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作者:joker小醜說電影

今天是張國榮誕辰65周年,想說說他的主演電影,選擇《阿飛正傳》的原因,因為這部電影是在我出生的那一年上映的,對我來說也是一部标志性的電影。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簡介:以1960年代初香港為背景,君郎阿飛是一個孤獨叛逆的浪子,從小就被母親抛棄,被養母撫養長大的上海移民,由于情感匮乏,放蕩不羁的他一直與指揮家蘇麗珍和舞女們住在一起,但後來抛棄了她們, 為了找到親生母親,隻去了菲律賓。一直暗戀着蘇麗珍的超寶貝,目睹了蘇麗珍和阿飛的分手,并在母親去世後跑船。他在菲律賓遇見了阿菲,認識了他,但最終因為阿菲在車站打架受了重傷,死前,超派問他是否還記得自己在1960年4月16日下午3點.m在做什麼,阿菲說要記住,他會永遠記得,但他讓超派告訴蘇麗珍他不記得了。最後,阿菲死于一輛異國情調的火車上...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一天下午,阿菲去小吃店,對蘇麗珍說:"1960年4月16日3點.m前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會記得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是一分鐘的朋友,确實你無法改變,因為它已經結束了。"

蘇麗珍的獨白之後:不知道他是否因為我而記得那一刻,但我永遠記得這個人。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一分鐘的承諾,一生的記憶

蘇麗珍是貫穿王家偉多部電影中的角色,在《阿飛正傳》中首次亮相。蘇麗珍是典型的東方女性,性格内向,生活細心,對待自己的感情也符合規則,外表的着裝大多是短袖襯衫、長裙、披肩長發,這些都是她性格内隐而傳統的呈現,蘇麗珍這種性格帶來的自尊、昂貴的氣質是阿菲被她吸引的重要原因, 但也正因為如此,讓她注定要成為阿菲的"白色月光"。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阿菲和她進行了"一分鐘的相處",在這短暫的瞬間,蘇麗珍愛上了他。然而,她傳統、保守的性格卻無法留住身邊各種女性的好,面對愛情對手咪咪,她隻能獨自一人在黑暗中,卻不會在阿菲面前罵架。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蘇麗珍的性格是大多數東方女性的縮影,保守、溫柔、淳樸,阿菲一分鐘的承諾或許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迹。讓她徹底記住這個男人,一分鐘的承諾變成了一生的記憶。在遇到阿菲之前,她一直以為自己會以如此平靜的方式走下去,就像她一直羨慕的表妹一樣,但警察超級寶貝卻對她說:"人和人是無法比拟的。"她的表妹可能過着像水一樣平淡無奇的舒适生活,但生活可能不一定會遇到像阿菲這樣給她一分鐘心思的男人。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從這一刻起忘記這個人

"我以為一分鐘很快就會過去,但可能是很長一段時間。有一天,有人指着我的手表說,他會因為那一分鐘而永遠記住我,我覺得它很漂亮......但現在我看着時鐘,我告訴自己,從這一刻起,我将忘記這個人。"--蘇麗珍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時間和愛情的關系之是以如此重要,是因為隻有過去發生過,才能給人一種真正固定的安全感,就像阿菲用這一分鐘來決定蘇麗珍和他之間的關系一樣。随着時間的流逝,有人曾經這樣了解:"沒有超越時代的愛情故事。也許隻在記憶中。"

阿菲用"一分鐘"的修辭把蘇麗珍帶入了他的世界,兩個人相愛卻不想給蘇麗珍結婚的承諾,"一分鐘"的言語似乎是阿菲和蘇麗珍之間短暫的肉體愉悅,而結婚的承諾相比,這"一分鐘"與長話截然相反,"在王家偉的電影中,愛情并不是永恒浪漫的象征,而是作為愛情神話存在的逆轉。

一個妃用"一分鐘"引誘蘇麗珍徹底愛上了他,卻讓蘇麗珍在"一分鐘"之後徹底絕望,為了讓蘇麗珍忘記阿飛,半夜陪着她,默默地看着那一分鐘時間的時鐘過去了,但這一分鐘卻讓超寶貝深深地記住了蘇麗珍。同樣的時間體驗,有些人記得,但有些人忘記了。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一分鐘在長河中稍縱即逝,但在時間的概念上卻凝聚了蘇麗珍對阿菲的感情,仿佛定格在這一分鐘,再也無法改變。人們的感受和心态随時都會改變,這一分鐘在哪一年、什麼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那一刻找到永恒的确定性。

這一分鐘将永遠被銘記

阿菲死前,超派問他:"去年4月16日淩晨三點,你在做什麼?"阿菲說:"她告訴過你,"我會永遠記住的。"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随着阿菲時間感的流逝,發現所發生的一切都是真的,沒有人能改變它。就像被母親抛棄一樣,與蘇麗珍和咪咪的關系會随着時間的流逝而流逝。直到死前,阿菲還是告訴超級寶貝,不要告訴蘇麗珍自己記住那一刻,讓大家好起來。因為這些事情終究已經結束了,是以沒有必要提及它們。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阿菲的關心,恰恰是出于對蘇麗珍的憐憫,對她來說,與其糾纏注定要走向悲劇的結果,不如忘記江湖。那些短暫的美好,終将置身于漫長的時間之河中,沒有所謂的真正意義上的永恒,記住每一次生命的流逝,或許就是我們對抗虛無主義生活的最好方式。

