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徽曆史上古代最具代表性人物

一曹操

安徽曆史上古代最具代表性人物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谯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東漢末年權相,曹魏的奠基者。

二朱元璋

安徽曆史上古代最具代表性人物

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漢族,字國瑞,原名朱重八、朱興宗,濠州(今安徽鳳陽)鐘離太平鄉孤莊村(今安徽省鳳陽縣小溪河鎮燃燈社群金橋村)人。明朝開國皇帝。

管仲

管仲(前723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縣)人。中國古代著名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後代。後人尊稱為“管子”,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李善長

李善長(1314年~1390年),男,漢族,字百室,濠州(今安徽省定遠縣)人。明朝開國功臣。

戴名世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藥身,别号憂庵,晚号栲栳,晚年号稱南山先生。死後,諱其名而稱之為“宋潛虛先生”。又稱憂庵先生。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

姚鼐

姚鼐(1732年—1815年),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今桐城中學内),世稱惜抱先生,安慶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派三祖”。

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人 。東漢末年名将,出身廬江周氏,洛陽令周異之子,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華佗

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谯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

劉安

劉安(前179年~前122年),沛郡豐縣(今江蘇省豐縣)人,生于淮南國壽春縣(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西漢時期文學家、思想家,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

徐達

徐達(1332年-1385年),漢族,字天德。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元末明初名将,明朝開國元勳。

年羹堯

年羹堯(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号雙峰,安徽鳳陽府懷遠(今安徽省懷遠縣)人,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清朝名将。

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

朱溫

朱溫(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縣)人,後梁開國皇帝,唐僖宗賜名“朱全忠”,即位後改名朱晃。

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國谯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曹操次子。

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谯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第三子,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的評價。

朱能

朱能(1370-1406年),字士弘,徽州懷遠(今安徽懷遠縣)人。明朝初期“靖難“名将。

鮑叔牙

鮑叔牙(?~公元前644年),姒姓,鮑氏,名叔牙,安徽颍上人,春秋時期齊國大臣,大夫鮑敬叔之子。

英布

英布(?~公元前196年),偃姓,英氏,名布,九江郡六縣(今安徽省六安市)人,秦末漢初名将。

方以智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别号龍眠愚者,出家後改名大智,字無可,别号弘智,人稱藥地和尚。南直隸安慶府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明代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明末四公子(複社四公子、金陵四公子)之一。

吳敬梓

吳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字敏軒,号粒民,安徽全椒人。清代文學家。代表作《儒林外史》。

桓譚

桓譚(約公元前23年—公元56年),東漢哲學家、經學家、琴師、天文學家。字君山,沛國相(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人)人。

左光鬥

左光鬥(1575年8月—1625年8月30日),字遺直,一字拱之、共之,号浮丘,又号蒼嶼。安慶府桐城縣(今安徽省枞陽縣橫埠鎮)人。明末東林黨人,水利專家,“東林六君子”之一。

呂蒙

呂蒙(178年~220年),字子明,汝南郡富陂縣(今安徽省阜南縣王化鎮呂家崗)人。東漢末年名将。

魯肅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人),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

湯和

湯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名将,軍事家。

李紳

李紳(772年—846年),字公垂,亳州谯縣古城人(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區古城鎮)人。唐朝宰相、詩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代表作《憫農》。

吳承恩

吳承恩(約1500—1582年),字汝忠,号射陽山人,明代文學家,南直隸淮安府山陽縣河下人,安徽桐城人。代表作《西遊記》。

呂夷簡

呂夷簡(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淮南郡壽縣(今安徽省鳳台縣)人,。北宋名相,傑出的政治家。

張耒

(1054—1114年),字文潛,号柯山,亳州谯縣(今安徽亳州市)人。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代表作《少年遊》。

張籍

(約766年 — 約830年),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韓愈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代表作有《秋思》《節婦吟》《野老歌》。

劉長卿

(718年—790年),字文房,祖籍宣城,家居洛陽。唐朝時期大臣、詩人、儒客大家。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選中國全日制學校教材。

李公麟

(1049~1106),北宋廬州府舒城縣人(今安徽舒城人),宋代傑出畫家。字伯時,号龍眠居士。代表作《山莊圖》《五馬圖》《維摩诘像》。

吳潛

(1195年—1262年)字毅夫,号履齋,原籍宣州甯國(今屬安徽),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鎮。南宋官員,詩人。代表作《履齋遺集》《履齋詩餘》《許國公奏稿》。

