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委員魏松。澎湃新聞記者 栾曉娜 圖
“我覺得作為演員,不一定要有那麼高的學曆,但不能作假。”
針對最近發生的部分藝人學曆作假、流量作假等事件,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歌劇院藝術總監、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魏松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說,這些事件也是他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關注的重點之一。
在魏松看來,無論是學曆造假還是流量造假,都涉及藝人的操守問題。作為演員,不一定要有多高的學曆,更多的是要注重表演方面的一些專業能力培養,以及藝人素質的塑造。
“以中國戲曲為例,比如一些平劇名角,從小就是在戲班子裡,由班主帶着培養,可能并沒有什麼學曆,但是就能成為真正的名角。”魏松說,表演實踐和學曆教育,還是不太一樣的,但無論學曆如何,都不能造假。
為何會頻繁發生藝人造假事件,該如何解決?這也是魏松最近一直在考慮的問題。“現在的演員,和我們這代人不一樣,他們都是簽一家公司,公司就拿他們當寶貝,當搖錢樹,怎麼樣都行,把他們都慣壞了。”魏松說,目前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對他們沒有管理機制,也缺乏素質、品德等方面的教育教育訓練。
在魏松看來,上述現象導緻的最大的壞處,是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因為很多青少年把這些藝人當作偶像,他們對廣大青少年,是應該起到表率作用的。”他表示,是以,相關方面應該考慮建立起對這些藝人的管理機制,并加強對他們的德育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