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安陽林州大峽谷風光。
影像中國
七月安陽,古都絢爛。
“報告首長:原軍委工程兵131團政治處報道員李長順向您敬禮!”面前的“七一勳章”獲得者王占山老人,是我的軍禮的緻敬對象。王占山1947年入伍,1987年從河南省安陽軍分區副司令員崗位上離休。我是1973年入伍。同樣的軍旅生涯,讓我們相見後毫不陌生,親切感油然而生。
我與老英雄王占山交談起來。92歲高齡的王占山,在黨七十三載的王占山,依然精神飽滿,思維清晰。
民兵也是英雄漢
王占山傳奇式的民兵生涯,将我帶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1946年4月,河北省唐山市豐南縣錢營鎮。一名國民黨軍官從一家雜貨鋪裡走出。這時,一個靈活的身影從山牆邊閃出,一把木頭手槍頂在了軍官腰上:“不許動!後邊去!”吓壞了的國民黨軍官乖乖地來到房後,又被我軍偵察員的真手槍頂住腰。原先的木頭手槍收回,同時國民黨軍官的手槍被抽了出來。拿木頭手槍的人,就是小贊公莊村的民兵王占山。王占山和偵察員把國民黨軍官押回團部,原來對方是敵保安團作戰參謀。根據俘虜供出的情報,軍分區48團打下了頑敵固守的錢營鎮。這是民兵王占山為解放家鄉立下的一大功勞。戰後,團長高興地對王占山說:“小夥子好樣的!獎勵你點什麼吧。隻要我有,都答應你。”王占山說:“我啥都不要。我要當兵。”團長說:“好!你這個兵,我收下了。”
還是這一年,8月初的一個晚上,綠油油的玉米地裡迎來兩個英武的民兵。一個是因需要又派回小贊公莊村的民兵隊長王占山,另一個是民兵指導員。他們從區裡開會回來後,因躲敵情就睡在了地裡。突然,拉網式搜捕的敵兵,用刺刀抵住了兩人的胸膛,逼問他們村裡共産黨員的情況。面對敵人的刺刀,兩人甯死不屈。于是敵人押着他們遊街示衆,并将全村人驅趕到武帝廟前,要在村民面前殺了二人。這時槍聲突然響起,敵人以為共産黨的軍隊來了,慌忙占據有利地形還擊。那是我軍在截擊敵人沿路搶掠的物資。槍聲一響,鄉親們連忙逃跑,王占山和指導員也趁機趕緊跑。到北麥場時,王占山跳到大石磙子上,向鄉親們大喊:“快跑!”敵人聽到喊聲,立即向他開槍。王占山跳下石頭磙子又趕緊跑。就這樣,他從敵人的魔爪下逃生。可惜的是,指導員因腿有傷,不幸被敵人抓回,壯烈犧牲。這是王占山的人生中經受的第一場嚴峻的生死考驗。
艱苦歲月逞英豪
為了保衛鄉親們分到手的土地,王占山再次積極報名參軍。1947年10月,他終于如願以償。并且,這回不是地方部隊,而是主力——東北民主聯軍8縱24師71團3營7連。終于到大部隊打大仗了,不練好戰鬥技術哪兒行?王占山苦練技術,射擊、投彈、刺殺、爆破、土工作業,樣樣精通。立功伴随着練兵運動。連隊評功,王占山榮立一小功。
1948年遼沈戰役勝利結束後,首長給王占山佩戴上一枚艱苦奮鬥獎章。要說部隊初到東北有多苦,那可有的說。剛到東北時沒棉衣過冬,零下十幾二十攝氏度的天氣,凍傷耳朵、手指、腳趾是常有的事。武器簡陋落後,大部分是繳獲的日本三八大蓋,輕機槍不多,重機槍更少。
于是,東北民主聯軍對外發動群衆依靠群衆,用戰鬥勝利和分田分地打開局面;對内戰勝困難的法寶之一,則是廣泛開展立功評獎活動,激發指戰員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1947年還專門制定了《東北民主聯軍立功運動暫行條例》,功分為大功、小功,獎章分為戰時、平時。王占山獲得的這枚獎章,既有平時吃苦耐勞工作的苦勞,又有遼沈戰役中冒着槍林彈雨屢屢完成通訊員任務的功勞。
慶功大會開過,獎章來不及摘下,部隊就接到緊急指令,立即追擊潰逃的國民黨軍隊。王占山笑着說:“追到那裡,敵人已經逃走。我們奉命往回走,路上遇到熱情的老百姓,提籃拿筐慰問解放軍。老百姓愛子弟兵,特别是瞅着胸前挂獎章的解放軍。我懷裡揣滿了饅頭蘋果,好多好吃的。”
老百姓啥都舍得給解放軍,士氣還能不越打越旺?有這麼好的父老鄉親撐腰打氣當後盾,啥樣的敵人還不能戰勝?!
