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最後一片葉子《你好李煥英》

作者:雲鬓亂

你好李煥英上映很久了,之是以現在才寫,是因為最近免費了我才完整地看完了,任何有意義的事情都需要銘記,而選擇銘記的方式就是用筆記錄下這一切,隻有看懂了影片結束時那一片飄落的樹葉,才真正看懂了《你好李煥英》。

從最後一片葉子《你好李煥英》

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話,在影片中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廠長安排沈騰和李煥英相親後,賈玲跑過來問沈騰想法時,沈騰說是他爸的安排,這時賈玲走了,沈騰追了出來說李煥英是他自己選擇的時候,天空突然打雷,這時沈騰說了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從最後一片葉子《你好李煥英》

第二次是,在賈玲的安排下沈騰和李煥英看電影時,突然刮風下雨,電閃雷鳴,而在電影院外,賈玲和陳赫在一起時,賈玲說了句天要下雨了,陳赫接了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從最後一片葉子《你好李煥英》

第三次是在文藝表演時,沈騰和賈玲表演二人轉時插了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影片中用了三遍,難道僅僅是影視作品中常用的重複技巧嗎?文藝作品中重複的作用往往是加深表達,前後呼應,如果你在這裡也這麼了解這句話,就稍顯淺陋了。

從最後一片葉子《你好李煥英》

要了解這句話,我們現在看看這個典故。

“天要下雨娘要嫁”說的是,有個叫朱耀宗的書生,考中了狀元,皇帝看他一表人才,便招為驸馬,朱耀宗向皇帝言,自己出身貧寒,八歲喪父,其母含辛茹苦将其培養成人,母子相依為命,請皇帝給多年守寡一直未嫁的母親立貞潔牌坊,皇帝同意了。

朱耀宗衣錦還鄉,并向朱母說了皇帝立貞節牌坊的事情,不料朱母卻失聲痛哭起來。

原來朱母早就想要改嫁,對象是他的恩師張文舉,在他很小的時候朱母便請張文舉教他讀書,由于張文舉教育有方,朱耀宗學業長進很快。朱母歡喜,對張文舉愈加敬重。朝夕相處,張文舉的人品和才華深深打動了朱母的芳心,張文舉對溫柔賢惠的朱母也産生了愛慕之情,兩人商定,待到朱耀宗成家立業後正式結婚,白首偕老。

從最後一片葉子《你好李煥英》

是以這貞節牌坊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不然就是欺君之罪。

朱母陷入了兩難,便對朱耀宗說:“你把我這件羅裙拿回去洗了,如果明天一天能幹,我就不嫁人,如果明天幹不了,那你也就不要在阻撓我了。”

當日天氣晴朗,朱耀宗覺着這也不是什麼難事,誰知當夜陰雲密布,下起暴雨,雨下了一天,而羅裙始終是濕漉漉的,朱耀宗心中叫苦不疊,知是天意,後将此事如實告訴了皇帝,皇帝也表示不知者不罪。

當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才知道後面李煥英嫁人了,并且嫁給的是賈文田,這就是天意,不可違!這也符合劇情的發展,營造一種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邏輯,正是前面這三句的鋪墊,才不會在李煥英突然結婚時,給觀衆造成驚訝和不解。

這個是作者轉折鋪墊的高明之處,就像有一個老頭在風雨交加,電閃雷鳴的晚上,剛調好了一盒深綠色的顔料,雙眼死死地盯着磚頭牆,沒留意腳下,摔倒了,顔料灑得到處都是,老頭蹒跚着回去又調好了顔料,他神情凝重,筆尖握在右手裡,在磚頭牆上遊來遊去,一會兒牆上出現了一片葉子的脈絡。

二、撺掇排球賽

賈玲撺掇着李煥英打排球賽,而在賈玲上場後,卻接連失分,在王琴隊4:14拿到賽點時,終于賈玲撲救了一個好球,若按一般邏輯來講,接下來李煥英隊肯定是開了挂一樣拿下了比賽,而電影中偏偏不照顧觀影者的情緒,還是讓李煥英隊輸了,這種看似不講邏輯其實才是最大的邏輯,何也?且看。

影片開頭,也就是穿越前,賈玲考中了大學,(其實是做了個假證)宴請親朋友好吃飯,而王琴卻一直說當年他們排隊第一,而玉梅卻說當年因為李煥英沒有參加,是以她才第一,也就是說王琴第一已經是既定事實了,是以即便賈玲穿越回去,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這裡就有一個平行時空的概念,我們來看下如果一個人穿越到他爺爺出生的年代,并殺了他爺爺,那還會不會有他,如果他爺爺死了,那肯定沒有了他,沒有他那又是誰穿越的?是以有的科學家就提出了平行時空,既定的事實是無法改變的,是以即便是賈玲穿越回過去,也無法改變這個既定的事實。

