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嘴魚在前面走啊走,
小水母在後面跟着遊啊遊。
左遊遊,又遊遊,
手拉手啊,不會丢……
這是一首悲傷的歌。
深海裡住着一個溫暖陽光的大嘴魚。又帥又甜又柔又剛,文武全才,品質超高,言談舉止那是相當正派。獨特的魅力猶如一道光吸引了千萬個水母在他身邊轉啊轉……
這群水母構成比較複雜。有男有女,平均年齡大概有30多,年長的已有六七十了。有的是獨自入群,有的是攜家帶口,甚至是祖孫三代,更奇怪的是還有一部分來自山上。(據說最近還有很多新加入的)
因為普遍年齡較大,是以很多時候他們的反應都會比别人慢半拍。常常這樣:“啥呀?”“怎麼了?”“在哪啊”“什麼意思?課代表給解釋解釋。”
也是年齡偏大的緣故,他們都寵溺地叫大嘴魚:“弟弟”、“兒子”。
這群水母大多接受過高等教育,綜合素質較高,三觀正,加上耳聞目染地受大嘴魚影響,正能量爆棚。傳遞善念,熱衷于公益,無論平時還是災禍發生,他們都是第一時間沖在最前面獻出愛心。
他們性格穩定,心理成熟,修養高深,理智又智慧。
遭遇冷言冷語了,他們會以平常心默默告訴自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被人語言攻擊了,他們最多會說:“孩子,作業寫完了嗎,快寫作業去!”。
看見愛豆了,異常平靜,不喊不叫,會雲淡風輕地說:“哦,大嘴魚啊”,“下次打車啊,别擠地鐵了。”然後就拽拽地走了,雖然内心高興得很。
許多水母在社會上都有一席之地,多才多藝又多金。平時忙于工作,閑時瞅瞅大嘴魚,偶爾開開玩笑,奪奪筍。但關鍵時刻,為了大嘴魚那可一點都不含糊,各種排面是一定要有的,天花闆級别是必須的。(不過最近他們把錢包捂得死死的,摳得很,不知為什麼。)
大嘴魚呢,不時地為水母們輸送歡樂,發糖 ,分享有意思的事和人生感悟,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帶動水母們一起前行。
就這樣,水母和大嘴魚互相支援着,互相鼓勵着 ,互相珍惜着,互相成就着,玩啊,笑啊,在那片海域幸福的生活着……
突然一天,海上狂風大作,掀起滔天巨浪,一股巨大黑流張着血盆大口洶湧襲來,形勢非常不妙。在危急關頭,大嘴魚挺身而出,用盡所有力氣,吸了大大的一口清水向周圍噴去,将所有的水母送到很遠很遠。
就在瞬間這片海域便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了。等水母們拼盡全力遊回來時,大嘴魚已經不見了。
水母們慌了,到處尋找,太黑了,找不着。他們拼命地呼喊:“大嘴…”,可是一張嘴,就被黑水嗆得無法發聲。他們到處張貼尋魚啟示,可見度太低了,無人看見。
苦尋多日無果,孤立無助的水母們心情低落到谷底,整日整夜的被難過 、郁悶、不甘煎熬着,時常偷偷地抹淚,靠着回憶和信念撐過一天又一天。
也是從那日起,水母們每天睜開眼睛就會習慣性的來到大嘴魚家張望,不辭辛苦地到處打探他的消息。可是一切行動都是那樣謹慎,小心翼翼, 很怕給大嘴魚招惹麻煩。
他們用擅長的和不擅長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念和期盼,寫詩,作文,作畫,轉發文章,點贊,寫歌,開海底演唱會,爬山拜佛,生日許願……每一個水母都在默默地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如果思念有聲,那一定會震耳欲聾。
如果愛他有罪,那一定是罪孽深重。
曾有勸說:“别留戀了,他不會回來了”,“給你五百萬,走吧”
———“走不了了,已經焊在這裡了”。
時間在流逝,不知不覺間他們成了他的生命粉,成了他的親人。
(據說最近水母們又開始圈地自萌奪筍了,說要聽大嘴魚的話:都給他堅強!好好生活!)
“在嗎?”
——“在呢!”“在呢!”
“都在嗎?”
——“都在!”“都在!”
“會一直在嗎?”
——“那當然!”
水母和大嘴魚的故事還在繼續,相信一定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