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就地過年不忘大口吃肉!儲備豬肉批量“春運”,豬價或高位回落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餘佩掀

“以前老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今年出于安全起見,我選擇就地過年,其實這也是友善節後能夠正常工作。”2月4日,剛參加完公司線上年會的陳芳(化名)再三衡量後,還是取消了原定于大年廿九從深圳飛往家鄉沈陽的機票。

退出訂票軟體後,陳芳又點開母親的微信聊天頁面,一邊反複聽着母親發送的“東北粉腸”做法說明,一邊按部就班地剁豬肉餡、調澱粉糊、洗腸衣等。

“就地過年不要緊,年味不能忘。昨天我看樓下菜市場最近豬肉降價了,就買了點肉,想做點粉腸解解饞。”陳芳說。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成為各地新倡議。年關将至,還有許許多多的陳芳們選擇駐守在工作地。此時,穩住“菜籃子”,保障春節假期豬價穩定及供求平衡成為各地開展“就地過年”民生工作的關鍵之一。

業内人士認為,受儲備凍肉持續供給、豬肉進口量激增及國内生豬産能恢複良好等積極影響,春節期間豬價受壓回落。而随着後期生豬出欄量逐漸釋放及節後需求明顯下降,全年豬價或将開啟下行通道。

2月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農業農村部生豬産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王祖力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随着前期生産持續恢複,未來市場上可出欄的商品豬數量也會持續增加,市場供應将逐漸增加,供給端逐漸改善。

就地過年不忘大口吃肉!儲備豬肉批量“春運”,豬價或高位回落

“二師兄”批量春運

進入2020年12月,在豬肉消費旺季的拉動下,豬肉價格出現一波上漲,36個大中城市超市集貿市場豬肉(精瘦肉)零售價格從27.5元/斤上漲至2021年1月21日的30.36元/斤。

時下年關已至,春運潮起,“二師兄”批量上路,以解豬價續漲壓力。山西證券研報指出,就地過年等倡議影響終端消費熱度,對豬肉價格産生一定下行壓力。

2月2日,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釋出公告,宣布将于2月4日及9日進行第8、9批挂牌投放各3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

地方投放儲備肉,主要是在超市、平價商店等終端網點直接面向市民銷售,價格通常低于市場價。如江蘇省在全省13個設區市113家銷售網點按略低于市場價投放冷鮮肉;武漢市投放的精瘦肉價格為15.5元/斤,淄博市投放的凍豬肉價格為19.9元/斤,均低于前述市面鮮肉價格。

資料顯示,自2020年12月17日首批2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挂牌投放起,截至2021年1月28日,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已組織7批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累計挂牌投放量達18萬噸,成交情況良好。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山東省濟南市、青島市、淄博市、濰坊市,河南省鄭州市,江蘇省及南通市、揚州市,甘肅省及蘭州市、隴南市,甯夏自治區及銀川市,貴州省,湖北省武漢市,雲南省昆明市等地已啟動投放。

随着國家和地方儲備肉的關聯投放,1月下旬,豬肉價格企穩并小幅回落。資料顯示,2月2日,大中城市精瘦肉價格平均為29.96元/斤,比10日前下降1.3%,同比下降12%。

發改委稱,“目前,大批待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已經‘在路上’,春節前還将有更多地方投放儲備肉,春節後至‘兩會’期間也将繼續投放,持續保障市場供應,豬肉價格可能會随之繼續緩慢回落。”

2月4日,時代周報記者實地走訪廣州一家中型農貿市場後發現,臨近春節,市民們紛紛開啟“囤貨”模式,批量集中采購了不少生鮮菜蔬。

一名長期負責屠宰及售賣豬肉的攤販李紅(化名)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近期購買豬肉的顧客增加了不少。“但這是相對上年情況而言,之前(2020年)因為豬肉價格太貴,很多年輕人都不愛買豬肉,改吃菜吃魚,生意不好做。”李紅稱。

當被問起豬價變動情況,李紅表示,相較2020年底精瘦肉售價36元/斤,今年1月中旬這一數字已降至32元/斤左右。“現在(精瘦肉)一斤隻賣30元,肥瘦相間的豬肉賣26元、27元。”李紅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就地過年不忘大口吃肉!儲備豬肉批量“春運”,豬價或高位回落

豬價或高位回落

春節期間需求旺盛,價格提升,養殖戶出欄意願較強,促使生豬供應相對穩定,且中央儲備凍豬肉已陸續投放至各地,供給緊張局勢有所緩減,短期内豬肉價格回落并趨于穩定似乎已成變動走勢所向。

“儲備肉的投放顯示了中央對人民群衆新春佳節肉類的消費關切,但6萬噸儲備凍肉的投放就能降低豬肉價格嗎?應該說效果是有,但這單一因素造成豬價下降的時效性可能較短。”2月4日,廣東省現代産業體系生豬創新團隊經濟崗專家、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譚瑩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譚瑩表示,我國豬肉消費量龐大,約為5000萬噸/年,上述6萬噸投放量占據國内豬肉消費市場微乎其微,從消費管道來看,以銷售熱鮮肉為主的農貿市場仍占主導地位,而儲備凍肉的投放主要在超市、平價商店等終端網店直接面向市民銷集。是以,如若單從儲備肉的投放而言,其僅在短期内沖低豬肉現貨價格,以友善消費者們可以買到實惠的豬肉過新年。

除了儲備凍肉投放,近期國内的生豬産能已經接近正常水準,恢複進度超出預期。

資料顯示,2020年末全國生豬存欄40650萬頭,比上年末增加9610萬頭,同比增長31.0%,恢複到2017年末的92.1%。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4161萬頭,比上年末增加1081萬頭,同比增長35.1%,恢複到2017年末的93.1%。

就地過年不忘大口吃肉!儲備豬肉批量“春運”,豬價或高位回落

王祖力認為,考慮到近期港口提貨難度增加,進口凍肉上市遇阻、存量較多,倘若節後新冠肺炎疫情趨穩,進口凍豬肉流通秩序順利恢複,市場供應或将進一步增加。

“加之,春節前消費者們已經集中采購,春節後期豬肉市場購買需求将有明顯下降,屆時豬價可能會有一輪明顯下跌,而2021年全年豬價總體變動會處在趨勢性下行通道。”王祖力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譚瑩則認為,即便後期豬肉市場達到供需平衡,豬肉價格進一步下降,但仍難以恢複至非洲豬瘟前那般。

“目前相關産業尚未規模化、集約化,生産效率、專業化程度和管理水準較低,且飼料和勞動力成本顯著增加,進而導緻國内生豬生産及養殖成本提升幅度較大,整體産業進入高成本時代。是以,豬價仍會趨穩于高位區間。”譚瑩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