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百姓們聞之痛心,為了不讓魚蝦破壞其軀體,紛紛将家裡的糯米裝進竹筒内吸引魚蝦。
從這之後,民間也就有了端午吃粽子的習俗,如今更是傳承上千年。不過,大陸幅員遼闊,各地因飲食習慣和風俗不同,粽子的餡料、口感也各有不同,南方人愛吃鹹粽子,北方人喜吃甜粽子。
粽子是一種鮮香軟糯的美食,但不同粽葉包出來的粽子口感各有不同。那麼,端午吃粽子,哪種粽葉包粽子最香?8種粽葉可供挑選,但需小心6個陷阱。
01、8種粽葉可選擇
1、竹筍殼
在廣西地區,粽子個頭超大,一個可達幾斤重,裡面的餡料鼓鼓滿滿,老遠就可聞到香味。
有人好奇,一般的粽葉似乎沒那麼大吧?就算有那麼大的葉子,也承受不了這樣的重量。其實,廣西人用的粽葉是竹筍殼。
竹筍大家都不陌生,其外殼比較硬,有着竹子特有的清香味道。不過在使用前,需要反複清洗,除掉表面的毛刺,包之前用熱水煮上10分鐘。
雖說比較繁瑣,可竹筍殼包出來的粽子值得大家費心,粽子口感獨特。廣西當地人有吃完竹筍保留殼的習慣,就是為了包粽子的。
2、箬竹葉
在廣大的南方地區,箬竹是十分常見的,畢竟它本就喜溫潤環境,溝渠邊、山谷裡、小溪旁總能看到其身影。
浙江的朋友告訴筆者,每到5月開始,不少人就會來鄉下收購箬竹葉,再賣給食品公司包粽子。而十分有名的嘉興粽子,粽葉就選用上好的箬竹葉。
箬葉中的維生素、礦物質、黃酮、氨基酸等含量多,對人體好處多多,如可很好的抗氧化。
箬竹葉比較柔軟有韌性,包粽子前需先将偏硬的葉頭部分除去,清洗後在水中煮上10分鐘再包粽子,更有光澤感,散發着陣陣清香味道。
3、蘆葦葉
最常見的應該就是蘆葦葉了,在南北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最重要的是它足夠新鮮,且擷取比較容易,在河堤旁、魚塘邊總會出現。
蘆葦葉有藥用價值,可清熱解毒,包出來的粽子有種特别的香味。市場上,粽葉5元錢一斤,很多人都會購買。
盡管蘆葦葉要窄一些,但因足夠細長,包出來的粽子為圓錐形,賣相上十分可觀。早在年代時蘆葦粽子就已流行,至今仍深受喜愛。
4、柊葉
在南方一帶,不少人也會選用柊葉包粽子,雖然很多人不了解這種粽子,但在日韓兩國還是十分出名的,不管是包粽子還是烤肉,都愛用柊葉。
柊葉大小不一,但葉子比較厚實、柔軟,因而包起來十分紮實,可長時間蒸煮而不怕開裂,且它有獨特的清爽味道,很多人都喜歡。
從柊樹上采摘下來後,一定要清洗一遍,再用沸水煮至葉子變深,這樣葉子柔韌性好。
5、荷葉
在大陸,荷花是最常見的一種觀賞水生植物,而荷葉也因不吸水而深受喜愛。其實在飲食界,荷葉備受歡迎,如荷葉排骨、荷葉燒雞等,市場也賣荷葉茶葉。
至于為何,說白了就是荷葉香味濃郁,讓人回味無窮。而荷葉的葉子夠大夠寬,是以用它來包粽子十分友善。
荷葉在采摘之後,需要先放陽光下曬一下,随後再放入水中泡軟,之後再放水中煮沸殺菌。
荷葉粽子下鍋後,整個廚房都将是粽子的清香味道,吃了都會愛上它。再者說,荷葉種的蓮堿、荷葉堿、維C等含量豐富,對身體有很大好處。
6、簕古葉
在廣東、海南等地,簕古比較常見,其果實外觀像鳳梨,當地人都稱其為山鳳梨,這種果實也可以用來烹饪。
在包粽子時,當地人也喜歡用簕古葉,但需要先将葉子外緣的鋸齒剪掉,避免劃傷了人。葉子處理了後,再放太陽下曬幹,等到包粽子時用清水浸泡即可,其味道十分特别,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7、芭蕉葉
