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近代北京最早的鴿子市

北京最早的鴿子市在王府井大街北段路東,燈市口大街北,北為小小 鹁鴿市,現為小鹁鴿胡同。南為大鹁鴿市,現為大鹁鴿胡同。

《舊聞新證》、《燕京歲時記》記載: 京師多好蓄鴿,種類有繁,其尋常者有點子、玉翅、鳳頭白、兩頭烏、小灰、皂兒、紫醬、雪花、銀尾子、四塊玉、喜鵲花、跟頭花、脖子、道士帽、倒插脊等明色。其珍貴者有短嘴、白鹭鸶、白烏頭、鐵牛、青毛、鶴秀、蟾眼灰、七星、凫背、銅背、麻背、銀楞、麒麟、斑點、雲盤、藍盤、鹦嘴、白鹦嘴點子、紫鳥,紫點子、紫玉翅、鳥頭、鐵翅、玉環等明色。凡放鴿時,必以竹哨綴于尾上,謂之葫蘆,又叫哨子。葫蘆有大小之分,哨子有三聯、五聯、十一眼、十三星、雙筒、截口、衆星捧月之别。盤旋之際,響徹雲霄、五音皆備,直可悅耳陶情。北京人蓄鴿,已有悠久曆史。解放初期,春秋佳日,不時還有一群群帶哨子的鴿子飛旋在天空,那清亮的哨聲,時遠時近,聽來卻有使人神怡之感。

到了文革時,破四舊,鴿子也在禁養之列。北京的鴿子市一度消聲滅迹,文革後期七十年代中期,先後在龍潭湖、複興門、朝陽門、馬甸、北沙灘,先後出現了零星點點的鴿子市。一般都是在周末聚集在一起,買賣鴿子和探讨鴿子的樂趣。

随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北京城區不斷的擴大,過去的城市邊緣,已然成為市中心。尤其是蓄養家鴿的鴿友逐漸減少,而養賽鴿打比賽已經成為一項體育運動,而現在的公棚賽和特比環比賽如火如荼,獎金 也節節攀高,賽鴿的交易也基本在網上進行和拍賣會上進行。

時過境遷,北京市的鴿子市,也給很多養鴿子的人留下了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