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作者:AniTama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作者:izumi/Anitama 封面來源:《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

《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 一經播出便廣受好評,據負責該段OP 分鏡、演出的監督木村泰大介紹,本次 OP1 的核心設計理念,緊扣“命運”二字展開。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木村發現,原作正劇中極少見到的“鎖鍊”圖案,在彩版漫畫的封面插圖中比比皆是,經過一番推敲醞釀,他決定将“鎖鍊”所隐喻的“命運”貫穿到OP1的制作主題中去。

上來的第 1 個鏡頭,木村無論如何都一定要用史可利比的替身“滾石”與《沉睡的奴隸》的梗開場。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以下内容涉及劇透,閱讀請謹慎

《沉睡的奴隸》章節(原作單行本第63卷),是《黃金之風》近尾聲處,荒木老師插入的一段有關布加拉提與喬魯諾相遇之前的小插曲。

出場人物中有一名實力平平的“雕刻家”替身使者史可利比。簡要的劇情是,米斯達受布加拉提指派,在調查花店老闆女兒自殺案件的過程中,沒費多大大力氣便追蹤到了犯人。然而,在他向對方發出攻擊時,卻驚奇地見到了一尊布加拉提胸口遭受緻命打擊的雕塑……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在被米斯達用槍逼問的危急關頭,那人突然沒來由地冒出一句米開朗基羅主張的雕刻理論,“雕塑家并非是按照心中已然決定的想法去雕刻作品,而是在向世人呈現本就包含在石塊之中的‘命運’的形狀罷了”。因而,眼前的那尊石像,不過是“命運形狀”的展現,其中所預示的一切,注定逃不過命運的安排。而那塊看似普通的石頭,其實是專門出現在死期将至的人面前,通過讓當事人觸摸石頭的方式,給予此人安樂死救贖的“奇石”……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從某種意義上講,每個人來這世上走一遭的,最終都免不了塵歸塵、土歸土。是以,就結局本身而言,所有的人類皆是被“命運”擺布的“奴隸”。但《黃金之風》想要展現的主旨是,即便淪落為奴,也還是有甘願沉默屈服、聽天由命的“沉睡的奴隸”,以及不肯束手待斃、執意轟轟烈烈抗争到底的“覺醒的奴隸”,截然不同的兩種類型。而布加拉提小組的成員們,選擇了後者。

除了以上提及的背景之外,另據木村透露,實操層面,因受權利上的限制,《沉睡的奴隸》中不允許出現老闆的形象。但真的将“滾石”的畫面提到最亮,理論上應該還是能看得見,調暗亮度,主要基于防止劇透的考量。

歸納起來,OP1 主要講述,原本被重重鎖鍊束縛,對老闆言聽計從的“沉睡之奴”(布加拉提小組成員),在喬魯諾加入後,逐漸清醒過來,并朝着共同的理想勇敢挺進的奮鬥曆程。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上述内容不算複雜,可真要投入具體制作時,現場卻面臨了鏡頭的數量、作畫張數的限制,以及不可使用背景等一系列難題。又因為初始階段暗殺小組的成員尚未登場,無奈之下,隻得采用布加拉提小組成員相對抽象的剪影。

而且,在 OP 制作正式開工前,木村監督首先得搞定宣傳 PV。據稱,拍攝備注中明确要求,“需營造出類似《007:大戰皇家賭場》的氛圍”。于是,木村運用動态剪影的先期誘惑,在調動起觀衆的期待之情後,随即替換以角色的面部特寫,制造令人眼前一亮的視覺沖擊。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宣傳 PV 試水的初見成效,也讓剪影部分的色彩設計、攝影處理方針等大體确立,PV 階段拟定的配置,基本在 OP1 中得以沿用。有所不同的是,PV 中“由虛入實”的步驟,在 OP1 改為全然相反的“由實入虛”,處理時,監督有意識地将“被命運催眠,麻木不仁的奴隸表情”逐漸淡化,抹去……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除 OP1 之外,木村監督還極為贊賞 15 話裡數度反轉的劇情,制造出的令人提心吊膽、卻又欲罷不能的刺激體驗。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而最令他中意的台詞是,16 話中,布加拉提那句“Arrivederci”(意大利語的“再見”),并且,這句話的字幕,是直到交貨前才加入的,是以,就連監督自己都是等到動畫播映的時候才第一次看到。木村還調侃,暗殺小組中普羅修特的“名言警句”在日常生活中還挺朗朗上口的,例如,“發揮‘四次元’想象去幹某事”之類。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另外,第 7 話裡 “黑道舞蹈”的精彩演出,也同樣出自木村監督之手。木村将原本對馬裡奧·茲凱羅的嚴刑拷問,巧妙委婉地轉化為動感有趣的舞姿。據說早在腳本階段,監督就已經請作曲家配寫好專用舞曲,為的是根據曲子的長度,對腳本做出調整。在木村看來,要想讓觀衆細細品味樂曲及舞蹈,最少也得給足1分鐘時長,且曲風要偏“黑道的奔放”。等拿到曲子的樣帶後,木村使用繪制分鏡的專用軟體 Storyboard Pro,對照每一個音符繪制分鏡。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順便“插廣告”,《JOJO》的制作現場,3位監督都使用該款軟體繪制分鏡。相比傳統的紙繪分鏡,其最顯著的優點在于,可以一遍又一遍觀看播放效果,并随時進行修正。