在大陸的兩廣、雲南、海南、福建,芭蕉十分常見,其樹木高大,葉子也十分寬大,不少人夏天為了防曬,直接用芭蕉葉遮陽。
其實,芭蕉葉除了有藥用價值外,也可用來包粽子,因葉子大,包起粽子來比較容易。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芭蕉葉的柔軟性不是太好,包的粽子形狀不美觀,是以包之前需要放在水裡浸泡一下,不然粽子餡就會漏出。
8、粽葉蘆
從名字就可知道,這種葉子就是為粽子而生,它主要存在于南方地區,是一種高達的喬木草本植株。
每年端午前後,正是葉子最為嬌嫩之時,别看葉子比較輕薄,但柔韌性比較好,且有着特别的清香氣息,将肉餡、蜜棗等包裹其中,使得食材更富有獨特感。
除了以上8種主流的粽葉外,美人蕉葉子、玉米葉、露兜樹葉、椰樹葉等包粽子,這些葉子各有優缺點,是以大家可以根據當地習慣選擇不同的粽葉。
02、挑選粽葉小心6大陷阱
對于農村人來說,粽葉随處可得、随手可摘,但在城市裡粽葉就不那麼容易獲得了,因而市場中到處都是出售粽葉的。
如果能夠買到鮮粽葉自然是好,畢竟這類粽葉顔色青綠,韌性更好,适合包粽子,不會出現斷裂現象,且煮的粽子十厘清香。
不過,鮮粽葉表面粗糙,絨毛多,需要提前處理,也就是放入清水中兩面洗淨,再煮上沸水,放入食鹽、食用堿,将粽葉放在其中煮上顔色變深,随後放入冷水中泡上一段時間即可。
但大城市很少能買到鮮粽葉,市面上賣的多是密封包裝的幹粽葉。這些粽葉往往是在7-10月份采收,會放在陰涼通風地方儲存,待來年出售,可儲存2-3年不壞。
隻不過,幹粽葉在出售前需高溫蒸煮,粽葉可能會發黃,賣相不是太好。一些不良商家為了讓其更有賣相,往往會在粽葉上添加氯化銅、硫酸銅等,也就是“返青粽葉”,看着很新鮮。
但需注意的是,返青粽葉在高溫蒸煮時,可能會導緻工業原料中的銅、汞等重金屬離子滲透到粽葉裡,大量食用可能會引發中毒,腎髒也可能會衰竭,對人體健康危害比較大。
那麼,該怎麼挑選粽葉呢?一定要小心4大陷阱!
1、水煮顔色不正常
将粽葉買回家後,首先要用水煮一下,看鍋裡的水顔色是什麼樣的。如果顔色為淡棕色或淡黃色,那說明葉子沒有經過科技加工。但如果煮出來的水為淡綠色,或綠色明顯,那說明化學添加劑偏多,這種粽葉就别再要了,直接丢了就行。
2、顔色太綠的别買
買粽葉時,一定要注意别買顔色太過翠綠的粽葉,畢竟這些葉子在進入市場前會進行高溫處理,葉綠素減少,因而粽葉會顯得比較淡黃。
大家在挑選時,可以買那些暗灰色的粽葉,這樣吃着更放心。
3、氣味怪的别買
如果是正常的粽葉,其味道會是一種淡淡的清香氣味。但如果大家挑選的粽葉,味道比較怪異,如有黴味或硫磺味,那就不太正常,不是硫磺味太多就是粽葉堆積時間太長發黴。
4、手感柴的别買
在挑選粽葉時,大家可以用手摸一下,看粽葉手感如何,如果摸起來質地柔軟,且韌性比較好,那粽葉品質就不用問。
如果粽葉摸起來又柴又硬,軟硬度不均勻,那說明粽葉品質不佳,這種粽葉包粽子容易裂皮。如果粽葉上有細微裂紋,那就更不能買了,一煮就開裂。
以上這4大陷阱大家一定要避免,當然不管是幹粽葉還是鮮粽葉,一定要先浸泡再放入鍋中煮沸,随後再将粽葉撈入冷水中浸泡。
在煮粽子時,可以放上一勺鹽、一勺食用堿,這樣粽葉更有韌性,且質地更柔軟,香味濃郁,吃起來口感更好,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