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15種方式比打孩子有用,你願意學嗎?

作者:夏楠頭腦訓練
這15種方式比打孩子有用,你願意學嗎?

目前所有的研究都表明,跟打孩子的好處相比,打孩子帶來的問題更多,例如以下結果:

⭐️ 反社會行為

⭐️ 攻擊性

⭐️ 受傷

⭐️ 心理健康問題

打孩子的好處有什麼呢?

⭐️ 發洩情緒,感覺很爽

⭐️ 可以不用思考孩子“問題”行為的深層原因,省事

打孩子可以起到教育效果麼?不能。如果打孩子看起來有效,隻是讓孩子恐懼挨打,并不能讓孩子真正了解他的行為本身的意義。用正強化來引導孩子的行為才是有效的。

那麼,當孩子有不适當的行為時候,家長可以怎麼做呢?

⭐️改變環境

在您的孩子用你的好酒“做科學實驗”之前,鎖好酒櫃的門或者把酒放到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

如果孩子忍不住在做作業時候停下來看漫畫書,就把漫畫書拿走。如果孩子做練習冊忍不住抄答案,就把答案撕下來。很多時候,改變環境就會讓孩子改變行為。這也将抑制更嚴厲處罰的必要性。

我有一個ADHD(俗稱多動症)的學生,控制力很差,表現就是特别特别的鬧,比如故意把我杯子裡的水倒在地上,從那以後我就不讓她靠近我的水杯了,直到她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時候為止。

⭐️準備充分

如果要帶孩子去某個地方,帶上玩具給孩子路上玩。如果您認為饑餓會讓孩子開始鬧騰,給孩子帶點零食。如果孩子困的時候情緒不好,可能會惹麻煩,請在出門讓孩子小睡一會兒。最好把孩子的不良行為掐滅在搖籃裡,而不是等到出事了才想着解決。

⭐️制定規則

作為父母,必須有規則。規則是什麼?如果不遵循它們會發生什麼?如果家庭有明确的規則,日常生活會更有秩序。規則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特别是對于年齡較大的孩子來說。但是需要合理的規則和懲罰。考慮将規則及其後果張貼到家裡的某個地方。

比如還是上文我的那個狀況很多的學生,開始上課時候還曾經踢過我咬過我。我對他的要求就是不能無緣無故攻擊我,如果攻擊我我就會打回去。執行了幾次之後,這孩子後來就沒再攻擊過我了。

⭐️始終如一

如果家庭規則規定您的孩子必須在晚餐前洗手,請確定每次都做。如果有選擇地執行規則,這些規則将不起作用。孩子們需要知道規則就是規則,規則是不變的,不遵守規則的後果也是一緻的。

⭐️讓孩子承擔後果

每個人都需要知道不良行為會帶來的後果。無論是不許電視,不許用手機,還是需要做更多的家務,孩子們都需要知道違反規則是有代價的。您無需對孩子嚴厲批評,直接執行商量好的懲罰就可以。要堅定,并保持前後一緻。

⭐️不給關注

是的,忽略不良行為比打屁股管用得多,尤其是對于年幼的孩子。在孩子們渴望關注的情況下,有時沒有反應是最好的反應。因為孩子們多少都會故意做一些不良行為來擷取他想要的關注。

我一個學生6歲小孩,行為問題很多。昨天上課上一半突然看着我大聲說“操”。見我沒反應,他又笑眯眯的說“cāo、cáo、cǎo、cào,cào”我還是沒任何反應,他就不說了。

如果我當時大驚小怪大驚失色,她肯定就沒完沒了地重複了。

讓不良行為減少,就這麼簡單,無論如何不給予注意就行了(當然同時要對好的行為給足夠關注)

⭐️讓孩子暫停

這是一個很有效的工具。通常的規則是孩子多少歲就暫停多少分鐘。他們應該在角落或椅子上保持安靜。當孩子在暫停時間待着自己玩的時候,千萬不要跟他們互動。暫停懲罰的很大一部分就在于讓孩子自己呆着。當結束時,除了孩子的道歉之外,就翻篇兒了,不要再沒完沒了的說孩子做錯了啥。

⭐️自己暫停

如果你要氣瘋了,請不要對着孩子失控。把現場委托給另外一個成年人。給朋友打個電話,從1數到10,洗個澡......花足夠的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以便知道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做。幽默也會減輕壓力,讓人放松下來。

⭐️看那邊!

讓低齡孩子把不良行為變成好行為的好方法之一是轉移他們的注意。孩子想要别人的玩具嗎?看,這有個更有意思的玩具!如果兩個孩子正在扭打或争搶,則可能要讓孩子轉移到其他房間。

⭐️做個大人

當孩子們表現得不好時候,更是家長要做個大人的時候。做個大人,意味着要控制自己的沖動,表現得淡定。冷靜點,不靠孩子來控制孩子,才能讓孩子成熟。

⭐️有同情心

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對那些任性的學生采取“善解人意”的中學老師,他們的學生停學次數是“不善解人意”老師的一半。在家裡也可以采用這一态度。冷靜,清晰,充滿了解的與行為不端的孩子交談。

⭐️給孩子一個擁抱

小孩肯定會有不好的行為,因為他們是孩子呀。好父母處罰完孩子之後,依然可以和孩子互相體諒。處理完了問題,一個小小的擁抱就可以讓孩子明白,他們仍然被父母愛着。

⭐️確定孩子了解你的意思

當你在處罰孩子時,看着孩子的眼睛,态度冷靜,簡短清晰的表達你的要求。告訴孩子該做什麼,而不要做什麼。如果他們仍然不好好表現,請說明他們行為的後果。

⭐️可以協商

特别是對于大一點的孩子,足夠靈活地進行紀律處分和懲罰,可以讓事情更順利。讓孩子參與決策會增加他們的判斷能力和遵守規則的動力。即使對年齡很小的兩三歲孩子,在他們可以了解的範圍内這麼做,也是很有用的。

作者:夏楠,國家注冊心理咨詢師,專注于發育落後兒童的智力開發,ADHD兒童注意力和學習能力提升

推薦閱讀

智力發育遲緩|症狀、原因與解決方案

發育遲緩|9歲孩子在24次訓練課中的變化

碎碎念|孩子發育遲緩,家長應該怎麼辦?

自閉、發育遲緩、多動症|感統訓練有幫助,但是效果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