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作者:小周有故事要給你講

浙江杭州,國内首屈一指的龍井茶源地,每天向全國各地輸出大量茶葉,大片大片的茶田也讓不少遊客特意為之駐足。

然而就在浙江省西南部的這個小縣城——景甯,也在悄悄散發着它獨有的茶香氣。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圖蟲創意

西湖龍井、安吉白茶...自然有它響當當的名氣,但是在懂茶的人心中,景甯惠明茶也一定擁有姓名。

關于景甯這個小縣城,可能大多數人對于它的名字還是過于陌生。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中國畲鄉之窗”“革命老根據地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都是關于這座小城的響亮字眼。

景甯設縣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幾經撤并,于1984年6月經國務院準許建立畲族自治縣,現為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和華東地區唯一的民族自治縣。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悠久的曆史氣息彌漫在這裡,讓這座小城更多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不僅僅是曆史的蜿蜒、茶香的飄逸、這裡的美景也是讓人心動的地方。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正值初春,青山環繞,流水潺潺,你可以在池塘裡抓抓小魚,或者泡杯茶享受大自然帶給你的安甯。

一杯惠明茶

為何被萬千人所吸引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東坡所言“且将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而在自然資源豐富的景甯,不缺韻律優美的詩句來形容它。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來到這裡時光仿佛按下暫停鍵,不妨坐下來放慢生活,品一口景甯特色的惠明茶。

1915年景甯惠明茶還選送至巴拿馬參加萬國博覽會,榮獲一等證書和金質獎章。茶香,彌漫在整座景甯小城當中。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伫立在春意盎然的三月裡,大片的綠色诠釋着生命的意義。江南的細雨綿綿和春光無限輪流交替,好似在上演一出春天的好戲。

三月,嬌柳媚花,和風細雨,萬物開始蓬勃生長,景甯的茶農也開始忙活起來了。

勤勞的一大早便踏着晨霧出發采茶,花紅柳綠正當時,此時采撷出的也是景甯最嫩的茶葉。

八百米高的海拔賦予了惠明茶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看着這個外形細緊,顔色綠潤的惠明茶,着實讓我想入口品一品其中的奇妙。

入口的味道也是讓人着實難忘的,回味甜醇,濃厚但并不苦澀,香氣持久。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就連平常不愛喝茶的小編,都忍不住多嘗了幾杯。這裡的人們也常常說道“一杯甜,兩杯鮮,三杯甘醇,四杯韻猶存”

不妨把時間放慢,品一杯茶,品味百般人生。

/惠明寺/

說起惠明茶,不可不提的便是這裡的惠明寺。惠明寺距離景甯縣城西南5公裡。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據史料記載,公元一六六一年,惠明和尚雲遊至景甯。

在南泉山下種下第一顆茶種時,便開啟了種茶的曆史,景甯也擠進了國内茶葉大亨的名列當中。

鄉民們為了感恩惠明和尚,便在南泉山茅廬原址建造了一座寺廟,取名「惠明寺」寺周所産之茶,稱“惠明茶”,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也有人說惠明茶與中國禅宗曆史上著名的五祖傳燈有淵源,說法頗多,但總歸離不開“禅意”二字。

大片的茶園和惠明寺互相依偎,來景甯,到惠明寺下喝杯惠明茶好似成為了人們必不可少的事情之一。

/惠明禅茶工坊/

每一座城市都有這樣一座地标建築,它承載着這座城市的曆史和文化,惠明禅茶工坊便是這樣的存在。

來景甯喝茶,惠明禅茶工坊你一定不能錯過。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晨霧飄渺,綠意蔓延,滿屏的綠意瞬間襲來,好似透過螢幕就能嗅到這裡的新鮮空氣。

與其說這座建築依山傍水而建,不如它生長在這座山中。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茶工坊由著名建築師徐甜甜設計,利用光學原理打造了這樣一座集惠明茶傳統手工技藝示範、禅茶文化體驗為一體的茶文化博物館。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惠明茶古法制作區、惠明茶制作體驗區、惠明茶品鑒區、可以沐浴大自然的屋頂區。

