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作者:四味毒叔

相比較于如今所謂“熱播劇”的宣傳力度,《9号秘事》第六季的開播顯得悄無聲息。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對于一部播出到第六季的英劇來說,“江郎才盡”是繞不過去的關鍵詞,畢竟曾經無數開局經典的劇集都毀在了大約六季之後。

聲明一下,我并不是在說《越獄》、《迷失》、《破産姐妹》、《真愛如血》、《權力的遊戲》和《紙牌屋》。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然而《9号秘事》才剛剛播出3集,“啪”的一下,很快,就在豆瓣甩出了9.3的高分。

于是這部劇的觀衆都有了一個信仰:《9号秘事》,永不塌房,保質保量,不下神壇!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兩個編劇的狂想曲

《9号秘事》的保質保量,不僅僅在于它能一直保持高分。

更為難得的是,《9号秘事》播出六季,每季六集,每一集都是一個完整且獨立的故事,而且這些故事至今為止,都沒有什麼相似之處。

《9号秘事》的出品人也同時是這部劇的兩個編劇,這倆人站一起,仿佛沒頭腦和不高興。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個子高的叫史蒂夫·佩姆伯頓,江湖人稱“胖胖”;

個子矮的叫裡斯·謝爾史密斯,江湖人稱“二冊”。

别看這倆人其貌不揚,顔值加起來還不如國内一個十八線的小鮮肉,但這倆的成就加起來,可以頂翻十八頭牛。

這兩個人有多牛呢?

胖胖在英國最具權威的頒獎典禮上拿獎拿到手軟,其中涵蓋了編劇獎、喜劇獎、新媒體節目獎、制作人獎以及演員獎。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二冊雖然拿的獎沒有胖胖多,但他制作了英國排名前十的情景喜劇《紳士聯盟》,但凡對英劇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這部劇在英國影視界的曆史地位有多高。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二人相識于1999年,《9号秘事》并不是他們第一次合作。

前面提到的《紳士聯盟》,就是二人聯合了馬克·加迪斯(卷福版《夏洛克》的哥哥)、傑瑞米·德桑共同創作的。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2009年的時候,二人合作了一部叫做《瘋城記》的英劇。

在經曆了這兩次合作後,胖胖和二冊決定,放棄那些花裡胡哨的制作程式,回歸到最原始的戲劇表現形式----一個場景,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

《9号秘事》的特點就此敲定:一個房間,幾個人,一個偏黑暗、帶點喜劇、資訊量巨大、必須要有反轉的劇本,就是一集《9号秘事》的全部内容。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最初,看慣了大制作、大場面的中國觀衆,對這部劇是沒有多少興趣的。

因為大多數人會覺得:一個故事,再精彩,又能怎樣?

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國觀衆對編劇的輕視----一個寫字的崗位,能主導影視作品?

然而,在影視行業發達的國家,比如美國、日本、南韓等,編劇永遠是整個影視制作程式裡權力最大的。

尤其是在英國這個現代戲劇的發源地,編劇的片酬,往往遠遠高于演員或導演。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也正是因為編劇的權力足夠龐大,英國才出現了無數經典的作品,并且以出色的叙事創新能力,成為了其他國家競相學習和模仿的對象。

《9号秘事》算是摒棄了影視制作流程裡複雜的技術部分,返璞歸真的回到了“劇本為王”的時代,也開始了胖胖和二冊天馬行空的編劇狂想曲。

編劇是個技術活

《9号秘事》的每一集都在向觀衆證明,編劇不是編個故事就行了,而是一門徹徹底底的技術活。

《沙丁魚遊戲》是第一季的第一集,講述一個大家族在屋主女兒訂婚的時候齊聚一堂,玩起了一個名為“沙丁魚”的遊戲,結果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了一間衣櫃裡。然而,這群人的真實關系似乎并不樂觀。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在第一次看這一集的時候,前28分鐘你都會覺得“不過是一部典型的英式冷幽默喜劇”,雖然過程中透露着些許小秘密,但在編劇的引導下,你隻會覺得大概是關于人際關系背後隐藏的秘密所造成的懸念,然而在最後2分鐘裡,故事突然一改前面的氛圍,進入一個非常嚴肅的情況。