“金湯橋連”勇沖鋒
在一張“金湯橋連”指戰員的勝利合影中,高擎紅旗者為王占山。解放天津攻堅戰中,王占山榮立一大功二小功,一枚勇敢獎章挂在胸前。這時王占山剛過19歲,已是一名共産黨員。
王占山不願多談自己的立功經過:“全連136人,一仗下來合影的隻有24人。榮譽是戰友們用命換的。”
王占山所在的7連,任務是占領天津金湯橋,把固守頑抗的13萬國民黨軍隊攔腰砍斷,以便分割圍殲。7連一路猛攻猛打,沖到金湯橋旁。這是敵人的核心工事,有一個加強連把守,5個鋼筋水泥大碉堡互成掎角,十幾個小碉堡用交通壕與大碉堡相連。7連攻擊多次,都被敵人的兇猛火力所阻,傷亡很大。師部山炮營趕到,我炮兵三發三中,打掉3個大碉堡。剩下的兩個大碉堡,7連的爆破勇士們沖了上去。第一組的兩個戰士、第二組的兩個戰士,都倒在了敵人瘋狂的機槍掃射下。第三組的鄧寶殿忽左忽右地沖上去,大碉堡又炸掉一個,可是鄧寶殿也被機槍火舌掃中壯烈犧牲。第三組李全順抱起兩個炸藥包,沖到最後一個大碉堡下。轟轟兩聲爆炸聲,大碉堡飛上了天,李全順也被劇烈的響聲震暈了過去。在巨響和濃煙中,指導員馬占海舉槍一揮:“同志們!沖啊!”身為通訊員的王占山緊跟在後。不料敵殘兵打來一梭子,指導員倒在沖鋒路上。看着自己的入黨介紹人、平時對戰友如兄弟一樣的指導員犧牲在眼前,王占山憤怒的火焰徹底爆發,大喊:“給指導員報仇!”然後端着沖鋒槍沖了上去……
金湯橋被拿下。被國民黨軍認為“固若金湯”的天津,29小時就被解放。
在我大無畏的解放軍将士面前,哪有什麼“固若金湯”!
英勇無畏的志願軍英雄
參加抗美援朝金城戰役前的王占山,已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智勇雙全的排長。動員大會後,王占山第一個請戰,要求參與最艱苦最重要的戰鬥任務。
金城反擊戰的慘烈程度,完全超出王占山這個老兵的想象。連隊戰前146人,戰後僅剩6人。王占山的又一任指導員張冠佐也壯烈犧牲。
王占山所在的志願軍404團3營7連提前穿插受阻,就近搶占巨裡室北山。2排在前搶先進入陣地後,敵人有所察覺。王占山帶領3排進入陣地的正前與左側時,已有敵人兩個火力點封鎖。王占山指令全排隐蔽待命,自己匍匐前行觀察地形。他發現了一棵小樹。有辦法了。天開始黑下來,王占山把一頂帽子挂樹頭,一塊擦槍布搭樹枝,這樣影影綽綽就像個人形。果然,敵人兩個火力點同時向小樹開火。王占山趁着煙霧帶全排猛跑一陣,無一傷亡到達陣地。這是第一天。
第二天、第三天的戰鬥非常艱苦。過江橋時下大雨,敵人的飛機沒法轟炸。步兵過橋後,雨停,敵機開始輪番轟炸,江橋被毀。我軍重炮和後勤保障是以都被隔斷在江北,404團得不到炮兵支援和後勤補給。而敵人十分嚣張,每次進攻前,先是飛機狂轟濫炸10分鐘,再重炮轟擊20分鐘,然後步兵發起猛烈攻擊。雖然敵人進攻勢頭又猛又狠,但都被更勇猛的7連将士打退。可是,由于彈藥得不到及時補充,7連的損失也很大,連長犧牲,指導員重傷,其他幹部非死即重傷。再次打退敵人後,身中3彈的指導員把王占山叫到身邊,囑咐最後的話:“連隊交給你。陣地交給你。人在陣地在。”
千斤重擔壓在王占山肩上。志願軍戰士個個不怕死,可是陣地上的石頭都快用光了,沒有彈藥拿啥打敵人?王占山召集大家說:“我們缺槍少彈,可還有敵人當運輸大隊長。怕啥?”王占山派4個小組,趁夜色去敵人陣地上找東西。一夜,繳獲豐厚,有輕機槍、步槍、子彈袋、手榴彈、彈藥,還有罐頭、壓縮餅幹、香煙等。
第四天的戰鬥更殘酷。敵人上來,王占山指揮戰士們用石頭砸,敵人逼近了,用槍打用手榴彈炸。敵人沖鋒兵力越來越多。可7連戰士們的戰鬥意志也更強,越戰越勇。這天殺敵數目遠超前兩天之和。但是7連也付出不小代價,晚上集合點名時包括傷員隻有60人。重傷員下去了,餘下的人輕傷員占了一半多。
第五天一大早,趁敵人沒進攻,王占山再次集合戰友們,面朝祖國宣誓:“為犧牲的戰友們報仇!人在陣地在!”然後大家抓緊加強掩體,加寬加深塹壕。這天敵人的轟炸更猛烈,修好的陣地全部被炸毀,山頭成為一片廢墟,不少戰友被埋進土裡。王占山被埋兩次,都被戰友們扒了出來。有的戰友扒出來就沒氣了。敵人連續發起4次猛烈進攻,每次都突破7連陣地,又都被7連戰士用刺刀趕了下去。
