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新聞網訊(雲報) 12月1日,在雲霄縣列嶼鎮人家村,漁民們正齊聚碼頭,分揀着剛剛捕獲的巴非蛤。這些新鮮的蛤類生長在漳江灣海區,肉質肥嫩、清甜可口、營養價值高,備受各地消費者青睐,是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根據《雲霄縣志》記載,雲霄縣擁有淡水水面和内海水面18.81萬畝,其中可供養殖面積10.95萬畝,主要位于漳江灣和東山灣海區。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初,縣水産部門在陳岱礁美海區兩次發現自然生長的巴非蛤資源後,着手在陳岱礁美、列嶼人家、東廈長洋等村試點人工放養,意在有效保護濱海資源,引導漁民養殖增收。在這期間,全縣巴非蛤養殖遍布沿海鄉鎮,面積一度增加至1333.34公頃,加工的巴非蛤肉遠銷歐美和日本,産值1.02億元。
千禧年之初,雲霄縣巴非蛤主産區逐漸向列嶼鎮聚攏。當地沿海漁村,尤其是人家村,瞄準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以合作社入股等形式抱團發展,将養殖基地拓展到東南沿海。憑借着無公害養殖及獨特的鮮美風味,列嶼巴非蛤口碑打響,并相繼獲地理标志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認定。目前,列嶼鎮被市政府認定為“一鄉一業”專業鄉鎮,是全國萬畝巴非蛤國家級示範養殖基地。全鎮擁有800馬力的捕撈船上百艘,年銷售巴非蛤超過100萬噸,年産值達到61.8億元,占據全國市場佔有率80%以上市場。“列嶼巴非蛤”地标産業讓當地漁民鼓起腰包,400多戶漁民因“蛤”緻富,人家村也成為雲霄縣有名的“億元村”。
雲霄東山灣列嶼海區是我省巴非蛤的主産區,這裡擁有淺海灘塗8萬多畝,其中可供養殖巴非蛤的面積達2.5萬畝。随着市場需求增大,漁民們還通過合作社的形式,抱團發展,将養殖基地拓展到東南沿海,年銷售巴非蛤超過100萬噸,年産值達到61.8億元,占據全國80%以上市場。而漁民們也因小小的巴非蛤走上了緻富之路。
雲霄縣地處東南沿海,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常春,光照充足,氣候宜人,境内水系發達,淡水充沛,海洋漁業資源十分豐富,盛産泥蚶、巴非蛤等高優水産品。
責任編輯:吳鵬舉 林堃 方一凡
來源:漳州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