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東坡沒吃過的,就不是好果子

人人可以脫口而出的東坡荔枝詩,不過是蘇東坡荔枝通吃曆史中的一小片。

在他到廣東吃到荔枝前,蘇轼關于的荔枝經曆已經很豐富了。首先,四川有荔枝,眉山蘇家老宅的院子裡就栽了一棵。

蘇東坡沒吃過的,就不是好果子

眉山氣候溫潤潮濕,日照時間短,不适合種植荔枝,但三蘇祠是一個神奇的地方,蘇東坡親手種植的荔枝樹在祠内,曾經果實累累。2007年,三蘇祠從業人員又在原址重新栽種了一棵荔枝樹

在定州,蘇東坡吃到蜜餞荔枝。

在惠州初見荔枝,始于三月,荔枝還挂在樹上。

吃到廣西的龍眼,蘇東坡變心了。

株連荔枝的,不僅有龍眼,還有“楊梅盧橘次第新”。

盧橘是什麼?蘇東坡吃了多少盧橘?

蘇東坡在黃州吃到了什麼好果子?

蘇東坡有幾處果園,園子都有什麼果樹?

四川荔枝等着我

元祐五年,蘇東坡第二度到杭州。這一回是州長。老家來信了,他回信眉州老友蔡子華,懷念故鄉的白魚紫筍,老宅裡的那棵荔枝樹,和滿樹的荔枝。

《寄蔡子華》

故人送我東來時,

手栽荔子待我歸。

荔子已丹吾發白,

猶作江南未歸客。

江南春盡水如天,

腸斷西湖春水船。

想見青衣江畔路,

白魚紫筍不論錢。

霜髯三老如霜桧,

舊交零落今誰在。

莫従唐舉問封侯,

但遣麻姑更爬背。

荔枝蜜餞很難忘

蘇東坡最後一個高官職位是河北軍區的司令(端明殿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充河北西路安撫使,兼馬步軍都總管,知定州)。在這裡,他吃到了“蜜漬生荔支”,難忘之極,一唱三歎,連寫三篇。

《次韻曾仲錫承議食蜜漬生荔支》

代北寒荠搗韭萍,奇苞零落似晨星。

逢鹽久已成枯臘,得蜜猶疑是薄刑。

欲就左慈求拄杖,使随李白跨滄溟。

攀條與立新名字,兒女稱呼恐不經。

《再和曾仲錫荔支》

柳花著水萬浮萍,荔實周天兩歲星。

(柳至易成,飛絮落水中,經宿即為浮萍。荔支至難長,二十四五年乃實。)

本自玉肌非鹄浴,至今丹殼似猩刑。

侍郎賦詠窮三峽,妃子煙塵動四溟。

莫遣詩人說功過,且随香草附騷經。

《次韻劉焘撫勾蜜漬荔支》

時新滿座聞名字,别久何人記色香。葉似楊梅蒸霧雨,花如盧橘傲風霜。每憐莼菜下鹽豉,肯與葡萄壓酒漿。回首驚塵卷飛雪,詩情真合與君嘗。

蘇東坡沒吃過的,就不是好果子

由左到右分别是妃子笑、糯米糍、桂味的荔枝幹

荔枝高潮來了

惠州三月,蘇東坡洗了溫泉,在瀑布下洗發,開心,唱歌,坐着轎子優哉遊哉。順道進了荔枝園,荔枝樹上挂果累累。85歲的老人家盛邀蘇東坡:下果的時候來哈,帶酒來,可乎?蘇東坡滿口答應。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并引)》

三月四日,遊白水山佛迹岩,沐浴于湯泉,晞發于懸瀑之下,浩歌而歸,肩輿卻行,以與客言,不覺至水北荔支(枝。全文同)浦上。晚日蔥昽,竹陰蕭然,時荔子累累如芡實矣。有父老年八十五,指以告餘曰:“及是可食,公能攜酒來遊乎?”意欣然許之。歸卧已覺,聞兒子過頌淵明《歸園田居》詩六首,乃悉次其韻。始,餘在廣陵和淵明《飲酒二十首》,今複為此,要當盡和其詩乃已耳。今書以寄妙總大士參寥子。

其四

老人八十餘,不識城市娛。

造物偶遺漏,同侪盡丘墟。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

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莫言陳家紫,甘冷恐不如。

君來坐樹下,飽食攜其餘。

歸舍遺兒子,懷抱不可虛。

有酒持我飲,不問錢有無。

荔枝譜上,陳家紫是最好的荔枝。跟惠州荔枝比一比,“陳家紫”未必就是第一名。東坡啊,你坐樹下随便吃。吃不完沒關系,帶回家給兒子。

四月十一日,終于,蘇東坡吃上了正宗的惠州荔枝。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南村諸楊北村盧,(謂楊梅、盧橘也。)白花青葉冬不枯。

