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作者:犀鋒映畫

歲末的日子所剩無幾,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

臘月二十九這天,老高正蹲在村頭和老夥計閑聊,今年過年他非常高興,因為兩個兒子都會回家過年了,這也是他一整年最期待的日子。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媳婦做好了飯菜,叫他回家吃飯,老高跟夥計告别回了家。

老兩口辛苦半輩子,将兩個孩子撫養成人,如今大兒子已經結婚生子,在城裡買了房,平時很少回來。

二兒子小鵬大學畢業後,在廣州打工,一年隻回來一次。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今年大兒子不在丈母娘家過年,帶着老婆孩子回老家來,老兩口一邊吃飯,一邊聊着明天的計劃。

桌上的飯菜很簡單,是陝北常見的一種面條食品——“拉條子”。老兩口圖個省事,幾乎頓頓都吃拉條子,這一吃就是很多年。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轉眼一天過去了,大年三十到了,大兒子早早就帶着媳婦孩子回到了家中。兒媳婦為人刻薄,說話總是夾槍帶棒。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老太太包餃子時随口說了一句:“今年咱們把這個餃子包上個元寶,讓小鵬吃上,來年多掙錢娶媳婦。”

本是一句随意唠家常的話,可兒媳婦聽到不樂意了,覺得婆婆偏心。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她說光婆婆光知道讓小兒子賺錢,那大兒子就不管了?老太太有些尴尬,借口去看蒸的馍馍,獨自去了旁邊。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兒媳婦這次回來心裡是帶着氣的,她這些年一直都在娘家過年,根本不想回這個家。老太太生怕她不高興,一直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中午的時候,小鵬回來了,一家人歡天喜地地将他接進了家裡。大兒媳故意陰陽怪氣地說,二弟,你怎麼沒領個媳婦回來啊。

小鵬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對于在外打工的人來說,這句話簡直就像個咒語,相信在後面的幾天裡,也會不停在耳邊萦繞,小鵬是有一定心理準備的。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母親問小鵬想吃什麼,小鵬随口說,想吃老家的拉條子。可母親卻說吃什麼拉條子,我給你做了排骨,說着就要去端排骨。

天下父母大都如此,擔心孩子在外面吃不好,一回到家就大魚大肉的招呼。可常年漂泊在外的人,真正思念的其實是母親做的家常飯,外面飯館多得是,想吃什麼買不到呢。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小鵬見到侄女非常高興,掏出一百塊錢給她做壓歲錢,可侄女卻說不夠,說她想買電子琴。

小鵬沒有拒絕,笑着又掏出了三百塊,侄女拿着錢高興地跑開了。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小朋友能有什麼歪心思,小孩對錢并沒有概念,這些都是她媽媽教的。

壓歲錢在侄女手裡還沒焐熱,大嫂就過來跟他要,侄女哭鬧着不給,大嫂擡手就打,簡直是一場壓歲錢引發的大戰,小侄女這個工具人實在慘。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晚上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吃年夜飯,小鵬這次回來給母親買了一件新衣服,老太太迫不及待地穿上,還讓大兒媳給看看好不好看,可大兒媳連眼皮也不願擡一下。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大兒子從懷裡掏出兩千塊錢,這次回家他沒給父母買什麼東西,這兩千塊就當是給爸媽過年的錢。

老太太滿心歡喜地接了過去,這下兒媳婦的臉色更難看了,早知道還要給錢的話,她才不會回來呢。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年夜飯吃了一會兒,大嫂問小鵬打算啥時候結婚,小鵬剛畢業,每次一提到結婚就腦袋大,他現在沒房沒車,拿什麼結婚。

嫂子心裡有氣,這是故意想讓他難堪,小鵬陪着笑臉耐心地回答着,大過年的,他不想把氣氛搞得太尴尬。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老高問兒子工作的情況,提起工作,小鵬倒是來了興緻,他現在手裡攢了些錢,年後準備自己創業,開家小公司,不過現在還差點資金,打算等過完年找幾個朋友再湊湊,應該就夠了。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大哥提出可以借給他一萬塊,讓他賺了錢再還就行,小鵬聽到很感動,因為畢竟哥哥這邊也不富裕。

吃完年夜飯,放完鞭炮,一家人很快準備休息,老大和媳婦卻開始了激烈的争吵。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媳婦埋怨丈夫沒本事還充大頭,他們自己家都過得緊巴巴的,哪還有錢借給小鵬。

可老大覺得,弟弟創業不容易,既然都張口了,他這個當哥哥的怎麼的也得幫一把。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老大媳婦根本不了解。大哥雖然有心想幫忙,但在家裡他說了不算,大嫂是鐵了心不借錢,大哥也是敢怒不敢言。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大年初一,老太太早早起床給一家人準備飯菜,可還沒等她做好,大兒媳婦就收拾東西要回娘家,小鵬跟她打招呼她也沒給好氣。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老高知道兒媳婦的脾氣,既然勸不住那就随她去吧。老太太有些失落地回到廚房,拿出盤子将已經做好的菜肴又一一蓋上。

她從早上五點就開始準備早飯,沒想到兒媳婦一口沒吃就走了。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到了上午,大舅過來串門了,老高趕忙将他迎了進來,老太太臉上這才露出了一絲笑容,她早上準備的飯菜總算沒浪費。老太太将飯菜加熱,重新端上了桌。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在酒桌上,大舅也不出所料,問小鵬啥時候結婚?工作怎麼樣?小鵬恭順地一一回答。

