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宋承良
【編者按】
10月27日,北京冬奧會迎來了倒計時一百天。
這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誠摯邀約,傳遞出14億中國人民的美好期待——乘着北京冬奧會的火炬,連接配接中華文明與世界,重燃奧林匹克運動的激情和夢想。
同時,作為“雙奧之城”,北京冬奧會秉持着“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中國運動員也厲兵秣馬,期待在家門口實作中國冰雪運動的突破。
值此之際,澎湃新聞推出“北京冬奧100天”欄目,助你全景鳥瞰冬奧盛景。

10月25日,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和北京冬奧組委三方共同釋出第一版《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防疫手冊》(以下簡稱《防疫手冊》)。
《防疫手冊》是確定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順利舉辦的關鍵檔案,也是各利益相關方來華參賽需要共同遵循的防疫準則。
《防疫手冊》分兩本,一本适用于運動員和随隊官員,另一本适用于所有其他利益相關方,将為他們前往和抵達中國、參加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以及離開北京提供全面的指導。
本文圖檔來源:新華社
執行嚴格的疫苗接種政策
“手冊的制定,是各方共識的展現。手冊堅持把運動員等參賽各方和中國公衆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借鑒了世界其他大型體育賽事的經驗,結合了中國的防疫政策。”對于《防疫手冊》的出台,北京冬奧組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韓子榮表示。
此前在9月29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主持召開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會議,審議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疫情防控關鍵政策。
這其中就包括疫苗接種政策——執行嚴格的疫苗接種政策: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參賽運動員疫苗接種“應接盡接”。其他人員執行“二選一”政策,即來華前14天完成全程疫苗接種者,入境後直接進入閉環管理;未接種或未完成全程接種的,入境後進行21天集中隔離觀察。
從業人員對奧運測試賽場館進行消殺。
賽時閉環管理政策規定:
從1月23日至冬殘奧會結束,将實施閉環管理,以確定冬奧會的安全舉辦。閉環管理涵蓋抵離、交通、住宿、餐飲、競賽、開閉幕式等所有涉冬奧場所。
在閉環内,參與者将隻能在冬奧會場地間活動,參加與本人訓練、比賽和工作等有關活動。閉環内将使用冬奧會專用交通系統。
觀衆政策要求:
鑒于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舊嚴峻複雜,為防止可能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傳播,保證參賽各方安全,決定不面向境外觀衆售票,僅面向境内符合疫情防控相關要求的觀衆售票。
境内觀衆需要遵守的具體疫情防控要求以及票務工作具體安排正在研究制定中,确定後将适時向社會釋出。
“機場+酒店+場館”閉環管控
近期,也就是10月21日至24日,新賽季首場短道速滑世界杯賽已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落幕。嚴格落實閉環管控也是比賽的重要環節,據北京市海澱區體育局局長張彥祥介紹,在住宿保障上,對标冬奧組委賽時住宿保障要求,嚴格“機場+酒店+場館”進行閉環管控。
在抵離接待上,通過“機場巴士+交通引導”的抵離運作模式保障入境人員快速接運到酒店;通過“抵離組+首體交通團隊+北汽公司”的交通接駁運作模式,實作24小時全時交通保障,建立分類工作機制,高标準有針對性地做好各類群體的運作保障。
此外在核酸檢測方面,做實每日閉環内管理人數台賬,特别是切實掌握入境人員相關資訊。核酸檢測采樣點按照便利、全覆寫的原則設定。對核酸檢測做到人、物、環境全覆寫,同時對核酸檢測結果進行評估,確定賽事始終處在低風險狀态。
另據新華社報道,疫情防控從入境關口開始。本次賽事涉及60名外籍人員,其中四名外籍制冰師于8月27日入境,按照中國疫情防控要求進行了集中隔離和健康監測。
另外56人,包括國際滑聯官員、國際裁判、南韓和荷蘭運動員及随隊官員、國際奧委會代表以及外籍技術人員等,在冬奧組委相關部門支援下,采用臨時航班陸續抵京,并完成登機前健康監測及核酸檢測。
抵達首都國際機場後,他們乘坐專車至酒店開始閉環管理;所有外籍人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對此,國際殘奧委會首席殘奧會傳遞官科琳·雷恩表示:“過去12個月的經驗表明,隻要所有參與者都遵循組織者制定的新冠防疫政策,就可以安全舉辦涉及世界各地的多個利益相關方的重大體育賽事。”
確定賽事和城市安全
在制定《防疫手冊》時,北京冬奧組委主要考慮了六大原則。對此,北京冬奧組委疫情防控辦公室副主任黃春進行了解讀。
一是簡化辦賽,最大限度減少非必要活動和環節,特别是壓減人員規模;
二是堅持接種疫苗;
三是堅持閉環管理;
四是堅持有效處置,一旦發現疫情,科學精準及時處置;
五是堅持防控一體化,把冬奧會疫情防控全面融入主辦城市疫情防控體系,確定賽事和城市安全;
六是堅持統籌兼顧,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以運動員為中心,兼顧各方需求,提升參賽體驗,創造良好條件。
北京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公共衛生處副處長王全意認為,《防疫手冊》更像是一本“參加賽會的說明書”。
“它是告訴所有來參加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人員,應該怎麼來,來了之後是什麼樣的情況,需要準備哪些材料,賽會期間應該遵守什麼樣的行為準則等。”
據了解,第二版《防疫手冊》計劃于今年年底釋出。
“第二版《防疫手冊》将在第一版的基礎上補充更多細節。同時,還要考慮全球疫情的形勢變化,根據中國的防控要求,參照各個國家的相關的防疫政策,不斷進行分析研判,風險評估,做出一些防控措施的調整,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疫手冊》。”黃春表示。
責任編輯:騰飛
校對: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