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好,李煥英》的原生家庭之惑,賈玲對賈文田有啥不滿嗎?

作者:我就是個碼字的

2016年,獨幕喜劇版《你好,李煥英》橫空出世感動了很多人,不過當時就有網友提意見,怎麼感覺賈玲的父親賈文田的戲份那麼少呢。

《你好,李煥英》的原生家庭之惑,賈玲對賈文田有啥不滿嗎?

沒錯,在獨幕喜劇裡,賈文田上場一共不到三十秒,台詞也寥寥,當時覺得可能因為是時間問題,故事不能太展開,是以老賈隻能把時間讓位給媳婦李煥英了。

等到2021年電影版《你好,李煥英》上映時,蠻以為賈文田的戲份會大大增加,比如像《回到未來》那樣和女友李煥英陷入感情危機,穿越回去的女兒幫助他們打敗各種阻攔他們結婚的小混混和富二代,然後夫妻雙雙把家還......

沒想到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電影劇情和筆者想得完全不一樣:

《你好,李煥英》的原生家庭之惑,賈玲對賈文田有啥不滿嗎?

一、賈文田這個角色在電影裡有些尴尬

1,戲份極少

中年賈文田在電影片頭隻露了個背影,喬杉飾演的青年賈文田在片尾打了一回醬油,比起獨幕喜劇來,按時間比例看的話,戲份沒準兒更少了。

與此同時,電影《你好,李煥英》裡賈曉玲身上穿的那件衣服上還有她死去的狗狗“賈小倩”的頭像,狗狗的頭像不僅全程出鏡甚至還有特寫,你這。

2,内涵尴尬

賈曉玲在片中屢次明示和暗示自己母親李煥英的生活不幸福,比如“母親一開始就是中年婦女形象”等,這種說法引申出來,難道沒有内涵賈文田的意思嗎?如果賈文田有能力的話,李煥英怎麼會那麼辛苦、那麼不幸福、那麼沒面子、那麼容易蒼老。這些鍋肯定不可能讓不争氣的賈曉玲一個人背吧。

《你好,李煥英》的原生家庭之惑,賈玲對賈文田有啥不滿嗎?

3,對比産生距離

影片中用嫁給廠長兒子沈光林的王琴對比李煥英,富有程度、保養狀态以及子女教育問題,每一樣都碾壓李煥英,這個對比恐怕不隻是在對比賈曉玲和王琴的孩子吧,肯定也有對比賈文田和沈光林的成分啊。王琴還是那個王琴,李煥英還是那個李煥英,改變他們命運的并不是兒女多優秀,而是那件“大好事”。

4,行動說明一切

在電影中,穿越回去的賈曉玲想要改變母親的命運的話,其實方法有很多,比如1982年世界杯買意大利,1986年押阿根廷,1990年全部身家買德國,1994年傾家蕩産押巴西,1998年梭哈買法國,接着把賺來的錢投資杭州一位姓馬的小夥幾百萬,再投給深圳一位戴眼鏡也姓馬的年輕人幾百萬......什麼人生赢家世界首富,so easy!

有網友說賈曉玲想換掉賈文田是為了不讓自己出生,可幹掉自己的辦法也有很多,比如最爛的方法是,當李煥英懷第二個孩子的時候,賈曉玲偷偷在她家花盆裡埋麝香......幹掉别人不容易,幹掉小時候的自己還不手拿把攥,有的是方法阻止自己被生下來。為啥非要換賈文田呢?

《你好,李煥英》的原生家庭之惑,賈玲對賈文田有啥不滿嗎?

是以,綜合看電影的劇情,李煥英不幸福不開心的源泉壓根不是賈曉玲的出生,主要原因就是賈文田不如沈光林,是以賈曉玲一門心思去1981年換掉賈文田而不是穿越到1982年阻止自己的出生。

但是,穿越劇的底線是不能改變曆史,是以電影隻能也必須安排李煥英和賈文田結合,是以青年賈文田同志必須出來打個醬油做個交代,不然這片子不容易過審。

《你好,李煥英》的原生家庭之惑,賈玲對賈文田有啥不滿嗎?

二、賈玲為何如此對待“賈文田”這個角色?