鄧愈

(1337年3月17日—1377年12月9日),原名鄧友德,字伯顔,泗州虹縣(今安徽省泗縣)人。明朝開國名将。封衛國公。

馬秀英

孝慈高皇後馬氏(1332年7月18日-1382年9月23日),女,漢族,南直隸鳳陽府宿州(今安徽宿州)人,滁陽王郭子興的養女,明太祖朱元璋的結發妻子。

劉福通

(1321—1366),元末紅巾軍領袖。颍州(今安徽阜陽)人。主要成就,起義反元,攻占河南許多州縣。擁立韓林兒為帝,建立政權。

郭子興

郭子興(1302年-1355年),定遠(今安徽定遠)人,元末群雄之一,江淮地區的紅巾軍領袖,是後來朱元璋能崛起的關鍵人物。主要成就,上司紅巾軍起義。

胡惟庸

胡惟庸(?—1380年),男,漢族,濠州定遠(今屬安徽)人,明朝開國功臣,最後一任中書省丞相。被疑叛亂,被朱元璋處死。主要事件“胡惟庸案”。

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傑出将領,明朝開國名将。主要成就,攻破大都,上都之戰。

傅友德

傅友德(?~1394年),男,漢族,安徽相城縣(今安徽淮北)人。明朝開國名将。封穎國公。主要成就,平甘肅、定四川、取貴州、下雲南。

沐英

沐英(1345年—1392年),字文英,漢族,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功臣,軍事将領,明太祖朱元璋的養子。封西平侯。主要成就平定西南,經營雲南。

藍玉

藍玉(?―1393年),明朝開國名将。安徽定遠人。封涼國公。主要成就,捕魚兒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而名震天下。“藍玉案”形成者。

馮國用

馮國用(1324-1359年),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縣)人。明朝開國元勳。封鄂國公。主要成就建議朱元璋先取金陵;累從征伐,多立功勳。

馮勝

馮勝(?—1395年),本名馮國勝,字宗異,安徽定遠人。郢國公馮國用的弟弟,明朝開國名将。封宋國公。诏列勳臣望重者八人,馮勝居于第三。

査士标

查士标(1615年—1698年),字二瞻,号梅壑散人、懶老,新安(今安徽歙縣、休甯)人,代表作品《雲山圖》,《空山結屋圖》,《秋林遠岫圖》,《雲山煙樹圖》。

方苞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靈臯,亦字鳳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漢族,江南桐城人,生于江甯府,清代文學家。代表作《獄中雜記》《左忠毅公逸事》等。

胡宗憲

胡宗憲(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欽,一字汝貞,号梅林,南直隸徽州府績溪縣人。明代名臣。代表作《籌海圖編》、《海防圖論》、《三巡奏議》。主要成就平息倭寇。

劉大魁

劉大櫆(1698年-1779年或1780年),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今枞陽縣湯溝鎮陳家洲人)。清代中期古文家、詩人,桐城派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海峰先生文集》《騾說》《論文偶記》《遊三遊洞記》。

梅文鼎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漢族,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清初天文學家、數學家,為清代“曆算第一名家”和“開山之祖”,被世界科技史界譽為與英國牛頓和日本關孝和齊名的“三大世界科學巨擘”。主要作品《方程論》《勾股舉隅》等。

戴震

戴震(1724年1月19日-1777年7月1日),字東原,又字慎修,号杲溪,休甯隆阜(今安徽黃山屯溪區)人,清代哲學家、思想家、考據學家、經學家。主要成就乾嘉時期考據學集大成者、近代批判理學先驅。

張廷玉

張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硯齋,安徽桐城人。清朝傑出政治家。主要成就主修《明史》,建立與完善軍事和奏章制度。

汪士慎

汪士慎(1686—1759)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字近人,号巢林、溪東外史等,漢族,安徽休甯人,代表作品《蒼松偃蹇圖》,《潇湘靈芳圖》,《綠萼梅開圖》。

錢澄之

錢澄之(1612年5月29日——1693年9月30日),初名秉镫,字飲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間老人、西頑道人。漢族,安徽省桐城縣(今枞陽縣)人。明末愛國志士、文學家。著有《田間集》、《田間詩集》、《田間文集》、《藏山閣集》等。

姚瑩

姚瑩(1785~1853),安徽省桐城市人。清朝史學家、文學家。主要作品《中複堂全集》。祖父姚鼐。

曹仁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國谯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将。主要成就破走劉備、平定叛亂、保守樊城、多次參與大戰。

許褚

許褚,字仲康,谯郡谯縣(今安徽亳州市古城鎮)人。東漢末年曹操部下猛将。主要成就渭水救曹操,吓退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