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一個夢幻的地方,這裡不隻有潑水節、不隻有熱帶雨林、更有數不盡的美食,由于這裡是少數民族聚居地,西雙版納的美食更是别具特色,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西雙版納,尋味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美景

看過了美景,怎能少了美食,去品嘗一下道地的民族特色美食吧!
香竹飯
香竹飯是具有濃郁傣家特色的名吃,把米飯放在竹筒裡用火烘烤而成,又稱竹筒飯。将香竹的竹節砍下作底,泡過的糯米放進竹筒,用芭蕉葉塞住。放在炭火上烤或埋進火灰裡焐。待竹子的水分蒸幹後,就可以吃了。打開竹片,竹子的香氣伴着糯米的香味撲鼻而來,一層薄薄的白色膜覆寫在晶瑩剔透的米飯上,看着就很有食欲。一般每年11月到來年2月間的香竹飯是最好吃的。
鳳梨紫米飯
鳳梨紫米飯是西雙版納的特色美食。既是一道主食,也是一道菜品,制作比較簡單。需要一整隻的鳳梨,去掉柄和過長的尖葉,并切掉頂端的鳳梨蓋,取出鳳梨心,将紫糯米浸泡7小時後放入鳳梨殼裡,蓋上鳳梨蓋後煮到香氣撲鼻即可。鳳梨的酸、甜與紫糯米的軟、糯相結合,米飯中摻着鳳梨香味,吃起來清甜爽口,并含有高營養價值,有補血之效。
香茅草烤魚
一道具有傣族風味的菜。香茅草是一種生長在亞熱帶地區的香料,本身具有檸檬香味,有着醒腦通氣的功效。将洗淨的魚裹上味道芬芳的香茅草,放在火上烤的同時抹上一層油光光的豬油,這樣烤出來的魚色澤更鮮豔,自然也更加入味。最具特色的是在魚肚内放入傣家特制“番茄喃咪”醬料,滋味好極了!一般在夜市大排檔都能吃到哦。
喃咪
喃咪是傣語,其實是一種多種材料拌合的醬。喃咪的種類有很多,“南泌布”(螃蟹醬)、“南泌帕”(菜子醬)、“南泌南諾”(酸筍醬)等近10種,“南泌帕”(菜子醬)是最受歡迎的。一般把喃咪與一些煎炸食物一起食用,如果再配上當地的小酸果,那滋味太美妙了,酸味剛剛好。特别适合減肥的人享用。
卵石鮮魚湯
布朗族的特色菜,是當地招待客人的佳肴。烹饪方法以清煮為主,将河中撿來的卵石洗淨,放到火塘裡燒紅,鍋内準備好清水以及鮮魚、配菜,再将燒紅的卵石一個個地投入鍋内,待水沸騰,菜肴與佐料煮熟後就可以吃了。魚湯味道鮮美,有一種燒石的特殊香味在裡頭。
牛幹巴
牛幹巴在雲南是常見的一種牛肉腌制食品,它便于攜帶和儲存,吃法很多,油炸、水煮、涼拌皆可。其中,油炸牛幹巴是最普遍、最典型的吃法。切幹巴講究的是刀法,橫絲而切,便于咀嚼。可做成各種口味,鹹甜酸辣,四季都供應。
酸筍煮魚
酸筍煮魚是傣族的一道名菜。酸筍采用的是夏天破土而出的嫩竹,去外殼切成絲,加入鹽巴、辣子等腌成酸味。在油鍋裡翻炒幾下後加入适量的水,水煮開後方可放入魚肉一起炖煮。酸筍與魚搭配,可以去掉魚的腥味,同時也能提鮮。酸香可口,非常開胃,可以說是來西雙版納必吃的菜品。
怎麼樣?西雙版納的美食和美景有沒有吸引到你?十一長假,帶着家人和夫妻,來西雙版納吃喝玩樂吧!
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許曉銳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