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志願軍一級爆破英雄,一晚上炸斃韓軍200人,自己三次震昏

作者:忘情

衆所周知,舉世矚目的上甘嶺戰役前期主要由志願軍15軍45師應戰,後期則由同屬第3兵團的12軍收官。實際上,當時12軍已經與兄弟部隊交接了防務,正準備撤往後方休整。但上級鑒于15軍必須兼顧西方山和五聖山兩個作戰方向,無力抽調部隊增援上甘嶺方向上損失頗大的45師,這才派出了12軍。

已經撤下陣地準備轉入休整了,足見12軍此前已經久戰疲憊。在這種情況下,仍能打好上甘嶺後期争奪戰,該軍的作戰能力可見一斑。那麼,12軍為什麼會久戰疲憊呢?因為在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中,該軍頗多建樹。其中,該軍第34師第100團拔除了官岱裡以西無名高地,消除了當面之敵楔入我軍戰線的一根毒刺,并将官岱裡一帶的戰線向南推進了一大段距離,極大改善了我軍防禦态勢。非但如此,12軍還在此戰中湧現出一位享譽全軍的志願軍特等功臣、“一級爆破英雄”黃家富。

志願軍一級爆破英雄,一晚上炸斃韓軍200人,自己三次震昏

志願軍特等功臣、一級爆破英雄黃家富

時任100團1營2連副排長的重慶小夥子黃家富當時年僅21歲,軍齡隻有2年。在9月29日晚攻占官岱裡以西無名高地的戰鬥發起前,他争到了爆破組長這一危險系統極高的“職位”,帶着他的4名組員,位于營進攻隊形的最前面,肩負着為攻擊部隊開路的重任。因為駐守這個高地的韓軍已經将高地變成了一個從山頂至山腳遍布暗堡的“刺猬”,甚至還效仿志願軍挖起了坑道。顯然,哪怕是志願軍支援炮火今非昔比,也不可能将這個陣地上的堅固工事摧毀殆盡。最終仍然要靠步兵抵近爆破來解決敵人。

當時,黃家富爆破組沒有帶槍,每人攜帶若幹包3公斤重的炸藥包,腰裡纏着一圈國産木柄手榴彈和蘇制反坦克手雷,每人負重都在20公斤以上,是以敵前運動頗為不便。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當9月29日18時10分,我支援炮火開始向韓軍防禦縱深延伸時,黃家富率領的爆破組在接敵過程中,4位組員先後倒在了守敵複蘇的火網中。

志願軍一級爆破英雄,一晚上炸斃韓軍200人,自己三次震昏

落了單的黃家富沒有任何猶豫,機警地尋找火力間隙分段躍進。前進過程中,他踢到了一頂韓軍遺棄的美式鋼盔,立即彎腰撿起扣到了自己的軍帽上。因為他知道,自己身後的戰友們都戴着布帽,這招沒準還能迷惑躲在暗處的韓軍。隻要對方瞄準自己時稍有猶豫,就足夠他尋找有利地形隐蔽自己了。

當時,韓軍不斷朝官岱裡以西無名高地上空發射照明彈。借着照明彈的亮光,黃家富突然發現2個韓軍扛着一挺輕機槍從地下“冒”了出來,接着又有個拿着卡賓槍的家夥從旁邊“冒”了出來。黃家富大喜:甭問,韓軍的坑道出入口肯定就在附近!

志願軍一級爆破英雄,一晚上炸斃韓軍200人,自己三次震昏

為了阻止這3個韓軍占領射擊位置,同時也為了更快捷地确認高地上的坑道口究竟在哪裡,黃家富沒有選擇威脅強大的蘇制反坦克手雷,而是取下1枚國産木柄手榴彈,待對面的3個敵人快靠攏時,才拉弦扔了過去。果然,爆炸過後,僥幸未死的1個韓軍扔下手中的槍,撒腿就往後跑,引導着黃家富找到了坑道入口的确切位置。

為了一次性解決問題,黃家富将自己及犧牲戰友攜帶的8個3公斤炸藥包,用背包帶捆在了一起。然後,用1枚蘇制反坦克手雷将敵坑道口轟開,趁裡面的敵人來不及重新封堵坑道口之機,他一氣拉響了數個炸藥包的導火索,拼盡全力将這個重達24公斤的超大号炸藥包推入了韓軍這個豎井式坑道裡,然後趕緊縮身滾到一旁。

志願軍一級爆破英雄,一晚上炸斃韓軍200人,自己三次震昏

随着地底下傳來一聲沉悶的爆響,整個高地的地面都為之顫抖,黃家富也被震得當場昏了過去。事後審俘得知,黃家富實施的這次大爆破,将躲在坑道裡的韓軍1個中隊部(連部)及2個小隊(排)的人馬悉數報帳了。

