到了现在,说客这一职业在中国已经消失了,但在欧美政界,却成为了一种很吃香的职业,甚至还发展出了很多的“游说”公司。

由于欧美的政治体制关系,说客是连接财团、政客、选民桥梁,就拿美国来说,无论是竞选还是修正法案都需要经过两院投票通过,立法者或利益集团为了拉到足够多的选票,必然要宣传,造势,打击对手,赢得选票,在这种强烈需求下,就诞生了游说公司。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自1930年以来,美国游说组织高速发展,美国也成为全世界最盛行游说的国家。

《斯隆女士》讲的就是两个不同立场的游说公司间相互Battle的故事,斯隆作为王牌说客,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打扮,社交,宫斗,找小黄鸭……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这一天,她又接到一个新案子:反对新的枪支管理法案。

关于枪支管理法案,大家都知道在美国枪支是自由的,但也因此发生了大量的匪夷所思的枪击案。

从平民到总统的,从幼儿到老人,都是枪击事件的受害者,可以说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枪击事件的发生。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也有人提议出台更严格的“控枪”的法案,一旦新法案生效,从此枪支不是谁想买就能买,买之前得做背景调查。

在美国,一部新法案的生效并不容易,需要通过参众两院投票通过。

电影中,这部新的控枪法案也一样,将在84天后在参议院投票,如果如果有6成人赞成,则算通过。

其实如果斯隆接下这个案子,是稳赢的,要知道这部新法案可是触犯了背后的利益集团——枪支生产商,他们有源源不断的金钱做为后盾,这对游说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弹药。

但斯隆女士毕竟不是以常理推断的女人,她坚决走到了敌方阵营——为新法案游说,还顺走了她的整个团队,除了一个实习生。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关于双方形势,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一共100张选票,斯隆所在团队能确定拉到的票有44张,中立的有22票,反对的有34票,如果要赢,就要从中间派中再拉16张票,不要看只有区区16张,其实形式非常不利,因为他们没钱!斯隆的背后是反枪协会这样的非盈利机构。

他们的武器也很简单,就是斯隆这个女人。

再看反方,他们只要从中间派争取到7张选票就赢了,何况,他们背后还有大财团。

要赢下这场战争,难于登天。

<h1 class="pgc-h-arrow-right">利用舆论逼表态</h1>

斯隆知道要赢并不容易,所以决定利用舆论先发制人。

这一天她打开了日历本,查看了最近的重大晚宴(有议员参加的那种),选了个黄道吉日,安排了自己的得力干将去参加某个高级晚宴。

打算在议员演讲的时候就可以趁机抛出敏感问题,逼中立的议员当场表态。

当然,反方也不是吃素的,早就料到斯隆有此一招,于是事先对提问名单动了手脚,把斯隆安插的人员换了。

但万万没想到,提问期间还是有人提出了敏感问题,只能眼睁睁看着议员在舆论氛围把宝贵的一票投给了支持控枪方。

原来这正是斯隆的plan B,所谓抢占先机不仅仅动作要快,还要先对付一部预料到对方的动作,按照后招,高,实在高。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h1 class="pgc-h-arrow-right">揪出间谍</h1>

在先发制人后,斯隆并没有趁胜追击,反而要兴师动众去拉拢没什么影响力的议员,组员都搞蒙蔽了,不过斯隆这么干必有奥妙,于是也都乖乖配合。

果不其然,斯隆这项计划只是个钓鱼行动,钓出了一直潜伏在组里的卧底。

原来斯隆又看穿了一切,料到反方会安插间谍,于是故意用假动作来欺骗对付,趁机抓出间谍。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h1 class="pgc-h-arrow-right">出卖同伴</h1>

出卖同伴并不是反叛的专用词,对斯隆来说,只要能赢,什么都好说。

斯隆的有个同事曾经是枪击案的幸存者,心灵受到创伤,从此隐姓埋名,不提往事。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但斯隆在得知此事后,认定这是张不可错过的感情牌,于是在某次节目上,故意出其不意揭开小伙伴的伤疤,博得了大众的同情,赢得了好几张选票。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因为此事她受到了同事良心的拷问,老板的质疑,但她只是冷静地告诉对方,她也不过是手里的一张牌。看到这里发炎也深深震撼,这得多狠才能把感情压抑至此。

<h1 class="pgc-h-arrow-right">以自己为武器</h1>

当然,斯隆的狠劲远不止于此,她狠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

离投票的日子越来越近,斯隆方的票数还差那么几票,此时反方也终于拿出了他们的底牌。

在斯隆前实习生的帮助下,将她以前利用法律漏洞贿赂议员的案子翻了出来,顺便还挖出她私生活不检点的证据,逼他上法庭听证。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眼看斯隆将功亏预亏,名声扫地时,真正精彩的部分开始了。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只见斯隆不紧不慢拿起水杯,慢慢喝了一口,拿出了杀手锏,还记得那位不愿跟随斯隆的实习生吗?

没错,她正是斯隆安插在前公司的卧底,她才是无间道的顶级玩家啊,这些所谓的证据正是实习生故意设的陷阱而已。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这还没完,她继续甩出王炸——把听证会法官受胁迫搞臭自己的偷拍视频拿了出来。

自此这场听证会成了新法案最大的宣传炸弹,舆论彻底倒向她,她终于赢了。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但代价是赔上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坐了5年牢。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这场Battle很过瘾,电影背后折射出的政治上的那些事更是让人深思。

在这场政治游戏里,民众意愿是可以操纵的,政客的目的是扭曲的,手段常常是非法的……

一个民主国家,走到现在,不知不觉中带头人的心中已经失去了信仰,每一张选票的理由也不在纯粹,成为一场利益博弈的结果,把自己的政治利益凌驾于国家之上,甚至不惜逾越法律的边界,也让民主成为了一个笑话。

《斯隆女士》: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片中的政治游戏很精彩利用舆论逼表态揪出间谍出卖同伴以自己为武器

电影最后,虽然斯隆方以牺牲自己取得最终胜利,但回到现实,由于控枪的利益牵扯过大,著名控枪人士萨拉布雷迪夫妇为控枪运动奋斗了三十多年,美国控枪法案至今仍然在艰难前行,这必将是一场持久而残酷的战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