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东坡没吃过的,就不是好果子

人人可以脱口而出的东坡荔枝诗,不过是苏东坡荔枝通吃历史中的一小片。

在他到广东吃到荔枝前,苏轼关于的荔枝经历已经很丰富了。首先,四川有荔枝,眉山苏家老宅的院子里就栽了一棵。

苏东坡没吃过的,就不是好果子

眉山气候温润潮湿,日照时间短,不适合种植荔枝,但三苏祠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苏东坡亲手种植的荔枝树在祠内,曾经果实累累。2007年,三苏祠工作人员又在原址重新栽种了一棵荔枝树

在定州,苏东坡吃到蜜饯荔枝。

在惠州初见荔枝,始于三月,荔枝还挂在树上。

吃到广西的龙眼,苏东坡变心了。

株连荔枝的,不仅有龙眼,还有“杨梅卢橘次第新”。

卢橘是什么?苏东坡吃了多少卢橘?

苏东坡在黄州吃到了什么好果子?

苏东坡有几处果园,园子都有什么果树?

四川荔枝等着我

元祐五年,苏东坡第二度到杭州。这一回是州长。老家来信了,他回信眉州老友蔡子华,怀念故乡的白鱼紫笋,老宅里的那棵荔枝树,和满树的荔枝。

《寄蔡子华》

故人送我东来时,

手栽荔子待我归。

荔子已丹吾发白,

犹作江南未归客。

江南春尽水如天,

肠断西湖春水船。

想见青衣江畔路,

白鱼紫笋不论钱。

霜髯三老如霜桧,

旧交零落今谁在。

莫従唐举问封侯,

但遣麻姑更爬背。

荔枝蜜饯很难忘

苏东坡最后一个高官职位是河北军区的司令(端明殿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充河北西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知定州)。在这里,他吃到了“蜜渍生荔支”,难忘之极,一唱三叹,连写三篇。

《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渍生荔支》

代北寒荠捣韭萍,奇苞零落似晨星。

逢盐久已成枯腊,得蜜犹疑是薄刑。

欲就左慈求拄杖,使随李白跨沧溟。

攀条与立新名字,儿女称呼恐不经。

《再和曾仲锡荔支》

柳花著水万浮萍,荔实周天两岁星。

(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荔支至难长,二十四五年乃实。)

本自玉肌非鹄浴,至今丹壳似猩刑。

侍郎赋咏穷三峡,妃子烟尘动四溟。

莫遣诗人说功过,且随香草附骚经。

《次韵刘焘抚勾蜜渍荔支》

时新满座闻名字,别久何人记色香。叶似杨梅蒸雾雨,花如卢橘傲风霜。每怜莼菜下盐豉,肯与葡萄压酒浆。回首惊尘卷飞雪,诗情真合与君尝。

苏东坡没吃过的,就不是好果子

由左到右分别是妃子笑、糯米糍、桂味的荔枝干

荔枝高潮来了

惠州三月,苏东坡洗了温泉,在瀑布下洗发,开心,唱歌,坐着轿子优哉游哉。顺道进了荔枝园,荔枝树上挂果累累。85岁的老人家盛邀苏东坡:下果的时候来哈,带酒来,可乎?苏东坡满口答应。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并引)》

三月四日,游白水山佛迹岩,沐浴于汤泉,晞发于悬瀑之下,浩歌而归,肩舆却行,以与客言,不觉至水北荔支(枝。全文同)浦上。晚日葱昽,竹阴萧然,时荔子累累如芡实矣。有父老年八十五,指以告余曰:“及是可食,公能携酒来游乎?”意欣然许之。归卧已觉,闻儿子过颂渊明《归园田居》诗六首,乃悉次其韵。始,余在广陵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今复为此,要当尽和其诗乃已耳。今书以寄妙总大士参寥子。