垂黃綴紫煙雨裡,特與荔支為先驅。

楊梅、盧橘先上市。水果也有“先驅”、後進之分。

海山仙人绛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

荔枝的外套是紅盔甲,真是不像紅紗。

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

無需貴妃代言。荔枝自是大V。

不知天公有意無,遣此尤物生海隅。

老天有程式設計,寶貝藏深山。

雲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盞酌桂醑,冰盤薦此赪虬珠。

桂酒配荔枝,真是沒得說。

似聞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予嘗謂荔支厚味高格兩絕,果中無比,惟江鳐柱、河豚魚近之耳。)

沒轍了,隻好用水鮮說水果。

我生涉世本為口,一官久已輕莼鲈。

做官就為一張嘴,做官久吃遍鮮。莼菜羹、鲈魚刺身都一般。

人間何者非夢幻,南來萬裡真良圖。

人間哪裡不作夢,南下原來更值得。

蘇東坡沒吃過的,就不是好果子

惠州白雲嶂山腳的古荔枝樹,樹齡數百年,最大的一棵能産兩三千斤果。

東坡是吃家,還是詩家。不免一吃再吃,一歎再歎。荔枝好吃,也是上好題目。

《荔枝歎》

十裡一置飛塵灰,五裡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龍眼來。

荔枝龍眼雙絕。

飛車跨山鹘橫海,風枝露葉如新采。

宮中美人一破顔,驚塵濺血流千載。

永元荔枝來交州,天寶歲貢取之涪。

漢代荔枝在廣東,唐代荔枝出四川。

涪州當年貢荔枝,現今涪陵榨菜更聞名。

至今欲食林甫肉,無人舉觞酹伯遊。

我願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痏。

雨順風調百谷登,民不饑寒為上瑞。

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

争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

都是福建武夷茶,

丁謂做大龍團,蔡襄做小龍團。

吾君所乏豈此物,緻養口體何陋耶?

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

洛陽人家隻好進貢牡丹花。

老少鹹宜天下皆知的荔枝金句來了。

《食荔支二首(并引)》

惠州太守東堂,祠故相陳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一株,郡人謂将軍枝。

今風大熟,賞啖之馀,下逮吏卒,其高不可緻者,縱猿取之。

其一

丞相祠堂下,将軍大樹旁。

炎雲骈火實,瑞露酌天漿。

料紫垂先熟,高紅挂遠揚。

分甘遍鈴下,也到黑衣郎。

紫衣、紅衣、黑衣,荔枝各家不同。

其二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支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h3>轉身投龍眼一票</h3>

吃貨蘇東坡,以吃為本,喜新厭舊。吃到了廣西極品龍眼,東坡對荔枝就有一點輕慢。好在,荔枝還是并列第一。

《廉州龍眼質味殊絕可敵荔支》

“龍眼與荔支,異出同父祖。

龍眼和荔枝還真是親戚。

都是“無患子科”。

端如甘與橘,未易相可否。

異哉西海濱,琪樹羅玄圃。

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坐疑星隕空,又恐珠還浦。

圖經未嘗說,玉食遠莫數。

獨使皴皮生,弄色映琱俎。

蠻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

生在海邊不是恥辱,

恰恰免受貴妃一樣的污辱。

蘇東坡沒吃過的,就不是好果子

龍眼俗稱“桂圓”,果核烏亮,看起來像傳說中“龍”的眼睛。廣西人将桂圓肉當作送禮佳品。

《荔枝龍眼說》

閩越人高荔子而下龍眼,吾為評之。荔子如食蝤蛑大蟹,斫雪流膏,一噉可飽。龍眼如食彭越石蟹,嚼齧久之,了無所得。然酒闌口爽,餍飽之餘,則咂啄之味,石蟹有時勝蝤蛑也。戲書此紙,為飲流一笑。

荔枝、龍眼誰第一?這個奇葩說辯論題,是福建人發起的。蝤蛑(音讀“油馍”)是海邊泥沙中的小螃蟹。這裡跟大蟹連在一起,重音是大蟹。荔枝相當于海裡的大螃蟹。龍眼就像淡水中的小螃蟹,吃了半天,好像沒吃出啥東西。但是酒席将盡,口爽、餍飽之後,小螃蟹勝過大螃蟹,龍眼勝過荔枝。東坡保守的、不好意思的說,“有時勝過”。

<h3>盧橘是什麼</h3>

盧橘不是橘子,在蘇東坡筆下,盧橘是枇杷。

《真覺院有洛花,花時不暇往,四月十八日,與劉景文同往賞枇杷》

綠暗初迎夏,紅殘不及春。

魏花非老伴,盧橘是鄉人。

井落依山盡,岩崖發興新。

歲寒君記取,松雪看蒼鱗。

《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鲈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嘗滟玉蛆。