傍晚,405團2連來接防,此時7連陣地隻剩下6名活着的勇士,個個多處受傷。王占山身受重傷,幾次昏迷。王占山等人被護送回營部,再換乘汽車送到野戰醫院。昏迷不醒的王占山,經過數天搶救後,才慢慢恢複了過來。
戰後,王占山被授予志願軍二級戰鬥英雄榮譽稱号,榮獲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回國後,受到毛主席接見。
英雄本色豈止在戰場
初次采訪王占山,下了公共汽車後,我向附近的人們打聽軍分區幹休所。一位老者聽說我找王司令,豎起大拇指:“那老爺子,我們都認識,勤儉節約慣了。出門不坐車,好騎車好買馍。問他又買馍?不吃點好的?他老說,有馍就不錯了。打仗時的戰友們,哪有馍吃?”
王占山的女兒王秀香印證了老者的話:“我哥有一輛不騎的二八直梁自行車,老爺子從60歲騎到70多歲。後來怕他騎大車出事,好說歹說,換了一輛斜梁小輪自行車,又騎到80歲。再後來因為年齡太大,家裡人不讓他再騎車,這才不騎了。按規定幹休所配給他汽車,可他從不用公家派車。一次,我哥以他的名義讓幹休所出了一次車,被他知道了,結果老爺子開家庭會議,嚴厲批評他,以後家裡再也沒人讓所裡派車。”
幹休所李建鋼所長告訴我:“王司令新中國成立前參加革命,工資不低。但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換家具,卻舍得捐款和幫助别人。一次他到三官廟國小做傳統教育報告,沒看到一個之前老愛纏着他提問題的孩子,一問才得知孩子家出了重大變故。他當天就給這個孩子送去3000元和一套學習資料,并一再囑咐孩子父母,千萬不要耽誤孩子學業。去年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王司令還交了3000元特殊黨費。幾十年來,扶貧幫困、抗洪搶險、抗擊非典、汶川抗震……王司令自己也記不清捐過多少款,交過多少特殊黨費。他雖然早已遠離戰場,但思想上始終槍不離肩、馬不離鞍。一次幹休所小區改造,住戶推薦一貫作風正派、已離休的王司令帶隊考察鄭州一家建築公司。中午公司老總要請吃飯,王司令堅決不幹,把大家領到小飯館吃燴面。王司令的話很讓大家佩服——吃人家的嘴短。工程品質如有問題,咱們說話腰杆子就不硬氣。”
幹休所張鑫幹事接着介紹說:“王司令傾心國防教育和關心下一代工作,離休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革命傳統教育。他擔任三官廟國小、第二師範附小、三十二中學、安陽師範學院等十幾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不辭勞苦為學校師生、部隊官兵、企業員工等講革命傳統,講英模精神,講保家衛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30多年來,王司令做報告400餘場,資助貧困學生20多人,幫助10多個失足青少年走上人生正軌。”
離休以來,王占山獲得了許多榮譽。2014年11月,他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榮譽稱号。2020年10月,榮獲“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今年“七一”前夕,王占山被中共中央授予“七一勳章”。他說得很誠懇:“這枚‘七一勳章’,是我替犧牲的指導員和戰友們領的。他們舍命為人民打江山。他們最應該獲得這枚勳章。”
百戰老兵王占山的故事告訴我們:英雄,是這樣煉成的。然而,王占山從不把自己當英雄。用他的話說:自己是一員老兵,一名老黨員,一個老百姓。這就是英雄本色。這就是偉大又平凡的英雄。
離别時,我再次端端正正地舉起右手,向老英雄王占山緻軍禮。這是向“七一勳章”獲得者的敬禮,向一代英勇無畏老戰士的敬禮,向一名無私奉獻共産黨人的敬禮!這也是向矢志不渝精神的敬禮!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