其四

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

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

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

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

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

有酒持我饮,不问钱有无。

荔枝谱上,陈家紫是最好的荔枝。跟惠州荔枝比一比,“陈家紫”未必就是第一名。东坡啊,你坐树下随便吃。吃不完没关系,带回家给儿子。

四月十一日,终于,苏东坡吃上了正宗的惠州荔枝。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南村诸杨北村卢,(谓杨梅、卢橘也。)白花青叶冬不枯。

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支为先驱。

杨梅、卢橘先上市。水果也有“先驱”、后进之分。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荔枝的外套是红盔甲,真是不像红纱。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无需贵妃代言。荔枝自是大V。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

老天有编程,宝贝藏深山。

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

桂酒配荔枝,真是没得说。

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予尝谓荔支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鳐柱、河豚鱼近之耳。)

没辙了,只好用水鲜说水果。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

做官就为一张嘴,做官久吃遍鲜。莼菜羹、鲈鱼刺身都一般般。

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人间哪里不作梦,南下原来更值得。

苏东坡没吃过的,就不是好果子

惠州白云嶂山脚的古荔枝树,树龄数百年,最大的一棵能产两三千斤果。

东坡是吃家,还是诗家。不免一吃再吃,一叹再叹。荔枝好吃,也是上好题目。

《荔枝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荔枝龙眼双绝。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汉代荔枝在广东,唐代荔枝出四川。

涪州当年贡荔枝,现今涪陵榨菜更闻名。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都是福建武夷茶,

丁谓做大龙团,蔡襄做小龙团。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洛阳人家只好进贡牡丹花。

老少咸宜天下皆知的荔枝金句来了。

《食荔支二首(并引)》

惠州太守东堂,祠故相陈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一株,郡人谓将军枝。

今风大熟,赏啖之馀,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纵猿取之。

其一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

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

料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

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紫衣、红衣、黑衣,荔枝各家不同。

其二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h3>转身投龙眼一票</h3>

吃货苏东坡,以吃为本,喜新厌旧。吃到了广西极品龙眼,东坡对荔枝就有一点轻慢。好在,荔枝还是并列第一。

《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支》

“龙眼与荔支,异出同父祖。

龙眼和荔枝还真是亲戚。

都是“无患子科”。

端如甘与橘,未易相可否。

异哉西海滨,琪树罗玄圃。

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坐疑星陨空,又恐珠还浦。

图经未尝说,玉食远莫数。

独使皴皮生,弄色映琱俎。

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

生在海边不是耻辱,

恰恰免受贵妃一样的污辱。

苏东坡没吃过的,就不是好果子

龙眼俗称“桂圆”,果核乌亮,看起来像传说中“龙”的眼睛。广西人将桂圆肉当作送礼佳品。

《荔枝龙眼说》

闽越人高荔子而下龙眼,吾为评之。荔子如食蝤蛑大蟹,斫雪流膏,一噉可饱。龙眼如食彭越石蟹,嚼啮久之,了无所得。然酒阑口爽,餍饱之余,则咂啄之味,石蟹有时胜蝤蛑也。戏书此纸,为饮流一笑。

荔枝、龙眼谁第一?这个奇葩说辩论题,是福建人发起的。蝤蛑(音读“油馍”)是海边泥沙中的小螃蟹。这里跟大蟹连在一起,重音是大蟹。荔枝相当于海里的大螃蟹。龙眼就像淡水中的小螃蟹,吃了半天,好像没吃出啥东西。但是酒席将尽,口爽、餍饱之后,小螃蟹胜过大螃蟹,龙眼胜过荔枝。东坡保守的、不好意思的说,“有时胜过”。

