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節,《流浪地球》刷屏了所有社交媒體,各種誇贊接連不斷,以至于另一部佳作沒能得到它該有的矚目。
沒錯,那就是《瘋狂的外星人》。
近幾日,有人爆出《瘋狂的外星人》在北美AMC以及其它院線撤檔:
明明提前一周預定了大年初一的場次,到了電影院卻被從業人員告知,放映取消了。
突如其來的撤檔,自然引起了人們的不滿,尤其是那些對電影期待已久的影迷們。
人們猜測紛紛,有人說是影片中猴子耍雜技違反了美國的動物保護法。
但很快有人澄清,影片中的猴子是用CG動畫做的,根本沒有虐待動物。
圖源:豆瓣電影《瘋狂的外星人》
更多的網友們認為,電影之是以臨時撤檔,是因為《瘋狂的外星人》黑美國黑的實在是太狠了!
看過電影的觀衆應該還對下面的情節印象深刻:
影片中的地球最高文明雖然叫C國,但發音卻和America很像;
C國的最高上司人發型和穿着,怎麼看怎麼像特朗普;
一幫特工把穿着衣服猴子當做外星人;
特工專門舉行神聖的儀式将沾過糞便的基因球塞到嘴裡;
在完成和外星人交換基因球的關鍵時刻,特工因為自拍惹怒外星人,導緻建交失敗;
……
種種情節,怎麼看都像是在黑美國。
甚至有人在豆瓣上給《瘋狂的外星人》打二星,批評電影中對美國的嘲諷一點也不幽默。
圖源:知乎答主@獨立與個性
然而,有網友卻一語中的,拆穿了真相:
《瘋狂的外星人》對美國政府的諷刺直中要害,全都黑到了點子上!
(以下部分有輕微劇透)
作為甯浩導演的又一力作,瘋狂系列的第三部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延續了甯浩喜劇一貫的無厘頭風格。
情節不難搞明白:
黃渤飾演的耿浩是一個遊樂園的裡面耍猴戲的,他和賣酒的好兄弟,沈騰飾演的大飛,一起過着憋屈的生活。
一天,一個外星人從天而降,給他們平靜的生活掀起了一番驚濤駭浪。
黃渤讓長相怪異的外星人去耍猴,大飛一心想賣掉它,而同時,美國政府派來的人正在滿世界尋找外星人。
一場鬧劇就此展開……
作為一場喜劇,《瘋狂的外星人》笑點不斷,哪怕在《流浪地球》刷屏之時也仍然獲得了較高的口碑。
但甯浩的野心顯然不僅僅于此。
無厘頭之下,甯浩仍然試圖在闡述一些東西,他表示希望用一種荒誕的方式,去消解一些看起來高大上的東西。
雖然他沒有說這個東西具體是什麼,但看過電影的人就會明白,某種程度上,他想消解的是人們對美國的一些認知。
作為地球上科技最高端的國家,美國政府派出了代表去和外星人建交,交換帶有各自基因的基因球,而美國卻在最關鍵的時刻來了一張自拍,惹怒了外星人……搜尋到外星人下落的美國政府,找到了黃渤和沈騰讓他們交出外星人,卻被他們狸貓換太子,把一隻會雜技的猴子當成了外星人,還舉行了神聖的儀式将沾過糞便的基因球放進嘴裡交換基因……
這些看似尖酸的諷刺,也許是想告訴大家,在科技上強大的美國,也許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智慧”。
而這些情節上的揶揄,不過是漂在龐大水面上的一層浮萍罷了,更深刻的諷刺,仍然藏在水面之下。
有資深影迷提出了一種更大膽的猜測:
那個失去頭環,被迫當猴耍的外星人,正是高傲的美國政府。
離開了高精尖的科技,他們也隻不過是個被耍的猴子,并不比更我們高人一等。
而隐藏在影片中的細微動作和某些台詞,則正是美國政府的最佳寫照:
動不動就拘留人;
飛往世界各國,以為自己在拯救地球;
包括美國特工嘴裡,也經常出現“亞洲佬”這樣的字眼……
聯系現實,我們就能感受到,影片的安排絕非空穴來風。
《瘋狂的外星人》上映後,口碑一直兩極分化。
那種批評電影的人中,有一部分,便是覺得這部電影過分“侮辱”了美國,是一種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
但事實上,這些“侮辱”跟美國影史上對華人的刻意醜化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熟悉美國電影的人就會知道,不少美國電影都會夾帶一些黑中國人的情節和台詞。
截圖圖源:《無間行者》
截圖圖源:《緻命急件》
如果說有些台詞隻是為了劇情需要,那麼這些電影,則就是赤裸裸的歧視中國了。
去年,漫威開發的首部華人超級英雄《上氣》中,主人公的父親名叫傅滿洲。
傅滿洲這個形象,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他曾經是辱華形象的代表。
八字胡、小眼睛、看起來十分陰險狡詐。
上世紀60年代,這個形象被好萊塢的導演們翻出來搬上了電影熒幕,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拍攝了多達數十部的傅滿洲電影,包括《傅滿洲》、《傅滿洲的複活》、《傅滿洲的眼睛》。
圖源:豆瓣電影《傅滿洲的城堡》
在這些電影中,幾乎每一次都是善良的白人科學家最終戰勝了妄圖毀滅世界的傅滿洲。
最後在華人的抗議下,這個形象終于被禁止。
然而如今,這個形象卻将再次被漫威搬上熒幕……
圖源:漫威電影《上氣》
無獨有偶,BBC去年推出的喜劇《逐夢魔女》,講述了三個華人女孩的倫敦生活。
這些華人女孩的形象、所說的話,到處充斥着對華人的偏見。
女孩Jackie愛罵髒話,善于表演亞洲各國妓女的叫床,而且對自己的華人背景耿耿于懷,對着鏡頭說:“我們是倫敦的中國女孩,婊子。”
還稱:“我對中國人沒興趣,也不會跟中國人上床。”
而女孩Fufu說一口洋泾浜英語,對房東的狗産生了興趣,眨着眼說,“好吃嗎?”
圖源:豆瓣電影《逐夢魔女》
這些影片或赤裸、或隐晦的歧視了中國。
但每當有中國人站出來表達不滿時,卻又會有不少同胞站出來為影片辯解,指責國人太過于玻璃心了!
而如今,《瘋狂的外星人》北美撤映,似乎表明了:
美國人的玻璃心,遠比我們更脆弱。
知乎上“如何看待北美AMC及其他院線撤檔《瘋狂的外星人》?”問題下,某個高贊答案如此評價:
人們用來為辱華電影辯護的那句話,并不适合辱華電影,反而很适合《瘋狂的外星人》——我們隻是批評美國政府,而不是侮辱美國人民。(來自知乎使用者@Soningga Zhang)
而美國政府,似乎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樣的禁得起批評。
恰恰相反,撤映行為,正告訴了我們:
《瘋狂的外星人》,确确實實紮到了美國政府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