一隻無腳鳥的悲慘命運

"我聽到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有一隻鳥沒有腳,它隻能一直飛翔,在風中疲憊地飛去睡覺,這隻鳥一生隻能下一次,那就是它死去的時候。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阿菲一直把自己比作一隻孤獨疲憊的無腳鳥,片中阿菲人躺在床上一臉孤獨地說出這句話後,然後一個人站在鏡子前用音樂跳舞,把曼波舞着,身體随着聲音的節奏,仿佛進入了虛無主義的狀态。阿菲的悲哀之處在于,我看不到過去,不了解現在,并承諾未來,人生沒有明确的目标,心中從未有過命運感,唯一的執念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1961年4月12日,我終于來到了我母親的家,但她看不到我,勞工們說她不住在那裡,當我離開家時,我知道我必須看看我身後,但我不會回頭,我隻是想看看她的樣子,因為她沒有給我機會, 我不會給她機會。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阿菲得知自己不是養母,他一直在尋找自己的根,最後,他找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卻被拒之門外。從這雙忏悔中,雙手緊握着遠離背景,可以看出,在他最重要的婆婆的事情上,他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就像過去一樣,他再次武裝自己,假裝不在乎,他不會向任何人展示他脆弱的心。阿菲對自己做了一個承諾,就是永遠不要給母親和他們相遇的機會,他找根的夢想破了,沒有"根"又怎麼着陸?

"我以為有一隻鳥可以從一開始飛到它死去的那一天,但他沒有去過任何地方,這隻鳥從一開始就已經死了。

阿飛的死是必然的結果,他的悲慘結果更意味着來自香港的無根文化,作為英國殖民地香港的殖民地,導演王家偉小時候從上海來到香港,也無時無刻不在傳達曆史和記憶的歎息,在那個時代,香港人也滲透着一種認同感, 在王家偉的作品中,将不斷出現這種探索和追求的背景。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王家偉的作品很少出現在所謂的大團圓的幸福結局中,更多的是表達了一些内心的孤獨和悲傷,以及逝去的遺憾。"阿飛正"在阿菲的意思中,根被打斷了,"無腳鳥"隻能以疲憊不堪的方式倒在地上,阿飛在國外的火車上被槍殺,火車還在行駛,他也在人生最愛的時刻知道自己最愛誰。

拒絕和拒絕

這些都是王家偉電影中始終如一的主題,在各種人物關系和不同表現形式中反複出現。在王家偉的電影中,男女愛情的糾葛無疑是貫穿他後期多部電影的重要故事線索,《阿飛正宣》和蘇麗珍、咪咪,以及影片結尾隻出現周木雲成為上海其他幾部懷舊電影的人物原型。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正如王家偉曾在采訪中說過:"連續五次倒下,發現他們一直在說,除了一種拒絕,害怕被拒絕,和拒絕之後的反應,在選擇記憶和逃避反應之間......"在《阿飛正傳》中,蘇麗珍和咪咪喜歡阿菲,但阿飛卻為心中的"無根情"拒絕了他們。像蘇麗珍這樣的警察超寶貝,陪她忘了那"一分鐘承諾",但蘇麗珍不喜歡他,咪咪愛上了阿菲,為他甚至跑到了菲律賓,而去菲律賓的錢就像她拿不了她歪歪扭扭的給。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彼此相愛的人被拒絕,害怕被拒絕,最終無法墜入愛河。因為愛情,拒絕别人的愛,往往這些人物都無法擺脫命運。而這些角色沒有得到真正所謂的愛,不是因為外在的現實(金錢、階級或疾病),而是因為長期的關系缺乏安全感,害怕得不到愛情或選擇玩愛,或者在記憶中對愛情偏執,最終永遠錯過愛情。王家偉1960年代的三部曲《阿飛正傳》、《花式歲月》和《2046》随處可見。

疲憊時睡在風中

《阿飛正傳》中冷漠、頹廢的阿菲,一面是安靜、沖動、悲傷,另一面是迷人、任性、固執的性格,形成了他與其他男人不一樣的性格。張國榮能把這個混血角色通過眼睛、言行來诠釋,讓人不得不相信,他就是阿菲,阿菲可能也有他的影子,這或許就是演員的力量。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阿飛正軒》是王家偉的早期作品,通過驕傲叛逆青年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糾葛,真實再現了香港普通青年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狀況,作為漢語電影的标志性旗幟,導演王家偉将他的虛無主義、無根的藝術從這個慢慢展向世界展示。在這些影像世界的背後,是人們在現代城市中遊蕩的迷茫。

"阿菲正"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直到死亡

也正如雷諾阿所說,"一個導演的人生隻拍一部電影"王家偉在後期的作品中,或多或少帶有一些"阿菲正"的影子,無論是車水之城的馬龍,還是紅酒與綠的交彙點,也都漂浮着阿菲的靈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