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微囊懸浮劑與微囊懸浮-懸浮劑簡介微囊懸浮-懸浮劑(ZC)和微囊懸浮劑(CS)均屬于農藥制劑産品的控釋劑型。微囊懸浮-懸浮劑一般是複配制劑,一種成分微囊化,另一種成分為懸浮劑,二者混合到一起穩定後即形成“微囊懸浮-懸浮劑”,微囊懸浮劑一般是單劑或者複配成分全部微囊化後形成的制劑。二者對于産品品質規格和理化性質都應包括:</h1>
<col>
産品品質規格
理化性質
外觀
外觀(顔色、物态、氣味)
有效成分含量
密度
遊離的有效成分含量(以≤%表示)
粘度
相關雜質含量
氧化/還原性
其他限制性組分含量
對包裝材料的腐蝕性
酸/堿度(以H2SO4或NaOH計)或pH範圍
爆炸性
有效成分釋放速率(适用于緩釋劑)
閃點
濕篩試驗
/
懸浮率
自發分散性
傾倒性
持久起泡性
凍融穩定性
熱貯穩定性

目前,微膠囊農藥懸浮劑适應的使用場所如下:
1、地下害蟲和地下線蟲:花生蛴螬、蝼蛄、地老虎、根結線蟲;蔬菜根結線蟲;甘薯莖線蟲;姜、牛蒡、山藥莖線蟲;韭菜、大蔥地蛆等。
2、生長期長,難于防治的蘋果綿蚜、梨樹木虱、柑橘介殼蟲。适應的有效成分有毒死蜱、硫丹、阿維菌素、殺撲磷等。
3、果樹幹枝期和套袋前用的殺蟲劑、殺螨劑、殺菌劑:适應的有效成分有毒死蜱、馬拉硫磷、二嗪磷、殺撲磷、哒螨靈、阿維菌素、氟矽唑、丙環唑、腈菌唑、苯醚甲環唑、三唑酮等。
4、樹木害蟲:如天牛、美國白蛾等,适應的有效成分有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維菌素、毒死蜱等。
5、需要延長殘效和降低藥害的芽前除草劑,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異丙甲草胺、二甲戊靈、異惡草松、仲丁靈,氟樂靈、乙氧氟草醚等。
6、拌種劑:如毒死蜱、辛硫磷、二嗪磷、腈菌唑、苯醚甲環唑、三唑酮等。
7、環境衛生害蟲防治:如菊酯類的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二嗪磷、嘧啶氧磷等。
8、糧食儲存害蟲防治,如二嗪磷、嘧啶氧磷等。
目前,微囊懸浮劑和微囊懸浮-懸浮劑在我國目前尚在有效期内的最早登記的産品是WP62-99英國先正達有限公司的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懸浮劑和PD20121230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的14%氯蟲·高氯氟微囊懸浮-懸浮劑。自2007年開始在國内登記以來,2018年為該兩種劑型登記數量最多的一年,共登記有64個産品。目前我國登記的有效成分如下:
微囊懸浮劑: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精)高效氟氯氰菊酯、阿維菌素、二甲戊靈、噻唑膦、辛硫磷、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吡蟲啉·毒死蜱、吡唑醚菌酯、噻蟲啉、噻蟲嗪、異噁草松、聯苯菊酯、阿維·吡蟲啉、毒死蜱·辛硫磷、甲基嘧啶磷、精異丙甲草胺、乙草胺、2甲4氯異辛酯、S-烯蟲酯、阿維·毒死蜱、阿維·殺蟲雙、吡嘧磺隆·二甲戊靈·異噁草松、苦參堿·除蟲菊素、除蟲菊素·印楝素、丁草胺、氟氯氰菊酯、甲草胺、咯菌腈·嘧菌酯、咪鮮胺、嘧菌酯、噻蟲胺、三唑磷、炔丙菊酯·右旋苯醚菊酯、辛硫磷·福美雙、煙堿·苦參堿、野麥畏、二甲戊靈·異噁草松、右旋苯醚氰菊酯。
微囊懸浮-懸浮劑:噻蟲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蟲啉·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蟲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蟲胺、噻蟲胺·毒死蜱、阿維·甲氧蟲酰肼、阿維·噻蟲嗪、噻蟲嗪·丁硫克百威、氟矽唑·嘧菌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精異丙甲草胺·莠去津·硝磺草酮。
一般而言,根據微膠囊懸浮劑加工的技術特點,凡是油溶性有效成分都可以作成微膠囊懸浮劑。目前的制備工藝分為:原為聚合法、界面聚合法和相分離法三種。其加工過程中所需要的關鍵裝置:乳化泵(細度差、效率低)或乳化剪切機(效率高、需要增加罐體,安裝複雜)或組合式——乳化、攪拌、加熱一體(節省投資,減少生産工序)。微膠囊懸浮劑能夠延長殘效,減少有機溶劑用量,提高有效成分使用率,能使高毒農藥低毒化,同時具有優良的緩釋能力。企業可參考本文介紹的本劑型适合使用的場是以及已登記的有效成分來确定要登記的微膠囊懸浮劑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