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燃燒女子的肖像》:一場古典油畫質感的沉浸式體驗

作者:光明網

作者:大米

法國的電影總是那麼的與衆不同,充滿了藝術氣息和自由意味。這與好萊塢的商業氣息渾然不同,也沒有政治正确的羁絆。

法國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就是這種典型的法國藝術片,其古典油畫質感從設色到構圖都讓人驚豔。縱使前半程女主角緩慢的筆觸會偶爾讓觀衆分神,但孤島般的叙事空間卻讓人逐漸淪陷——在閉合的小世界内,影片以絕美精緻的影像為觀衆勾勒出的迷人情感風暴,将整個觀影過程打造成為一場沉浸式的情感體驗。

電影講述了一座小島城堡裡幾個女人的故事。她們中有一心想通過女兒的婚禮進入米蘭上流社會的強權母親,試圖擺脫婚姻買賣的女兒、尋找創作自由的女畫家以及質樸單純的小女仆。影片中的男性角色很少,這是一部純粹的講述女性身份認知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1760年的法國布列塔尼。女畫家隻身行船來到一座城堡,她要在對方不知情的狀況下,完成小姐出嫁時要用的肖像畫。兩個女人從陌生到熟悉、由對抗到合作,最後由友情發展到深情。而小女仆也經曆了偷情、懷孕和堕胎,三個女性在世俗的社會裡保持着默默地反抗,并是以結成了同盟。

十八世紀年的歐洲女性基本還是男性的服從者、男權的附庸者。美術界也基本是學院派男性畫家為主導,女性畫家在那個時代是很難被認可的。而電影中女主角就是這麼一位處境尴尬的女畫家——她沒有辦法臨摹男性的身體,隻能靠看别人的作品來練習;她們的創作空間非常有限,甚至舉辦畫展都要用男性的名字。電影通過女性角色的多重身份來闡述當時的女性主義啟蒙——這種溫和的啟蒙不同于現在大行其道的女權主義,而是女性在事業、婚姻甚至性自由方面的含蓄啟蒙。

女畫家在這樣一段短暫的旅程中找到了創作靈感,她的作品從最初刻闆的寫實主義學院派到後來的自由奔放浪漫派,再到充滿豐富情感的印象派,巧妙地将主人公的心靈和藝術畫風進行了有機結合。

我們可以看到,女畫家最後那副畫——即電影标題《燃燒女子的肖像》和印象派先驅透納的《海上漁夫》非常相似:美麗的月光被烏雲遮蔽,但是光芒卻透過縫隙照亮了大地。大地之上是一個燃燒的裙擺,無論是在巨浪中奮勇前行的漁夫還是試圖掙脫束縛的火焰,都是一個時代最好的注腳。

電影的節奏緩慢,構圖和調色十分美輪美奂,每一幀都像是一副古典主義油畫,給觀者帶來視覺上的最高享受,不僅将女性細膩的内心情感分毫不差地描繪出來,展現出法國藝術家特有的浪漫、深情和細緻,更展現出創作者對電影藝術、大熒幕最大的尊重。

于無聲處聽驚雷,兩個女人分别多年之後偶然在劇場相遇,将波瀾不驚的故事推向了高潮。随着快節奏音樂的進入,飾演富家女的阿黛拉·哈内爾奉獻了一段堪稱神級的表演:她端莊地坐着,從屏氣凝神到眼睛濕潤、眼淚奪出眼眶,再到強忍傷感地微笑——這中間雖然隻眨了幾次眼睛,但是每一次眨眼都看得人驚心動魄,所有的情緒和時代烙印都包裹在這樣一個幾分鐘的長鏡頭裡。

該片導演席安瑪是少數能将藝術理論完美貫徹于影像呈現上的人,她認為整部影片就是一段凝視的旅程。席安瑪最擅于在精心打造的小世界裡對有限的人物做最極緻的情緒調動,而她筆間和鏡頭下的故事之是以動人,往往不是因為情節設計得驚世駭俗,而在于她對人物間微妙情緒流動的細緻捕捉。而最終,這些情思和際遇也會投射回銀幕前的觀衆。

女畫家瑪莉安的畫筆在雪白畫布上抹上的第一道痕迹揭示了“凝視”的第一步——這是畫作的凝視。片中曾無數次将瑪莉安的作畫過程直接呈顯在觀衆面前。而事實上,本片的質感影像也正如一幅精美的古典肖像畫,當室内的暗黃燭光襯托出強烈的明暗對比,那些打在人物精緻面龐上的光,暈染出一種溫潤柔和的美感。

對于本部影片而言,我們如何以片中女性的故事為視角,反觀現實中女性與社會的共進成長,才是這個具有油畫質感的藝術片所傳遞的最真切的能量。(大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