當最後真相若有似無的揭曉,你才察覺,這個故事背後有多麼的黑暗。

這時如果你回到開頭,重新看一遍這個故事,就會發現,原來這裡的每一個鏡頭、每一個表情、每一句話,都隐藏着另一個含義。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關于這一集的分析,網上有很多大神圖文并茂的解答,這裡就不贅述了。

我想強調的是,“編劇”這個崗位,原本的職責就是“編故事”和“講故事”。

很多時候,好的故事是靈感的閃現,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等不到一個絕好的故事。

但是,“講故事”才是編劇賴以生存的技能,能把一個一般的故事“講”到引人入深,才是編劇的本事。

像《沙丁魚遊戲》的故事,其實是個很多人都講過的故事,但胖胖和二冊太明白觀衆在想什麼了,是以用了非常高超的引導技巧,把觀衆的思緒帶去了另一個方向,然後又通過最後2分鐘把思緒拉了回來。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才會讓觀衆覺得故事好看,這和故事本身是否精彩,是沒有太多關系的。

而第一季的第二集《靜夜》,更是返璞歸真到了“默片”時代。

故事講述兩個笨賊到一個富豪家裡偷名畫,剛好遇到富豪和自己的“女朋友”吵架,為了順利偷畫,他們隻能不斷的迂回。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這一集雖然不是完全的默片,但全片隻有最後幾秒有台詞,前面完全是靠肢體和音樂完成的表演。

而且為了緻敬偉大的默片演員卓别林,還邀請了卓别林的孫女出演“女主角”。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這一集其實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因為形式的妙用,而讓觀衆忽略了這種不合理。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二人把觀衆拉進故事的能力。

比如第六季的第一集《呼嘯山賊》。

這一集上來就采用了“打破第四面牆”的方式,讓觀衆以為自己掌握了故事脈絡。

然後中間使用了大量的舞台劇梗和文化梗,讓整個故事不斷的搖擺在“探求真相”和“微小共鳴”中,觀衆一邊感受玩梗的樂趣,一邊慢慢忘記了故事從一開始就給出的線索。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于是在最後,當事情明明按照一開始設計的發展了,觀衆還是會覺得“震驚”。

這是一種進階的編劇技巧。

編劇往往是在跟觀衆進行鬥智的遊戲,隻有把觀衆當做對手的編劇,才可以寫出尊重觀衆智商的作品。

那些把觀衆當做傻子的編劇,最終隻會讓自己顯得像個傻子。

嬉笑怒罵皆文章

《9号秘事》裡其實還有很多值得大書特書的精彩故事。

比如第二季第一集《卧鋪車廂》,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密室兇殺推理故事;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第三季的第二集《請客買單》,從一個日常的吃晚飯争着買單的場景,逐漸展開成一個腦洞大開的故事;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第三季的第三集《斯芬克斯之謎》,大量的文字梗,令人目不暇接的字謎技巧展示,以及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轉,讓人大呼過瘾;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第四季的第二集《伯尼·克裡夫頓的更衣室》,在前面展示了二人紮實的舞台功底,在最後一段又讓觀衆的眼淚噴湧而出;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第五季的第五集《大聲想出來》,用新媒體采訪的形式,講述了一個令人傷感的童年創傷故事,最後的反轉再一次讓觀衆沒有想到;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第六季的第二集《西蒙說》,用一個罪案故事,去探讨了如今創作者和粉絲之間的關系,緊跟時事,極具深度;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還有每一季的第六集,都是編劇放飛自我、實驗性質濃厚、完全打破觀衆慣有思維的一集,每一季的第六集,都是最具有争議的一集,愛的人非常愛,恨的人非常恨。

《9号秘事》的品質确實對得起這個分數,但它也注定了不會被大衆廣泛接受。

因為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陽春白雪隻是小部分人,下裡巴人才是大勢所趨。

相比于影視行業的其他崗位,編劇更像是一個文人職位。

當編劇寫出一個劇本後,導演、攝影師、演員等人的工作,其實都是在為劇本做減法。

是以,如果從一開始就限制了編劇的活動範圍,還指望能夠拍出一部傑作,那不就是白日做夢嗎?

而《9号秘事》正是向所有人都證明了這個道理:隻有編劇,才是優質影視作品的第一生産力。

兩個人在一間房裡能搞出多少花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