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讀《江雪》,不妨活成詩中人

作者:江南白雪飛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喜歡上了這一首小詩,還記得我的第一個QQ昵稱,使用的就是“寒江獨釣”,當時有人取笑我怎麼要用這麼一個老氣橫秋的名字,後來,便有意無意地改了。現在回想起來,那時自己應該是十分鐘情于這首詩。

輕狂無知的年紀,讀《江雪》,喜歡的無非是凄寒蕭索的詞句,絕、滅、孤、寒,暗合着“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心境:青春的空虛與寂寞,從生活的困局中突圍的艱難,紛亂心事無人傾聽的孤獨。當然,還會喜歡詩歌營造的一種特别的氛圍:千山萬山,皆為白雪覆寫,看不見飛鳥的影子;千路萬路,皆寂寥冷清,全不見人的行迹。老漁翁頭戴鬥笠,身披蓑衣,坐在一葉小舟上,江心獨釣。這是典型的隆冬場景,大地皚皚,蒼茫素淨,是一直生活在南方的孩子夢寐以求的雪天。還有,滿身雪花的老漁翁,不畏凜冽逼人的寒氣,獨釣于冰雪封蓋的江上,構成了荒涼天地間一線倔強的生機。如此這般的詩情畫意,在那個心中剛剛冒出幾分浪漫情愫的年紀,無疑具有巨大的美的沖擊力。

再讀《江雪》,不妨活成詩中人

現在喜歡《江雪》,甚于年少時,絕不僅僅因為唯美而生動的詩意。

柳子獨釣寒江,是因為人生失意,從一名朝中重臣貶黜到蠻荒之地的永州,淪落為大唐政局中一名典型的打醬油者。漫長的十年,也是人生最珍貴的十年,無用且無聊,窮地僻壤的山水再美,也無法慰藉一個有着曠世之才和滿腔抱負之人,在理想破碎之後的憂愁與痛苦。但是,做自怨自艾的弱者,還是做自尊自強的漢子,一首《江雪》,給出了答案。

如果說,眼前這茫茫大雪是現實的寫照,那麼,獨釣寒江,便是在意志和精神上永不屈服的明證,哪怕飛鳥盡藏,人迹全無,哪怕風雪來得再猛烈一些,也要做天地間直面風雪的那個人。

如果說,眼前這茫茫大雪是荒涼人生的寫意,那麼,在雪中垂釣,有沒有魚上鈎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苦中作樂的一份心情,哪怕隻是夢裡或意念中一場虛構的雪,也可以掩埋天地間的一切污濁與醜陋。眼前白茫茫一片真幹淨,耳邊隻有大風的呼嘯,雪落下的聲音,負雪的樹枝努力伸直腰身而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這些聲音,合成了一支純淨悅耳的樂曲。

哪怕這一場曠日持久的雪,封堵住了生活的所有出路,一家人的溫飽都成了很大的問題,是坐以待斃還是搖尾乞憐,柳子同樣做了最直覺形象的示範:不是還有江上垂釣這一條,他人不敢想也想不到的活路嗎?

再讀《江雪》,不妨活成詩中人

吟詠詩句,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代入到凄寒孤絕的場景,白皚皚的大雪在眼前彌漫開去,天地之間,蒼茫沉寂,我就是那個冒着漫天風雪在江心垂釣之人。

原來,年少并不懂《江雪》,讀懂已不再年少。好在,一直喜歡着,且在歲月賦予人生種種滋味之後,能深味真意,盡管不再年少,但是,因為喜歡,因為懂得,而擷取一種力量一個方向,也是很不錯的事。與其通篇背下普希金那首充滿雞湯味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還不如記下這短短的二十個字,如果生活将你我推向一片苦寒的雪域,不妨念一遍,再念一遍《江雪》,不妨努力活成詩中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