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這個病,估計幾乎沒有人沒體驗過,根據曆史記載,曹操就有頭風病,也就是發作性的劇烈頭痛病,因為華佗想給他手術治療,開顱取涎,結果曹操認為是要謀害他,就把華佗殺了。而最終,曹操的頭痛病也沒能治好,困擾了他一輩子。其實頭痛有時候真的是非常難治的一種病,因為頭痛的病因非常多,既有遭受風寒、風熱等外來邪氣所緻者;也有痰濕、瘀血阻滞,肝陽上亢等所緻者。

而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冬天常見的,因為感受風寒而導緻的頭痛。
<h1 class="pgc-h-arrow-right">治風寒頭疼——川芎茶調散</h1>
川芎茶調散,由川芎,白芷,羌活,甘草,細辛,防風,薄荷組成。将這些藥物粉碎為末,然後服用的時候取适量,用清茶茶湯調勻後服下。
該方子,以川芎、白芷、羌活、細辛、防風和薄荷,疏散風寒,散寒解表,通竅止痛;以甘草和茶湯調和諸藥。
由于服用的時候需要使用茶湯調和,是以該方才被稱之為川芎茶調散。
這個方子治療的,是風寒邪氣入侵,侵犯腦竅,導緻經脈氣血凝固,流通不暢,不通則痛。而川芎,具有理氣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白芷可散寒止痛,祛濕通竅;羌活可祛濕、通絡而止痛;細辛可散寒祛濕,開竅止痛;防風可散寒祛風;薄荷可清熱解表,疏肝解郁,理氣活血,各種藥物配合在一起,共同達到疏散風寒而通絡止痛的效果。
有這些藥物都是辛溫的藥物,比較燥烈,是以使用甘草、清茶來緩和藥性,達到既能夠散寒解表之痛,又能夠不至于讓身體受損的目的。
這首方子源自于宋代官方的制藥規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這本書,是宋代官方制藥機構熟藥所,為了規範分布在各地的熟藥所制作的成藥品質而制定的國家級制藥規範,類似于現代的藥典。
<h1 class="pgc-h-arrow-right">冬季要預防寒邪入侵、引發頭疼</h1>
雖然說川芎茶調散是治療風寒所緻頭疼的經典名方,但是中醫曆來講究預防要大于治療,是以冬季如何預防風寒入侵,是比治療頭疼更重要的。
1.出門要佩戴好圍脖
使用圍脖、頭巾等把頭頸部保護好,防止風寒邪氣從頸部入侵身體。頸部分布有多個穴位,比如風池、風府、翳風、風門等穴位,這些穴位,都是既能夠治療風邪入侵導緻的疾病,同時又是比較怕風的部位。
用圍巾保護好脖子,就可以防止風邪從這些部位入侵。尤其是後頭頸部,中醫認為人體的背部,是風寒邪氣容易偷襲的部位,是以把這種從後而入侵的風寒邪氣,稱之為賊風。
2.喝一碗蔥姜湯
用一根完整帶根的大蔥,與幾片生姜一起,加水煮5分鐘左右,即可飲用。
對于在寒冷戶外待了較長時間的人來說,回到家中喝一碗蔥姜湯,有利于散寒祛風,防止風寒邪氣留滞在身體内部,而引發感冒、頭疼等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熬煮的時間一定不能太長,5分鐘左右即可。
#哆咖醫生超能團##謠零零計劃#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