從最後一片葉子《你好李煥英》

這些劇情的精心設計,就又回到了那個夜晚,風雨交加,電閃雷鳴,有一個孤獨的老頭,他蹒跚着步伐,一步一步地爬着梯子,雨傘正小心翼翼的罩着調好的灰黃色顔料,右手一點點勾勒着一片葉子邊幹黃的褶皺。

三、最後一片落葉

影片的最後一片樹葉飄落了下來,看似平常,卻寓意萬千,隻有看懂了這片葉子,才能真正看懂賈玲和她的《你好李煥英》。

從最後一片葉子《你好李煥英》

《最後一片葉子》是世界三大小說巨匠之一的美國小說家歐亨利的一篇代表作。

故事講的是3個畫家的故事。

有2個年輕的畫家蘇艾和瓊珊因志趣相投,合租了一間畫室,十一月,肺炎襲擊了整個小鎮,緻死率很高,而瓊珊不幸也得了肺炎,她的窗外恰好有一顆藤樹,因為是深秋,是以藤樹的葉子一天天的減少,而瓊珊認為當最後一片葉子落下時,自己的生命也就到了盡頭。

從最後一片葉子《你好李煥英》

醫生告訴蘇艾,瓊珊的病隻有一成的希望,除非她自己堅信可以好起來。但是瓊珊卻始終堅信最後一片葉子落下來時就是自己生命的終點,無論蘇艾怎麼勸慰,她都不相信。

她們的一樓是一個老頭,叫貝爾曼,他從事繪畫40多年了,但始終沒有畫出個名堂,但是他始終堅信自己可以創作出一副驚世大作,流傳千古。

就在蘇艾請他幫忙當自己的模特時(蘇艾要畫一個插畫,需要一個模特,而貝爾曼經常給這個園區裡的藝術青年們當模特兒以此來養活自己。)把瓊珊的病情告訴了貝爾曼,貝爾曼暴跳如雷,氣急敗壞,他認為瓊珊把最後一片葉子當做自己生命的希望簡直就是扯淡。

從最後一片葉子《你好李煥英》

早上瓊珊讓蘇艾幫忙打開窗戶,窗外的藤樹上就隻有一片葉子了,瓊珊說,今晚它就會凋零,而我也将會死去。

晚上風雨交加,電閃雷鳴。第二天早上,蘇艾又打開了窗戶,但是那片葉子還一直在樹上,被風吹得緊緊地貼在了磚頭牆上,葉根是深綠色的,葉邊泛起了幹黃的褶皺,似乎随時都會掉落下來。

又過了一天這片葉子還在,受到最後一片頑強的葉子的鼓舞,瓊珊終于鼓起了活下來的勇氣。

但是醫生卻告訴蘇艾,貝爾曼死了,他也是得了肺炎,病情來得很急,人們發現他的時候他全身濕透了,沒有人知道一個得了病的老頭在前天那樣的風雨夜裡到底做了什麼。

文章結束了,老畫家在當天最後一片葉子落下的晚上,自己畫了一片葉子,而這片葉子就是瓊珊活下去的希望。

故事講完了,我們再來看看《你好李煥英》,影片結束時,一片葉子在空中飄了很長時間。

從最後一片葉子《你好李煥英》

葉子落了,人也就沒有了,但是葉子一直在飄,就是賈玲對媽媽的思念永不停止,即便葉子落了,但因為賈玲的思念,葉子也不會着地的。這是一個女兒對母親最深沉,最真實,最執着的愛,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替代。

《你好李煥英》是賈玲作為導演的處女座,影片中也有線索,說她将來月工資8萬,當導演,既像是吹牛,又像是自己心中的夢想。

從最後一片葉子《你好李煥英》

但是迄今為止,李煥英已經過世多年,但她仍然沒有實作自己的夢想。就像貝爾曼一樣,從20多歲一直唠叨着自己要畫一副驚世之作,然而都60多歲了,卻遲遲沒有動筆,在得知瓊珊的想法後,他有了自己的創作靈感,而最後他為了畫牆上的那片葉子搭上了生命,這片葉子讓瓊珊對生活有了希望,進而活了下去,這個就是老畫家的驚世大作《最後一片葉子》。

賈玲用自己的畫筆,精心地畫着每一處劇情,真誠、細膩地創作出了驚世大作《你好李煥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