真要動手畫舞蹈分鏡時,木村才發覺,原作可供參考的隻有寥寥數格漫畫,這下,可真是急壞了沒有任何編舞經驗的監督。接下來的一段時期,木村硬着頭皮,滿世界找各種藝人現場演出及音樂錄像帶的影像資料。找來找去,還是覺得流行樂之王邁克爾·傑克遜的舞姿最有感覺。木村參照邁克爾·傑克遜的每一個動作細節及節拍,再在合适的節點放入原作的姿勢,好不容易才完成了舞蹈的分鏡編排。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拷問鏡頭開始不久,鏡頭立即切換為剛才做好的那段舞蹈,等舞蹈跳完,再重新切回人物被拷打後的慘狀。如此一來,算是盡可能響應了制片方早先提出的,最大限度減低血腥場面的要求。但監督又考慮到,這段逼供鏡頭是對布加拉提小組成員身上“黑道習氣”的标志性描寫,因而也不可一味“打壓”,權衡後,想出這麼一個曲線替換的回避方案。

為了向觀衆正确傳達拷打的嚴酷,舞蹈之前的鏡頭,(在播出稽核允許的範圍内)不加掩飾地表現人物遭受的痛苦,至于眼睛被灼燒的部分,則用象征性的暗示畫面加以彌補。但如果在舞蹈鏡頭裡猛地插進火焰鏡頭,又會太過突兀,是以,在行進過程中,先穿是插一些彩虹顔色的光線,再配上迷醉感十足的電音節奏。最終效果是,高潮部分電音所釋放的神經麻痹效應,使得之前一刻角色擰着眉頭苦苦掙紮的猙獰表情,不知不覺間被賦予滑稽的喜感。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JOJO》第五季中替身描寫的難度,躍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老闆的替身“绯紅之王”為例,雖然制作者對替身發動攻擊的原理不存在了解方面障礙,但對于這部分内容落實為鏡頭語言後,能否讓完全不知情的觀衆在第一時間秒懂無誤,仍舊沒有全然的把握,是以大家也隻能是盡力而為。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此外,在诠釋包括福葛在内的布加拉提小組 6 名組員各自的今昔對比時,木村抓住“這是一群曾經被社會遺棄的少年”的主軸進行前後比較。6 人中,隻有作為首領的布加拉提,因兒時得到過父親的關愛,在日常生活中像老爹般無微不至地關懷、引領着部下。而剩下的各名組員,每人身上都曾經曆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往。他們中有人是以自暴自棄,也有人選擇以牙還牙。但在加入小組後,因受布加拉提的人格感召,被喚醒良知,很大程度改變了處世的态度。

作為團隊靈魂人物之一的布加拉提,參與過大大小小衆多戰鬥,其中,木村監督最為推崇的是“普羅修特、貝西戰”,且站在純個人立場,監督幾乎忍不住想為敵方加油助威。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說到今後的看點,木村請各位多多關注特莉休的成長。最後,監督表示,自己與制作團隊,會滿懷鬥志地堅守到後半部完結,也請各位觀衆一如既往地多多給予支援。

被喚醒的“命運之奴” - 監督木村泰大談《JOJO的奇妙冒險 黃金之風》OP1制作理念及正篇的制作幕後

<h5>參考資料:</h5>

《Animage》2019年4月号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機關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網誌:@AnimeTamashii

微信公衆号:Anitama0815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352dd3e2daa9c580?utm_source=toutia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