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再限制中國乒乓球一家獨大,從徐寅生到劉國梁,國際乒聯主席又見中國人?

作者:上觀新聞

7日,國際乒聯公布國際乒聯執行委員會的候選人名單,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将參選國際乒聯執行副主席一職。今年11月24日,國際乒聯成員将在美國休斯敦舉行的國際乒聯年度代表大會上進行投票表決。

據透露,劉國梁曾有機會競選國際乒聯主席一職。但由于競選國際乒聯主席需要進行非常複雜而繁瑣的籌備工作,而這個籌備的過程與中國乒乓球隊備戰東京奧運會的時間相重合,最終劉國梁選擇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中國隊的備戰當中。此次國際乒聯主席候選人是現任國際乒聯财務執行副主席、瑞典乒協主席佩特拉·索林。

對于劉國梁未能參與競選國際乒聯主席,國際乒聯集團首席執行官史蒂夫·丹頓表示很可惜,“我真的很佩服劉(國梁)的态度,這次競選其實對他來說是最好的機會,他也将以最佳人選的身份出色地完成工作。但他決定首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備戰東京奧運會,這是他作為中國乒協主席最重要的工作。”

不再限制中國乒乓球一家獨大,從徐寅生到劉國梁,國際乒聯主席又見中國人?

可能因為中國乒乓球隊确實太過強勢,是以本着“喝粥的人不分粥”的原則,中國人一直屈居主席位置之下。但1994年到1995年,國際乒聯發生大震蕩。1994年12月,第三任國際乒聯主席、日本人荻村伊智朗因病去世;1995年10月,第四任國際乒聯主席、瑞典人洛羅·哈馬隆德又因病去世。在連續兩位主席于任上不幸去世的情況下,徐寅生臨危受命。當時從乒壇威望、資曆、年齡等各方面考量,徐寅生是最合适的人選,他順理成章地被推選為第五任國際乒聯主席,他也是迄今為止國際乒聯史上唯一的中國人主席。1999年徐寅生自動放棄連任國際乒聯主席。

隻有改革創新才能不斷發展。徐寅生上任後的改革頂着被指“胳膊肘往外拐”的輿論壓力。

不再限制中國乒乓球一家獨大,從徐寅生到劉國梁,國際乒聯主席又見中國人?

國際乒聯終身名譽主席徐寅生

由于乒乓球速度快旋轉強,觀衆看不清楚,影響觀賞性,徐寅生提出把乒乓球改大。他曾在接受上觀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當時找到紅雙喜,把球做出來送給各協會,還辦比賽請外國選手參加,速度慢了旋轉弱了,觀賞性提高了。但器材商都反對,改生産線成本較高,做了大量工作,推遲執行。”

最終,推行大球的改革在徐寅生的繼任者沙拉拉的任期正式完成。徐寅生認為,“這麼做是為了乒乓球運動的競争力,為了避免國際乒聯在國際奧委會各單項協會的競争中被踢出來。這種改革是需要的,中國隊未必贊成,但從長遠發展來說效果還是好的。”

徐寅生和劉國梁身處不同的時代,如果說徐寅生當年是順勢而為,那劉國梁今天則是主動作為。

2020年,劉國梁出任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理事會主席,帶領世界乒壇走進職業化的改革創新時代。國際乒聯終于想通了,不再隻是想着怎麼限制中國乒乓球一家獨大,而是與中國乒協一起,利用中國乒乓球的影響力,謀求共赢。

不再限制中國乒乓球一家獨大,從徐寅生到劉國梁,國際乒聯主席又見中國人?

當時的背景,疫情讓國際乒壇所有比賽停擺,國際乒聯在陣痛中思變,将WTT的大膽想法付之行動,以大刀闊斧的自我改革來積極擁抱變化。而選擇劉國梁當WTT的掌門人,也是衆望所歸。

劉國梁認為,球員是真正的生産力,要通過WTT這個平台培養出更多冠軍,打造更多明星,輸出更多精彩的比賽,讓球星和球迷有更多近距離接觸。“這些都是超出金牌之外的挑戰,但正因為有這樣的機會和平台,才能把這項運動推向最高峰。”

劉國梁的這一想法,很像NBA的造星計劃。造星是NBA為了增加自身商業價值打造的一系列舉措,通過對部分能力超群的球員加大曝光力度,渲染其職業經曆,進而起到營銷NBA的作用。

上世紀80年代初,NBA在美國遭遇寒潮,收視率大跌的同時收益也大減,就連有賈巴爾、歐文、約翰遜等傳奇球星對決的總決賽播放時間都被放到晚間11點之後。1984年斯特恩接任NBA總裁後,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造星運動。其中,邁克爾·喬丹是最經典的案例。

不再限制中國乒乓球一家獨大,從徐寅生到劉國梁,國際乒聯主席又見中國人?

從運動員到教練員,劉國梁(右二)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績

今天,世界乒乓球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世界,這是互相幫助、互相促進的。中國的冠軍、球星和球迷數量都是最多的,但需要世界舞台和更好的平台展現自己。劉國梁不僅在中國,同時在世界乒壇都是極具影響力的人物,國際乒聯希望他能用自己的影響力和号召力,在世界範圍内推廣乒乓球運動,讓更多年輕人喜歡,展示體育的力量。

2020年10月底,劉國梁執掌的中國乒協與國際乒聯緊密合作,在中國境内成功舉辦了包括男女世界杯、國際乒聯總決賽這三大重要賽事的“重新開機賽事系列”,為世界體壇在疫情中的賽事重新開機做出了模闆。随後,在中國澳門舉辦WTT首站賽事,邀請世界聯隊參加中國乒超聯賽,并和中國隊員一起封閉集訓,這都是中國作為國際乒聯最強協會成員,對推進世界乒壇發展所展現的責任和擔當。

不再限制中國乒乓球一家獨大,從徐寅生到劉國梁,國際乒聯主席又見中國人?

去年疫情期間,在劉國梁的主導下,國際乒乓球賽事在中國重新開機

WTT未來的影響力能否如NBA一般,人們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劉國梁的身上,希望他能帶領乒乓球項目走出全新的發展路徑。

未來幾年,劉國梁将任職國際乒聯執委會成員,參與到國際乒聯決策層的工作當中。他自己也希望能夠進一步熟悉和研究國際乒聯的平台體系,了解各個成員協會的現狀,以便更深層次地從整個世界乒壇發展的角度思考乒乓球的未來。

對于下屆國際乒聯主席競選,劉國梁将有更充分的時間進行準備,也更有信心和把握。

欄目主編:陳華 文字編輯:秦東穎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秦東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