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5日傍晚,在黨中央所在地延安,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重大案件:26歲的紅軍将領黃克功因求婚不成,槍殺了16歲的抗大女學員劉茜,由一個革命的功臣堕落為了殺人犯。
黃克功生于1911年,江西贛州南康縣人。1930年,19歲黃克功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他作戰勇敢,足智多謀,經曆過井岡山鬥争和中央蘇區反圍剿戰争,在長征中立過大功,在紅軍隊伍中成長很快,紅一、二、四方面軍會師時,他已是身經百戰的紅軍旅長。
到延安後,黃克功先在抗大學習,後在抗大任職,是抗大第2期第15隊隊長。這時,第15隊裡,有個年僅16歲的美貌女子,名叫劉茜。
劉茜,原名董秋月,山西忻州定襄人,和薄一波是老鄉。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熱血青年劉茜積極響應黨的抗日号召,投奔到延安,入抗大第2期第15隊學習。

由于有着強烈的愛國情懷,學習中又能吃苦,且樂于助人,劉茜被校上司譽為“年齡最小,表現最好”的學員。
時任抗大第15隊隊長的黃克功追求劉茜,劉茜對這位立過大功、曾多次受傷的年輕的老紅軍也很崇拜,于是兩人建立了初步的戀愛關系。
誰知黃克功性格太急,每次見面都催婚。劉茜不想這麼小就成家,再加上發現黃克功恃功自傲,驕橫有加,她的思想開始動搖了。
1937年9月,陝北公學成立,抗大第2期第15隊全體人員撥歸陝北公學,劉茜也随隊轉入陝北公學學習。不久,黃克功被從陝北公學調回抗大任第3期第6隊隊長,劉茜仍留在陝北公學。
距離使感情産生了隔閡,兩人關系漸疏。
黃克功見劉茜與其他男同學來往,就懷疑她在陝北公學另有所愛,對己不忠,于是心生怨恨。
1937年10月5日傍晚,黃克功身帶白朗甯手槍,約劉茜到延河邊散步。黃克功很快結婚,遭到了劉茜的斷然拒絕,兩人發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後,喪失理智的黃克功拔出了手槍,對着劉茜開了兩槍,肋下一槍,頭部一槍。
劉茜停止了呼吸。
延安保衛處接到報案後,發了通報,很快就由下面反映上來兩條重大線索。
一條線索是劉茜同宿舍的同學反映,出事前那天晚上,抗大第3期第6隊隊長黃克功前去找劉茜談話,約她到延河岸邊散步談心。
另一線索,來自黃克功的警衛員。他發現首長黃克功天剛亮就爬上抗大第6隊所在地鳳凰山上的一垛高牆向城外河邊眺望,給他擦槍的時候,發現他的手槍有剛發射未久的痕迹,給他洗衣服的時候,發現衣服上有新鮮血迹。警衛員感到事情重大,于是向保衛部作了彙報。
黃克功立即被談話了。剛開始時他拒不承認,在證據面前,才不得不承認劉茜是自己所殺,他毫無保留地從頭到尾坦白了自己的殺人罪行,并提出願意接受依法判處。
毛主席是何時知道此事的?據毛主席的機要秘書葉子龍回憶,出事當天,抗大副校長羅瑞卿就向毛主席報告了此事。
毛主席大怒,說:“這是什麼問題!這樣的人不殺,我們還是共産黨嗎!?”
黃克功曾幻想他資格老、功勞大,或許會從輕處罰。他還寫信給毛主席,請求留他一條生路,上戰場殺日寇以抵罪。
毛主席的态度很明确,他于10月10日給當時任陝甘甯邊區高等法院刑庭審判長的雷經天寫了一封信,嚴肅指出:“雷經天同志:你的及黃克功的信均收閱。黃克功過去鬥争曆史是光榮的,今天處以極刑,我及黨中央同志都是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個共産黨員、紅軍幹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殘忍的,失掉黨的立場的,失掉革命立場的,失掉人的立場的行為,如為赦免,便無以教育黨,無以教育紅軍,無以教育革命者,并無以教育做一個普通的人,是以中央與軍委便不得不根據他的罪惡行為,根據黨與紅軍的紀律,處他以極刑。”
在這封信中,毛主席還說:“一切共産黨員,一切紅軍指戰員,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黃克功為前車之鑒。”
黃克功可是在激烈的革命戰争中生存下來的已經為數不多的“老井岡”啊!但毛主席深深明白,執法必嚴,一視同仁,否則後患無窮。
10月11日,在陝北公學大操場,召開了數千人的大會,公開審判了黃克功,判處其死刑,并立即執行。
被處決前,認罪服法的黃克功高呼了3句口号:“中華民族解放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産黨萬歲!”
不久,毛主席還在抗大特意作了一場“革命與戀愛”的講演,提出了革命青年在戀愛時應遵循的“三原則”——革命的原則、不妨礙工作和學習的原則、自願的原則,要求大家從“黃克功案”中吸取教訓,要嚴肅對待戀愛、婚姻、家庭問題,堅決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數月後,毛主席又重提此事說:“這叫否定之否定。黃克功一粒子彈否定了劉茜,違反了政策,破壞了群衆影響;我們的一粒子彈又否定了黃克功,堅持了政策,挽回了群衆影響,而且使得群衆更擁護我們了。”
辯證法有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品質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是筆者見過的對否定之否定最通俗、最生動的解釋。
黃克功被依法處決後,不僅在陝甘甯邊區等我黨上司的地區,而且在廣大國民黨統治區和淪陷區也産生了強烈反響。老百姓盛贊共産黨公正無私,紀律嚴明,真是了不起。并說,天下一定是共産黨的。
解放戰争時期,冀中軍區參謀長黃壽發殺妻一案在當時影響也很大。也是毛主席親自發話:“黃壽發問題不能原諒,要處決。”黃壽發遂被槍決。
反觀國民黨方面。當年張靈甫槍殺了妻子吳海蘭後,在監獄裡沒呆多長時間就出來了,而且還升了官。毛主席和蔣介石對部下犯罪的不同處置,就決定了誰最後能得了天下。(劉繼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