我們知道,《你好,李煥英》是賈玲親自編劇的作品,導演也是她,也就是說讓賈文田這個角色在電影裡有些尴尬的“始作俑者”就是她。

賈玲為何把自己親老爸這個角色設計成這樣呢?要知道,在一般的原生家庭裡,女兒和父親關系比較好的機率比較高,母親去世了,父女倆不是更應該相依為命感情更深嗎?父親将對妻子的感情轉移到女兒身上,女兒将對母親的情感轉移到父親身上。何況,賈玲姐姐已經出嫁,在老賈家這個原生家庭裡隻有賈文田和賈玲兩個人了。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個“親”包括父親和母親,李煥英走了可還有賈文田呢。

難道賈玲這是對賈文田有什麼不滿嗎?是以将内心的想法映射到了電影裡?

《你好,李煥英》的原生家庭之惑,賈玲對賈文田有啥不滿嗎?

有網友曾說,《你好,李煥英》裡賈曉玲想換掉賈文田的目的,是為了修改李煥英的生活軌迹,阻止未來那場車禍的發生。

這個說法似乎并不靠譜,因為脫離了電影故事的主線,隻為了這個目的何苦安排王琴、沈光林等角色,真要阻止車禍的發生,穿越到車禍前十分鐘把貨車司機攔住打一頓送醫院不就得了。

不過,這個說法其實還可以延伸一下,如果将電影和現實對照的話,《你好,李煥英》裡撞死李煥英的那個貨車司機,其實就是賈文田。

賈玲曾在回憶中提到母親李煥英去世的原因,賈文田和李煥英一起收稻谷回家,為了不讓自卸車上的稻谷散落,賈文田讓李煥英坐在兩米多高的稻谷堆上,賈文田開車的時候發生晃動,李煥英從車頂跌落頭部受傷送醫院後不治(也有跌落後又被車輪軋到頭部的說法)。

換句話說,在李煥英去世這件事上,賈文田是負有間接責任的。

《你好,李煥英》的原生家庭之惑,賈玲對賈文田有啥不滿嗎?

此外,賈玲在接受采訪時也曾說過,她後來上學主要是靠姐姐接濟,三百五百一千地給她彙錢,占據姐姐每月收入的一大半,那麼,這個時候的賈文田在做什麼呢?

我們再想一件事,賈文田在1981年的職業是廠裡廣播站的廣播員,也就是《你好,李煥英》獨幕喜劇裡的歐陽柱,同名電影裡的沈光林。

《你好,李煥英》的原生家庭之惑,賈玲對賈文田有啥不滿嗎?

可為什麼賈玲要把廣播員這個角色塑造成一個相對比較“高富帥”的形象,而讓賈文田在獨幕喜劇裡打更、在電影裡燒鍋爐呢?

是以,種種迹象表明,賈玲也許真的對現實中的賈文田有些不滿,是以讓賈文田這個角色在獨幕喜劇裡和電影裡都有些尴尬。

《你好,李煥英》的原生家庭之惑,賈玲對賈文田有啥不滿嗎?

三、喜劇的核心是悲劇

賈玲是喜劇演員,如果想拍喜劇的話,完全可以把陳赫飾演的冷特設計成《回到未來》裡的畢夫,把沈騰飾演的沈光林設計成《梁祝》裡的馬文才,賈曉玲回到過去幫助父母打敗阻攔他們結婚的冷特和沈光林,同樣具有喜劇效果,同樣可以“笑順父母”。

但是,賈玲把賈文田的角色淡化并且還要阻止他和李煥英結婚,這樣《你好,李煥英》就有了雙重悲劇成分,一個悲劇是李煥英的去世,子欲養而親不待。另一個悲劇可能是賈玲原生家庭裡的問題。

喜劇的核心是悲劇,此言非虛。筆者認為,《你好,李煥英》也許并不是大家想象得那麼簡單,其中有些東西是需要挖掘和反思的。

《你好,李煥英》的原生家庭之惑,賈玲對賈文田有啥不滿嗎?

你别說,确實有很多觀衆在看了《你好,李煥英》電影版之後有了反思,隻是這個“想換爸爸”的反思實在是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大過年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