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控制思維的寄生蟲</h1>
各類科幻和恐怖電影中總會出現“寄生蟲”這種增加恐怖氣氛的形象,特别在《異形》、《鐵線蟲入侵》等知名電影中,更是把寄生蟲這個形象描繪到淋漓盡緻,令人恐怖的不僅是血腥,還有寄生蟲對人類的思維控制。
在電影《鐵線蟲入侵》中,有一種變種的鐵線蟲可以感染人類并控制人類思維引誘他們去水裡自殺以完成鐵線蟲的成蟲禮。這部劇中的靈感來自于感染并控制節肢動物的鐵線蟲。
鐵線蟲因為形似鐵線而得名,是一種寄生在節肢動物體内的寄生蟲,在螳螂和蝗蟲這一類較大型的節肢動物中常見。幼體在節肢動物内寄生,等到快成蟲的時候便會控制宿主去水邊自殺然後從宿主體内鑽出,進而能使自己成蟲後能在水裡自由生活且繁育後代。

鐵線蟲控制宿主跳水自殺以便自己進入水域
還有另一種能夠控制動物思維的寄生蟲叫“雙盤吸蟲”,常常寄生于蝸牛體内,它們會侵入蝸牛的眼柄,并形成一種像不斷跳動的小蟲的外觀,這被稱為攻擊拟态。雙盤吸蟲會進一步控制蝸牛的神經中樞,讓蝸牛爬到高處以引誘鳥類來捕食,這樣雙盤吸蟲就成功進入鳥内長大成蟲繁育後代完成一次生命周期,生出來的卵便以鳥糞傳播。蝸牛隻是雙盤吸蟲的中間宿主,最終宿主是鳥類,蝸牛付出了生命來成全雙盤吸蟲,這可能就是舔狗的下場吧。
雙盤吸蟲,圖源于頭條百科
攻擊拟态:,即一種器官假扮成另一種器官以引誘獵物。
<h1 class="pgc-h-arrow-right">蟹奴</h1>
甲殼亞門中有着許多我們都熟悉的物種,比如螃蟹、龍蝦、藤壺等等,雖然這個藤壺在這裡與其他物種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人家确實是甲殼動物。
藤壺
說起藤壺,大家都會想起海灘上那一片密密麻麻的讓人密集恐懼症發作的玩意兒,确實這種東西看着的确讓人很不适。
看來百度很懂嘛
普通的藤壺一般附着在海邊的礁石或者各種船的船底,雖然令人十分不爽但至少人家也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動物。不過有一種藤壺,成為了寄居在“親戚”螃蟹身上的寄生蟲,這種藤壺叫做蟹奴,因為他們控制螃蟹的思想,讓它成為自己的奴隸以友善自己繁育後代,如果螃蟹恰好是雄性的話,蟹奴會毫不猶豫動手閹了它(産生激素影響螃蟹的内分泌,讓它變成“藥娘”),而被閹掉的螃蟹會更細心地照顧蟹奴。
說到這裡,蟹奴到底長什麼樣呢?是不是長得像蟲子或者長得像其他藤壺?
蟹奴就是螃蟹腹部那個袋子
看到上圖是不是覺得蟹奴并不可怕,而且挺可愛的樣子?其實這隻是它的表象,它尾部的根須已經蔓延到螃蟹身上的所有地方,包括神經中樞,像提線木偶一樣控制着螃蟹的行為。
那些像神經的絲線加上下面的卵袋才是蟹奴的全身
蟹奴的幼體漂浮在海水中,如果此時有倒黴的螃蟹路過,它便會鑽入螃蟹的甲殼縫隙處,然後像種子生根一樣在螃蟹内生長,一點點占有螃蟹的身體,一點點控制着這隻倒黴的螃蟹,讓它成為自己的貼心仆人。等到自己性成熟時,便會在螃蟹的腹部長出自己的生殖器官(就是圓滾滾的那塊),然後與異性結合,最後産出成千上萬的受精卵噴灑在海水中,一輪又一輪的宿命開始,螃蟹們難逃厄運。
打理蟹奴的螃蟹
說到這裡,也肯定有吃貨有疑問,被蟹奴感染後的螃蟹還能不能吃?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此時的螃蟹已經算是行屍走肉,此時煮出來的螃蟹已經有一種腐屍的味道,已經不能下口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h1>
螃蟹和蟹奴都是甲殼亞門的物種,按血緣算起來它們還是親戚,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苦大仇深,或許這種現象也在人類中出現,比如被稱為社會寄生蟲的啃老族,父母窮極一生教養兒女,但是兒女并不上進,反而可能需要幫忙喂養孫子孫女,這不就像是蟹奴與螃蟹的關系麼。
啃老,圖源于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