四個區的完美結合構成了這個令人向往的惠明禅茶工坊。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走在這裡,你可以體驗到人與自然的完美融合,這裡好似大自然對景甯的饋贈。

漫步在這裡,看着戶外漫山遍野的綠意,品一杯惠明茶,時光好似靜止了下來。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愛拍照的小夥伴,這裡也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站在幾何形狀的樓頂之上,天空之鏡立馬呈現出來,分分鐘就大片。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小紅書@小雯雯

因為山路蜿蜒,暈車的小夥伴可以提前準備暈車貼或暈車藥哦。

/獨特的吃茶文化/

單單喝茶,總覺得還缺乏一絲韻味,總得有美食的襯托,才不算讓這碗茶落單。

惠明的吃茶文化也是根深蒂固。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喝茶得配上茶食,才算完整。

左手邊品着惠明茶,右手中拿着形狀好看的茶食糕點,想來也是人生當中的一大幸事。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各式各樣形狀的茶食糕點出現在禅茶工坊的下午茶中。她們的形狀或似花朵、荷花酥、佛手酥、麻花卷。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看着這麼美麗的食物,拍照都停不下來,更不忍心将它吃進肚中啦!

風味景甯

美食也是這裡的關鍵詞

每來到一個城市,吃美食都是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來景甯也不例外。這裡被一個古老的民族——畲族所包圍,讓這個小縣城變得更加神秘。

這裡的美食也讓衆多吃貨朋友們着迷。

/烏米飯/

每逢三月三,畲族人們都會吃起烏米飯。人們還友好的稱這是畲族的“烏飯節”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畲族人民從山地裡采來野生烏稔樹的嫩葉,放在石臼中搗爛後,再用布包好放入鍋中浸泡,之後撈出布包,将白花花的糯米倒入烏黑的湯汁裡燒煮成飯。

烏米飯便是以而來。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一口烏米飯的确是名副其實,就連碗筷也會被沾染成黑色。

但是千萬别被它吓到,烏米飯進到嘴中的味道,吃一口就讓人上頭。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入口後糯米的清香和柔懦交雜,細膩且不失情趣,大顆的紅棗放在烏米飯上,着實給它增添了幾分美色。

/畲族粽子/

不論是烏米飯、還是畲族道地的粽子,這類糯叽叽的東西都足以把小編的味蕾吸引。

畲族的粽子,民間也稱牯角。

用箬葉将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龍草捆紮,十個一串,有些人家還要在包粽子時加菜、肉、紅棗等做餡。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與衆不同的一點是,畲族人民在煮粽子的時候會選用灰堿水。這樣在粽子煮好後,淡淡的清香便會從鍋中飄逸出來。

聞着都讓人流口水。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畲族的粽子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這個民族難以割舍的溫馨。

/畲鄉十大碗/

每逢大型節日、結婚喜事等宴請賓客之時,畲鄉十大碗便出現了,它是宴請賓客時餐桌上的重頭戲。

第一次聽說畲鄉十大碗時,我也困惑于“到底是哪十大碗”這個謎題中,不久便被這個款待賓客的最高禮節所震撼住。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工頭大肉、千峽魚頭、黃精鳳雞、豆腐娘、貢品香菇、金針富足、畲家幹菜、酒糟畲參、畲娘熬筍、畲藥鵝汗(依次按照十大碗順序而列)

一口氣說完這十大碗,着實讓小編垂涎欲滴。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知乎@喜樂麻麻

每一道菜都精選了當地的特色食材,葷素搭配,幹飯選手可以沖了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不輸福建安溪!喝下這杯茶才配得上麗水的春天

茶香四溢,美食誘人,生活在這個小城的安逸隻有真正來這裡體會過的人才會懂。

如果時間允許,真想在這裡多呆一陣子,讓生活慢下來,感受屬于這座小城的甯靜的美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