<h3>卢橘是什么</h3>

卢橘不是橘子,在苏东坡笔下,卢橘是枇杷。

《真觉院有洛花,花时不暇往,四月十八日,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

绿暗初迎夏,红残不及春。

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

井落依山尽,岩崖发兴新。

岁寒君记取,松雪看苍鳞。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

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

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

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

《赠惠山僧惠表》

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

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

欹枕落花馀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

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

苏东坡没吃过的,就不是好果子

枇杷树的叶子与古代乐器琵琶很相似,故偕音而得“枇杷”之名

<h3>枇杷杨梅总是联袂出场</h3>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

乞郡三章字半斜,庙堂传笑眼昏花。

上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

尚书学士得赐头纲龙茶一斤,

八饼,今年纲到最迟。

梦绕吴山却月廊,白梅卢橘觉犹香。

杭州梵天寺有月廊数百间,

寺中多白杨梅、卢橘。

会稽且作须臾意,従此归田策最良。

东南此去几时归,倦鸟孤飞岂有期。

断送一生消底物,三年光景六篇诗。

《皇太后阁六首》其一

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

苏东坡没吃过的,就不是好果子

杨梅是与荔枝、葡萄齐名的古代果品。历代诗人作杨梅诗,多赞其胜过荔枝。

唯一一次杨梅单独出场,还“不值钱”。

《参寥惠杨梅》新居未换一根椽,只有杨梅不值钱。莫共金家斗甘苦,参寥不是老婆禅。

<h3>在黄州吃到的水果</h3>

苏轼在黄州吃到橄榄,有诗为证。中国橄榄在诗经时代就有了,跟西方橄榄不同。此外,在黄州出场的,还有覆盆子。很多人记得的覆盆子,是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苏东坡的覆盆子呢,有《覆盆子帖》为证。

橄榄

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覆盆子

“覆盆子甚烦采寄,感怍之至。令子一相访,值出未见,当令人呼见之也。季常先生一书,并信物一小角,请送达。轼白。”

苏轼《覆盆子帖》,目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覆盆子是杜道源送给他的,帖子也是写给他的。给章质夫的尺牍中,覆盆子是一味药,苏东坡以专家的口吻写到:

“覆盆子若不真,即无效。前者路傍摘者,此土人谓之插秧莓,三四月花,五六月熟,其子酸甜可食,当阴干其子用之。今市人卖者,乃是花鸦莓,九月熟,与《本草》所说不同,不可妄用。”

<h3>苏东坡的果园</h3>

苏东坡的果园有两处,一处在凤翔,一处在汴京。凤翔苏轼的官邸大院里,有著名的喜雨亭,有可种莲养鱼的池塘,有斗酒换来的牡丹,以及众多的果树,品种有李子、杏子、梨子、枣子、樱桃、石榴等。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序》

予既至岐下,逾月,于其廨宇之北隙地为亭。亭前为横池,长三丈。池上为短桥,属之堂。分堂之北厦为轩窗曲槛,俯瞰池上。出堂而南为过廊,以属之厅。廊之两旁各为一小池,皆引汧水种莲养鱼于其中。池边有桃、李、杏、梨、枣、樱桃、石榴、樗、槐、松、桧、柳三十馀株,又以斗酒易牡丹一丛于亭之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和答,凡二十一首。

不及梨英软,应惭梅萼红。西园有千叶,淡伫更纤穠。

开花送余寒,结子及新火。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

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为尝蠲夏渴,长见助春冰。

居人几番老,枣树未城槎。汝长才堪轴,吾归已及瓜。

樱桃

独绕樱桃树,酒醒喉肺乾。莫除枝上露,从向口中溥。

石榴

风流意不尽,独自送残芳。色作裙腰染,名随酒盏狂。

凤翔有园子无名字,而苏家在汴京的园子有名字,叫“南园”。

“南园”,是苏轼一家在汴京买下的第一套房子,位置在汴京内城西墙宜秋门门里,二环以里。根据苏轼苏辙的诗歌笔记,“南园”确定有葡萄和石榴。

葡萄

“荒园无数亩,草木动成林。春阳一已敷,妍丑各自矜。蒲萄虽满架,困倒不能任。可怜病石榴,花如破红襟。葵花虽粲粲,蒂浅不胜簪。丛蓼晚可喜,轻红随秋深。物生感时节,此理等废兴。飘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二)

出一道思考题:《红楼梦》的荔枝出现在哪一回?谁吃到了?鲜荔枝在哪一回?蜜饯荔枝在哪一回?

课程原价109元,点击图片加入南周年会员可免费领取。

苏东坡没吃过的,就不是好果子

夏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