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翟良:寫給那個狂放少年子尤

作者:良言良語
翟良:寫給那個狂放少年子尤

(少年天才吳子尤)

文/ 翟良

一個名叫子尤的青春少年的離去,讓我敲打鍵盤的手顫抖而潮濕,然而,這個面臨死亡卻穿花衣、留長發、愛照鏡子的狂放少年最終讓我的雙手再也無法尋到肅穆的鍵盤,他用坐在輪椅上的長發一樣的微笑,安慰我傍晚時的淚水,他與我一起颠簸在京城的公交上,并且很快就坐進了我湛藍的夢中。

在夢裡,子尤坐着輪椅向我飄來,張開的奔放的雙臂、飄起的灑脫的長發以及安靜而飛揚的目光一起湧進了我蔥郁的期待,他像那個真誠、清澈、純粹、叛逆的小飛俠彼得.潘一樣,輕盈地飛過又輕盈地飛來,我看到了子尤的一頭長發在湛藍的月光裡像濃黑的瀑布,它從我削瘦的臉頰滑過,清涼如水。我用力拽住了子尤神一樣飄飛的衣袖,我碰着了他那雙依然自信甚至狂傲的手,他的細長的手指并不是我想象的清淩的水,一股人間的溫暖與友善穿透黑夜、滴入手背,抵達内心。

天堂是冰冷陰暗的,天堂裡到處是猙獰與嚎叫,一個少年天才在潔白的流浪裡為何仍沸騰着體溫,為何仍飄逸的一如輪椅上美麗的手臂?在那個鋪着湛藍月光的夢裡,我透過幾片叫不上名字的樹葉望着子尤英俊的臉在想。

翟良:寫給那個狂放少年子尤

(子尤與李敖先生)

“看過《生亦漂亮,死亦漂亮》嗎?”這個輸給死神卻依然發光的少年突然在夢裡很近地問我。

我說,看過,在你走後不久的部落格裡,子尤,很多愛你的人在仍帖着你溫熱氣息的部落格裡,在那篇《生亦漂亮,死亦漂亮》絕筆的腳步上,用眼淚凝結成了橘紅而悠長的祝福,你還留戀那段輪椅上追問生命的曆程嗎,你還願意領着媽媽的手在二月的天橋上向上帝表達對傳奇人生的渴望嗎,你還願意重新回到陽光裡崇拜那個走路怪怪的卓别林嗎?

當我在夢裡說過這些話,我聽到了子尤背過身時的粲然一笑:生亦漂亮,死亦漂亮,我就像那個崔雅,在朋友的關懷裡離開,在天堂裡我依然過得快樂與自信,我沒有了青春那我就寫《誰的天堂有我狂》,你會看嗎?

在夢裡我說,我會的。

翟良:寫給那個狂放少年子尤

(子尤做客央視《藝術人生》)

我想,子尤對生命的态度也許真的感動了那個光明之神、文藝之神阿波羅,即便是子尤從輪椅上飄走,落進遙遠而潮濕的天堂,太陽之神仍然留給了他人間的體溫,他捧着那本在陽光裡狂熱的幾乎要燃燒的書,依然傳奇地成了照亮天堂黑暗的一支火柴。子尤說,我飛得很高,太陽神用右手上的七弦琴彈奏我編的曲子,我還能看見不再四處流浪的女神勒托,她很美,就像我的媽媽。好了,朋友,我要走了,我要在黎明之前趕回天堂,我要看看登上太陽金車的太陽神阿波羅,是如何拉着缰繩,高舉神鞭,用火熱的目光巡視大地的。

我說你别走,我還想知道那個不知道怎麼收場的故事呢,問着這些話我突然從夢中坐了起來,很痛苦地睜開了眼睛,我發現自己的腳不知何時放在了暖氣片上,而且知道剛才做了一個與子尤在夢裡相見的夢。

翟良:寫給那個狂放少年子尤

(子尤病逝)

我很後悔這個與子尤有關的夢會在半夜驚醒,而且冷冷地看着那段醜陋無比的暖氣片,就像看着那個蟒蛇一樣惡心的神後赫拉。我已經無法入睡,打開窗簾小心地尋找着子尤飄飛的衣袖和人間一樣溫暖的呼吸,這是北京一個結着冰的冬夜,窗外自然沒有湛藍的月光,更沒有子尤高翔的衣袖,惟有窗前懷念春天的枝桠在寒風裡搖晃着蔥郁的記憶與掙紮的命運。子尤,這個與布洛克一樣與死神博弈的少年,這個在輪椅上構築靈感的少年,這個自稱20世紀天才作家的少年,這個與“高山”面對的少年,在生命的摧殘和奢華滑過天際後,最終被無邊的黑暗吞噬,可我還是不相信黑暗會裹緊子尤兩次穿胸的身體,就像那個夢一樣,也許他确實飄在天堂最溫暖的地方,和阿波羅在一起,感受着清晨開始第一抹新鮮而清麗的陽光。

翟良:寫給那個狂放少年子尤

(子尤墓)

我們除了短暫的夢,再也無法看到子尤坐在輪椅上回眸的身影,但我們能感受的到,子尤就在我們身邊安靜地行走,穿着那件花衣、留着脫灑的長發,在牽着我們衣角的時候,化為陽光裡晶瑩的露珠、細膩的泥土、薄薄的炊煙……

天亮後,我在子尤的部落格裡寫下了這樣的文字:子尤,當我寫這段留言的時候,你已經像天使一樣飛翔在天堂,繼續你青春的神話。你的堅韌、樂觀、奔放、揮灑感動了我的眼淚。子尤,你在天堂裡還穿花衣、愛照鏡子、留長發嗎?你很美麗,相信你在天堂裡更青春、更美麗......

2006年10月23日晚于北京海澱

翟良:寫給那個狂放少年子尤

(長發飄飄的子尤)

吳子尤小傳

吳子尤,1990年4月10日年出生于北京,在西城區宏廟國小上完了三年級後,轉入了北大附國小習。2003年9月,13歲的子尤進入北京北大資源中學學習。

2004年3月24日,正在讀國中二年級的子尤,忽然感到右肩劇痛,呼吸窘迫而被送入醫院,後來經過醫院的确診,年僅13歲的子尤患上了罕見的縱膈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經曆了同齡人無法想象的生死愛恨。

 子尤從小就顯示了出色的文學天賦,7歲習文。患病期間,子尤不但能樂觀地面對自己的疾病,而且筆耕不辍。2005年出版了自己的的第一本作品集《誰的青春有我狂》,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也正是這本書,奠定了吳子尤作為“90後”作家的掌門人的身份;後來發表于《南方周末》上的長文《讓我心痛的妞妞和〈妞妞〉》痛斥周國平虛僞的“父愛”,文筆的犀利和見解的獨特更是世人對這個患病少年刮目相看。

 子尤的獨特經曆一時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藝術人生》和《魯豫有約》等節目都曾專訪過子尤。李敖在自己的“神州文化之旅”的過程中,還特意去看望在醫院中治療的子尤。

 2006年10月22日淩晨2時50分,16歲的吳子尤在北京複興醫院停止了呼吸。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長的遺言:“這個故事會怎麼收場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