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蛤蜊是如何繁殖的

包裹在厚厚的殼裡,木有腦子,隻長着一條孤零零的腿兒(看起來像舌頭的可伸縮物體其實是他的腿),蛤蜊給人一種很難有機會進行交配的感覺。然而每年仍有上百萬蛤蜊寶寶出生,靠的都是運氣。

在蛤蜊的一生裡,他們要經曆很多次變化才能長成我們熟知的樣子。在青少年期,所有的蛤蜊都是少年,因為精子的個頭更小而且生産精子比起卵子要節約相當多的資源。年輕的蛤蜊體内即沒有儲存卵子的空間,也沒有制造卵子的資源。隻有等他們進入成年,不需要将大部分能量用于成長的時候,變身為雌性蛤蜊才有了可能。

蛤蜊是如何繁殖的

蛤蜊

蛤蜊一般在水溫較暖和的時候開始繁殖,根據不同的蛤蜊品種和不同的地理位置,繁殖季節通常發生在春、夏或秋季。當時機成熟時,少年蛤蜊會在海洋中釋放精子,然後滿懷希望的等這些精子遇到由年長的雌性蛤蜊産下的卵子。每個交配季節,海水中都會飄蕩着幾百萬個蛤蜊的精子/卵子。受精卵一旦形成,就會迅速長成桑葚胚(因為外觀長得像桑葚)。

一兩天後,蛤蜊胚胎上就會長出纖毛,進一步變成可以在水中遊動的擔輪幼蟲。接下來,小蛤蜊又長出了殼和腿兒,變成以浮遊生物為食的面盤幼體。在這期間,蛤蜊的外型愈發接近成年蛤蜊,面盤幼體的一側是直的,而另一側則是圓的(配合蛤蜊殼的形狀),并且長出兩扇殼和一條多功能腿兒。待到殼變得堅硬起來,少年蛤蜊就沉降到海底,開始過上較為安定的生活。從出生到成為少年蛤蜊,大概要花上八天到兩周的時間。

少年蛤蜊可以用自己的腿兒在海底的沙子上挖洞,或者進行小幅度的移動,或者作為吸管來進食。大多數蛤蜊都躺在沙底的窩裡,隻把腿兒伸出來吸水然後濾出浮遊生物吃掉。偶爾需要在沙子表面活動時,蛤蜊的感光體可以偵測到捕食者的影子,進而幫助少年蛤蜊躲過滅頂之災。少年蛤蜊一般會在海底過着平靜的生活,直到下一個繁殖季的到來。

雖然每年繁殖季産生的蛤蜊受精卵中,隻有約10%能順利抵達青年期。不過如果一隻蛤蜊足夠精明(或者隻是單純的運氣好)不被捕食者吃掉,也能活到30歲,長到10厘米,變成一隻雌性蛤蜊。

蛤蜊小知識:

夏季貝殼類的海鮮更容易被細菌/病毒感染,是以夏季使用貝類更容易發生食物中毒現象。 比起體型較大的海魚(鮪魚、石斑魚),蛤蜊體内的汞含量更小,是以即使孕婦也可以每周食用340克蛤蜊。 活蛤蜊可以放在盤子裡蓋上濕毛巾儲存長達10天。 别吃已經死了的蛤蜊。看到開口的蛤蜊時,可以去戳一戳,如果蛤蜊又合上蓋兒了,說明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