暫借垂蓮十分盞,一澆空腹五車書。

青浮卵碗槐芽餅,紅點冰盤藿葉魚。

醉飽高眠真事業,此生有味在三餘。

《贈惠山僧惠表》

行遍天涯意未闌,将心到處遣人安。

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嚴》已不看。

欹枕落花馀幾片,閉門新竹自千竿。

客來茶罷空無有,盧橘楊梅尚帶酸。

蘇東坡沒吃過的,就不是好果子

枇杷樹的葉子與古代樂器琵琶很相似,故偕音而得“枇杷”之名

<h3>枇杷楊梅總是聯袂出場</h3>

《七年九月自廣陵召還複館于浴室東堂八年六月乞會稽将去汶公乞詩乃複用前韻三首》

乞郡三章字半斜,廟堂傳笑眼昏花。

上人問我遲留意,待賜頭綱八餅茶。

尚書學士得賜頭綱龍茶一斤,

八餅,今年綱到最遲。

夢繞吳山卻月廊,白梅盧橘覺猶香。

杭州梵天寺有月廊數百間,

寺中多白楊梅、盧橘。

會稽且作須臾意,従此歸田策最良。

東南此去幾時歸,倦鳥孤飛豈有期。

斷送一生消底物,三年光景六篇詩。

《皇太後閣六首》其一

上林珍木暗池台,蜀産吳包萬裡來。

不獨盤中見盧橘,時於粽裡得楊梅。

蘇東坡沒吃過的,就不是好果子

楊梅是與荔枝、葡萄齊名的古代果品。曆代詩人作楊梅詩,多贊其勝過荔枝。

唯一一次楊梅單獨出場,還“不值錢”。

《參寥惠楊梅》新居未換一根椽,隻有楊梅不值錢。莫共金家鬥甘苦,參寥不是老婆禅。

<h3>在黃州吃到的水果</h3>

蘇轼在黃州吃到橄榄,有詩為證。中國橄榄在詩經時代就有了,跟西方橄榄不同。此外,在黃州出場的,還有覆盆子。很多人記得的覆盆子,是在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蘇東坡的覆盆子呢,有《覆盆子帖》為證。

橄榄

紛紛青子落紅鹽,正味森森苦且嚴。待得微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

覆盆子

“覆盆子甚煩采寄,感怍之至。令子一相訪,值出未見,當令人呼見之也。季常先生一書,并信物一小角,請送達。轼白。”

蘇轼《覆盆子帖》,目前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覆盆子是杜道源送給他的,文章也是寫給他的。給章質夫的尺牍中,覆盆子是一味藥,蘇東坡以專家的口吻寫到:

“覆盆子若不真,即無效。前者路傍摘者,此土人謂之插秧莓,三四月花,五六月熟,其子酸甜可食,當陰幹其子用之。今市人賣者,乃是花鴉莓,九月熟,與《本草》所說不同,不可妄用。”

<h3>蘇東坡的果園</h3>

蘇東坡的果園有兩處,一處在鳳翔,一處在汴京。鳳翔蘇轼的官邸大院裡,有著名的喜雨亭,有可種蓮養魚的池塘,有鬥酒換來的牡丹,以及衆多的果樹,品種有李子、杏子、梨子、棗子、櫻桃、石榴等。

《次韻子由岐下詩并序》

予既至岐下,逾月,于其廨宇之北隙地為亭。亭前為橫池,長三丈。池上為短橋,屬之堂。分堂之北廈為軒窗曲檻,俯瞰池上。出堂而南為過廊,以屬之廳。廊之兩旁各為一小池,皆引汧水種蓮養魚于其中。池邊有桃、李、杏、梨、棗、櫻桃、石榴、樗、槐、松、桧、柳三十馀株,又以鬥酒易牡丹一叢于亭之北。子由以詩見寄;次韻和答,凡二十一首。

不及梨英軟,應慚梅萼紅。西園有千葉,淡伫更纖穠。

開花送餘寒,結子及新火。關中幸無梅,汝強充鼎和。

霜降紅梨熟,柔柯已不勝。為嘗蠲夏渴,長見助春冰。

居人幾番老,棗樹未城槎。汝長才堪軸,吾歸已及瓜。

櫻桃

獨繞櫻桃樹,酒醒喉肺乾。莫除枝上露,從向口中溥。

石榴

風流意不盡,獨自送殘芳。色作裙腰染,名随酒盞狂。

鳳翔有園子無名字,而蘇家在汴京的園子有名字,叫“南園”。

“南園”,是蘇轼一家在汴京買下的第一套房子,位置在汴京内城西牆宜秋門門裡,二環以裡。根據蘇轼蘇轍的詩歌筆記,“南園”确定有葡萄和石榴。

葡萄

“荒園無數畝,草木動成林。春陽一已敷,妍醜各自矜。蒲萄雖滿架,困倒不能任。可憐病石榴,花如破紅襟。葵花雖粲粲,蒂淺不勝簪。叢蓼晚可喜,輕紅随秋深。物生感時節,此理等廢興。飄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其二)

出一道思考題:《紅樓夢》的荔枝出現在哪一回?誰吃到了?鮮荔枝在哪一回?蜜餞荔枝在哪一回?

課程原價109元,點選圖檔加入南周年會員可免費領取。

蘇東坡沒吃過的,就不是好果子

夏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