大舅還以過來人的語氣教育小鵬說,慢慢來,誰也不能一口就吃成個胖子,然後巴拉巴拉的開始指點江山。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小鵬腦子裡嗡嗡作響,根本聽不清大舅在說什麼,隻是麻木地不停地點頭。

大舅傳道受業解惑完畢,搖搖晃晃地起身離開,他還有其他的親戚家要去,還有很多年輕晚輩等着他去“點亮”人生。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小鵬不勝酒力,喝得酩酊大醉,母親默默幫他脫掉鞋子,蓋上了被子。小鵬這一覺直接睡到了大年初二,初三他就要回廣州了。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大年初二,小鵬從宿醉中醒來,母親在忙着準備早飯,小鵬再次說起自己想吃拉條子,母親很不了解,這拉條子有什麼好吃的,大過年的,啃排骨不香嗎。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不過既然兒子惦記着,母親還是決定給他做一碗。

可還沒點着火,村裡的幾個朋友就跑來找小鵬叙舊,大家很長時間沒見,一見面免不了又要喝酒。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母親幫孩子們準備好酒菜,幾個大小夥子酒量不低,這場酒從早上一直喝到了天黑。

小鵬大年三十回家,初一醉了大半天,初二又喝了一整天,真正留給他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幾乎可以用分秒來計算了。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可這些人情往來小鵬又沒辦法拒絕,他覺得心很累,但母親更累。

過年這幾天母親一睜開眼睛就得操持家裡的一切,天天周轉于廚房和客廳之間,不是忙着做菜上菜,就是忙着刷鍋洗碗。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小鵬這邊喝到了晚上,大家個個喝得臉紅脖子粗,其中一個堂哥年紀最大,對着小鵬開始給他“上課”。

說小鵬父母年紀大了,讓他早點找個媳婦結婚,在外面就算混一輩子,又能有什麼出息?倒不如回老家,守在父母身邊,有句老話說得好,父母在不遠遊。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他這個堂哥半輩子一事無成,那麼大的人了還在家裡啃老,平時沒少被老婆劈頭蓋臉地教訓,可他到了别人家就又覺得自己行了,說起大道理一套一套的。

他對小鵬其實是既嫉妒又嫌棄的,他自己沒本事也看不得别人好,論學曆和能力他自知不是對手,唯一能赢小鵬的就是他結婚早,有老婆孩子。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堂哥總算是找到突破口,對着小鵬一通嘴炮輸出,在他淺薄的認知裡,覺得娶到老婆就是有本事,沒有孩子就是不孝順。

小鵬剛開始并沒有反駁,畢竟來的都是客,可堂哥這酒是越喝越多,話也是越說越混蛋,最後堂哥還以過來人的姿态批評小鵬說:“你要是再不結婚,你爹媽就不一定等得到喽。”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這大過年的,他這嘴咋就這麼欠呢?還咒起人家父母來了。小鵬心中本就覺得對父母有虧欠,聽到這話頓時暴怒,直接沖過去和堂哥扭打在了一起。

你一個遊手好閑的二流子,還有臉跑到我家來找優越感?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打了半天,衆人氣喘籲籲地坐在地上,慢慢地昏睡過去。

半夜小鵬餓得難受,來到廚房找吃的,明天他就要回廣州了,心心念念的拉條子到頭來還是沒吃上。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此時母親突然來到了廚房,看到兒子在吃冷飯,母親一言不發,拖着疲憊的身體開始做起拉條子。

小鵬看着母親忙碌的身影,鼻子不由自主酸了一下。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父母一天天老去,留給他的時間真的不多了。忙活了一陣後,母親端來了做好的拉條子。

小鵬邊吃,眼淚邊止不住地流,他何嘗不想多陪在父母身邊,可迫于現實的無奈,他還是得在外漂泊。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老家對于打勞工來說,不僅有最親最愛的家人,還有一群等着看你笑話的人,一事無成的打勞工甚至沒有顔面回老家。

因為混得太差,丢的不僅是自己的臉,還有家人的臉。混得不好回老家,會淪為一群愛嚼舌根人的笑柄,混得好的又在忙着掙錢,沒有那麼多時間回老家。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這似乎是一種無法調和的沖突,農村和城市環境的不同,也造就了很多人的認知誤差。你在城裡辛苦拼搏買了套房,在村裡人眼中或許還嫌你買的小;你在IT大廠上班,到了村裡人口中就成了修電腦的;你在建築公司做設計,村裡人眼裡你就是個幹工地的。

似乎村裡人對成功人士的标準異常嚴苛,除非你是馬雲或者比爾蓋茨,否則不要指望讓所有人都認可你。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大年初三,小鵬重新收拾行囊再次踏上了離家的路,年邁的父母依依不舍地将他送到了村口。

母親忍不住抹起了眼淚,而小鵬隻顧着埋頭趕路,根本不敢回頭。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偏僻的鄉間小路,小鵬的身影漸漸模糊......這是大年初三,對于很多家庭來說,新年其實才剛剛開始。

打工小夥過年回家,隻想吃一碗面條,卻比登天還難:《拉條子》

這是國産劇情電影《拉條子》中的故事,電影用一種質樸的方式刻畫出萬千打勞工歸鄉的故事,以往新年題材的電影大都聚焦在年邁的父母,本片卻一反常态,從打勞工的心理入手,将萬千年輕人心中的酸楚與沖突展現的淋漓盡緻。

本片由景泰本地群衆扮演演員,依據景泰鄉土人情,反映了景泰縣風俗地貌,人文精神,及當代社會背景下,新舊思想的沖突,空巢老人的孤單,現代年輕人無法逃遁的生活壓力……

沒有人不想回家,可奈何現實羁絆太多,來,幹了這碗拉條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