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陵”古都書記履新:曾帶頭“下館子”吃鴨血粉絲湯、和企業家吃早餐省會城市一把手前兩任均在日後擢升為正省級曾帶頭“下館子”,吃了一份鴨血粉絲湯履新前一天在“對标找差”

作者:政知新媒體

撰文 | 餘晖

據交彙點2月19日消息,中共中央準許:張敬華同志任江蘇省委副書記,不再擔任南京市委書記職務。

政知君注意到,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南京先後有3位市委書記——黃莉新、吳政隆和張敬華。黃莉新現任江蘇省政協主席,吳政隆現任江蘇省省長。

<h1>省會城市一把手</h1>

張敬華,男,漢族,1962年7月生,今年59歲,江蘇泰州人,大學學曆,經濟學學士學位。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85年8月參加工作。

“金陵”古都書記履新:曾帶頭“下館子”吃鴨血粉絲湯、和企業家吃早餐省會城市一把手前兩任均在日後擢升為正省級曾帶頭“下館子”,吃了一份鴨血粉絲湯履新前一天在“對标找差”

1981年9月,19歲的張敬華到了南京大學經濟系經濟管理專業學習,4年畢業後到國家計委綜合司工作。

1987年10月,張敬華回到了家鄉江蘇,成為江蘇省計劃經濟委員會綜合處科員、副科長,從那時起至今,他在江蘇工作了34年。

計劃與經濟委員會(計經委),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産物,如今已改為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在江蘇工作期間,他先後在江蘇省計經委、江蘇省安監局、江蘇省經濟貿易委員會、江蘇省國資委等機關曆練,後于2006年1月任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

2008年3月,張敬華任江蘇省環境保護廳廳長,1年後到了江蘇徐州,後成為徐州市市長,這也是他首度主政一方。

在外界看來,出身經濟專業,又擔任過省環保廳廳長,張敬華的上任對徐州這座又想經濟高速發展、又想“天更藍”的老牌工業城市來說,是“對症下藥”。

3年後,張敬華轉任鎮江市委書記,1年後成為江蘇省人民政府秘書長,3年後(2016年3月),張敬華履新江蘇省副省長。

擔任副省長僅1年,2017年7月,張敬華跻身省級常委,并掌舵江蘇省會南京,至今未滿4年。

如今,張敬華仕途再進一步,成為江蘇省委副書記。

<h1>前兩任均在日後擢升為正省級</h1>

南京,别稱“金陵”“建康”“石頭城”,是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長江三角洲唯一的特大城市和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重要門戶城市。

十八大後,南京市委書記幾經更疊。2011年3月至2015年1月,楊衛澤任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後任上被查。

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這6年中南京先後有3位市委書記。

2015年1月,時任江蘇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的“女将”黃莉新成為南京新一任市委書記。

黃莉新在南京市委書記崗位上工作了1年多,便轉任江蘇常務副省長。2017年7月,黃莉新升任江蘇省委副書記,2018年1月任江蘇省政協主席。

接替黃莉新擔任南京市委書記的是從山西跨省到江蘇的吳政隆。

吳政隆曾任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2016年9月履新江蘇省委副書記、南京市委書記,在南京市委書記崗位上工作1年後,吳政隆仕途再進一步,成為江蘇省省長。

值得一提的是,江蘇省委原書記羅志軍也曾擔任過南京市委書記,之後在南京市委書記崗位上晉升為省長,後成為江蘇省委書記。

<h1>曾帶頭“下館子”,吃了一份鴨血粉絲湯</h1>

履新南京市委書記後,張敬華多次被媒體關注。

比如,2020年3月,張敬華去了南京大牌檔,出示綠色的“蘇康碼”後入店就座,品嘗鴨血粉絲湯等小吃。

當時的一個背景是,在疫情好轉的大形勢下,“複工複産”擺在了地方一把手的案頭。

“金陵”古都書記履新:曾帶頭“下館子”吃鴨血粉絲湯、和企業家吃早餐省會城市一把手前兩任均在日後擢升為正省級曾帶頭“下館子”,吃了一份鴨血粉絲湯履新前一天在“對标找差”

張敬華說,“要多措并舉、精準施策,把握好防疫和複業的平衡點,創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堅持線上線下同步發力,有效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再比如,2020年4月,南京舉行了一場别開生面的“早餐會”。當天,張敬華和30名新型研發機構企業家共進早餐。

“金陵”古都書記履新:曾帶頭“下館子”吃鴨血粉絲湯、和企業家吃早餐省會城市一把手前兩任均在日後擢升為正省級曾帶頭“下館子”,吃了一份鴨血粉絲湯履新前一天在“對标找差”

當天的早餐包括一碗鴨血粉絲湯,搭配鴨油酥燒餅等,極具南京特色。張敬華說:

“現在街頭的餐飲企業還是很困難的,廚師請回來了,服務員也請回來了,原料也買回來了,如果沒有人去的話,開一天虧一天。希望大家在做好企業的同時,平時帶着你們的員工到街上去吃,推動南京服務業的增長。”

<h1>履新前一天在“對标找差”</h1>

政知君注意到,張敬華履新不久,2018年春節後的首個工作日,南京首次召開“對标找差”動員大會。

在那次會議上,張敬華表示,“目前,南京發展面臨的外部條件、所處的曆史方位,正在發生一系列深刻變化。要堅持與時俱進,客觀全面地認識南京,辯證清醒地分析南京”。

他要求,開展對标找差,必須全面地對,全方位地比。

從那時起至今,南京連續4年将“新春第一會”的關鍵詞聚焦在“對标找差”上。

就在昨天(2021年2月18日),春節長假後的首個工作日,南京召開“全市深化對标找差創新實幹推動高品質發展大會”。

“金陵”古都書記履新:曾帶頭“下館子”吃鴨血粉絲湯、和企業家吃早餐省會城市一把手前兩任均在日後擢升為正省級曾帶頭“下館子”,吃了一份鴨血粉絲湯履新前一天在“對标找差”

在這次會議上,張敬華回顧了對标找差工作成效——南京經濟總量首次跻身全國十強、實作曆史性跨越。

張敬華要求,要在成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上盡快實作新的突破、展現城市首位擔當。

資料 | 新華社 人民網 交彙點新聞 南京日報 現代快報等

校對 | 葛冬春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