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中央音樂學院官網釋出訃告稱:中央音樂學院離休幹部,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音樂理論家,作曲系原作曲教研室主任,我國首批作曲專業博士生導師,為我國音樂事業與作曲及作曲技術理論做出卓越貢獻的蘇夏教授于2020年4月30日7點12分,在廣安門中醫院因病醫治無效辭世,享年96歲。
訃告表示,應家屬要求,疫情期間喪事從簡,不舉辦追悼會。
蘇夏原名學衡,1924年10月25日出生于廣東省東莞縣虎門寨,我國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理論家,是中國20世紀下半葉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家之一。
蘇夏1938年參加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1941年在廣東藝術專科音樂學校學習,1944年因戰火轉赴廣西桂林繼續抗戰歌曲音樂創作,同年冬到當時的重慶國立音樂院作曲系學習,1948年畢業于南京國立音樂院作曲專業,後赴上海參加新音樂社工作。
1949年8月,蘇夏随中華音樂院部分師生參加中央音樂學院建院籌建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夏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作曲教研室主任、教授,1953年曾随蘇聯專家學習作曲。1986年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準許,成為我國首批中國音樂學科博士生導師(全國僅4名)。
據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介紹,蘇夏作為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最早任教的教師之一,數十年辛勤耕耘,默默奉獻,以其卓有成效的教學為中國音樂界培養了大量人才,包括沈亞威、李重光、汪毓和、徐振民、李西安、施光南、鮑元恺、郭文景、周龍、陳曉勇、唐建平、羅新民、蘇聰等。
蘇夏作曲理論方面著有《實用對位法》、《寫對位》、《歌曲寫作教程》、《和聲的技巧》等,文集如《論中國現代音樂名家名作》等,作為主要負責人主持了《馬思聰全集》和《江文也全集》的編纂。
值得一提的是,蘇夏之子蘇聰也是一位知名作曲家。
公開資料顯示,1988年4月11日,由中、意、英合拍的劇情片《末代皇帝》獲包括最佳電影音樂獎在内的奧斯卡金像獎9項大獎。而蘇聰便是該片的作曲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