黃家富醒來後,見高地上各處的戰鬥仍很激烈,而自己身上隻剩3枚國産木柄手榴彈,便不顧傷痛,順着來的路往回走,撿起犧牲戰友留下的炸藥包和手雷重新武裝自己,一溜煙又跑上了陣地。

此時,戰友們已經攻占了高地棱線,正向反斜面攻擊前進。殘存的韓軍們仍在瘋狂地頑抗。師承美軍的他們,也按美軍教範,在重機槍彈鍊上每隔3、4發普通彈裝1發曳光彈,這種做法實際上是雙刃劍:曳光彈道固然可以為己方支援火器訓示目标,但同時也将己方火力點方位暴露無遺。

志願軍一級爆破英雄,一晚上炸斃韓軍200人,自己三次震昏

黃家富循着韓軍曳光彈道,背着一堆炸藥包和蘇制反坦克手雷悄悄摸到了守敵一條蓋溝工事頂上。這工事長達20餘米,頂上有鋼軌加強的土木質溝蓋,兩端有出口,溝裡掏了好幾個重機槍射擊孔,一群韓軍正在裡面忙着摟火呢,無暇顧及其他。

黃家富尋思着,自己身上的炸藥包雖然夠用,但隻炸一頭的話,難免另一頭還會有活口幸存下來。喜歡“徹底解決問題”的他想了想,便悄悄爬到蓋溝一端,将數個炸藥包拉響後立即推入溝中。雖然這樣做有長達數秒的延時,存在被溝裡韓軍發現并扔出溝外的可能性。但就算有膽兒肥的韓軍,也不大可能悉數将幾個炸藥包都扔出去吧?隻要有1個炸藥包能起作用,半條蓋溝裡的人都得升天。

志願軍一級爆破英雄,一晚上炸斃韓軍200人,自己三次震昏

接下來,黃家富以最快速度爬起來,飛奔到蓋溝另一端,扔進去2枚蘇制反坦克手雷,然後縱身一躍,順着山坡往下滾。随着山崩地裂的一通連環爆炸,被徹底摧毀的蓋溝裡沒有任何生物能活下來。但黃家富也被震昏了過去,身上被崩飛的碎石砸傷了好幾處。

蘇醒過來的黃家富,用随身攜帶的急救包給自己簡單包紮了一下,繼續尋找下一個爆破目标。很快,他發現有個暗堡正朝我軍噴吐火舌。黃家富在爬向這個目标的途中,撿到了敵人丢棄的一把工兵鍬,将5枚國産木柄手榴彈緊緊地綁到鍬把上。接近暗堡時,他先扔過去1枚手榴彈,用爆炸煙霧迷茫敵機槍射手視線之際,迅速沖上前,将捆着手榴彈的鍬把伸進了射擊孔中,将鍬面插入射擊孔前的泥土。這樣一來,暗堡裡的韓軍一時沒辦法将正在冒煙的集束手榴彈推出來。一聲巨響過後,這個機槍暗堡徹底沉寂了。

志願軍一級爆破英雄,一晚上炸斃韓軍200人,自己三次震昏

已經兩手空空的黃家富,此時已被接二連三的近距離爆炸,震得耳膜出血,暫時失聰了,但他仍然從戰友那裡要來了2個炸藥包,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标。湊巧的是,當他接近一個敵大型隐蔽部時,正好有二三十個韓軍順着交通壕敗退下來,魚貫躲進了這個隐蔽部,誰都沒察覺黃家富就在一邊候着。等最後一個敵人蹿了進去,黃家富也拉響導火索,将2個炸藥包一齊扔了進去。就這樣,該隐蔽部成了又一個韓軍集體墓穴。

戰後,志願軍12軍第34師第100團反複核實戰果,确認黃家富在整晚戰鬥中,曾三度被震昏,先後炸毀敵坑道1條、蓋溝2條、隐蔽部2個,各種暗堡、射擊工事10個,炸斃韓軍人數總計在200人以上。相關材料報上去了,志願軍總部給黃家富記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一級爆破英雄”、“模範團員”榮譽稱号。朝方授予他“一級戰士”勳章。

志願軍一級爆破英雄,一晚上炸斃韓軍200人,自己三次震昏

1953年,黃家富的名字被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寫入《志願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中所列舉的英模譜中,排在楊根思、黃繼光、郭忠田之後的第四位。

幸運的是,黃家富在随後的上甘嶺戰役中得以幸存,2011年以80歲高齡仙逝。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