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中國肖邦"李雲迪因涉嫌賣淫被北京朝陽分公司拘留。
他年輕時成名,曾獲得肖邦國際鋼琴比賽金獎,被譽為"諾貝爾音樂",但走高低低,最終成為一名糟糕的藝術家。與此同時,曾經勢均力敵的郎朗卻遠遠落後。
在一次采訪中,李雲迪被問及他的個人關系,他回答說:
"現在我發現很難找到女朋友,一個是沒有時間;
其次,我是一個比較固執的人,在一些事情上又極為個人化,恐怕女生難以接受,畢竟不能把女朋友當成一個工作團隊作為同樣的要求;
此外,我仍然有很多不滿意的興趣,是以我不會想太多。"
李雲迪的童年相當壓抑,大部分時間都在按下黑白鍵。
他想像其他孩子一樣出去玩,但他的母親張小路會坐在他身後,用羊毛外套的牌子看着他。如果他的手形發生變化,張小路會迅速用手尖矯正,如果分心,招牌很可能迅速落在手臂、大腿或其他部位。
7歲的李雲迪從手風琴學習鋼琴,成為少年宮的"大孩子",善于在他快速的進步中,總是跳起來彈奏樂譜,老師覺得他了解力特别高。
當然,這一切與張曉璐息息相關。
除了舉着牌子催促李雲帝,張小路也為他做了嚴格的計劃。在計劃中,李雲迪在上午的課堂上,下午鋼琴,晚上晚飯後,再練習。
有一天,李雲迪最期待的就是.m 6點半,他可以打開電視,一邊吃邊看,一邊捧着碗。
該舞台是忍者神龜,神聖戰士之星和變形金剛的所在地。李雲迪非常喜歡,但當他7點鐘到達時,新聞播報的前奏響起,夢境立即醒來,他立即坐在鋼琴旁,準備練習。
有一次,張小路不在的時候,李雲迪偷偷打開電視,結果被抓住了。張小路摸了摸熱電視機,氣急之下,不停地罵罵咧咧。她下定決心要搬走電視機。
那天,11歲的李雲迪哭不出來。
但哭了之後,也得繼續練鋼琴,每次彈錯,張小路的簽名一定會到來,無一例外。
有一次,一首歌,李雲迪彈奏了很久沒有過去,張小路生氣地把門摔開,留下李雲迪一個人在房間裡。在片刻的恐懼之後,他瘋狂地練習。後來李的父親回到家,看到他像這種心不忍,和張小路求愛,懇求她回來聽李雲迪的演奏。
張小路回來後李雲迪松了一口氣,緊緊的指尖按了一下,又拉了一下,又流出了很多汗水。他怯怯地擡頭看着張小路。
張小路接着道:"是的。"
過了一會兒,李雲迪跳過了一本關于他進步的教科書。少年宮的老師實在教不了,于是就把《四川尹鋼琴教授》推薦給了李雲迪的母子丹兆義。
1991年11月的一個晚上,張小路率領李雲帝拜訪了丹兆義。看到李雲帝的技巧後,趙怡卻大吃一驚,這個孩子不僅天賦異禀,彈鋼琴的時候焦點非常動人。
在此之前,雖然李雲迪彈得好,但看過他演奏的老師總是會舉起一個緻命弱點——孩子的手太小了,以後不能彈出一首跨度很長的歌。但昭毅卻很堅定地告訴李雲迪:"雙手會慢慢長大,音樂才是最重要的。"
李雲帝跟了上去,但昭毅很快,非常信任他。但老師溫柔,聲音很輕,會給人三次機會改犯錯誤,不打人。
更重要的是,他了解李雲帝的天賦。
1994年,李雲迪考入四川音樂館。一年後,深圳藝術學校邀請丹昭義任教。這時,擺在李雲帝和張曉璐面前的問題,是留在重慶還是跟着老師去深圳。
當時,李雲迪曾獲得重慶市少兒鋼琴比賽第一名、"花焙杯"全國少兒鋼琴比賽第一名。李雲迪知道老師的決定,他說:"但老師去哪裡,我都去。"
張小路也辭掉了工作,和李雲帝、丹昭義一起南下。從一個不知道鋼琴幾把鍵的人變成了一個有初級鋼琴指導的人,她的耳朵變得特别靈性,一旦李雲迪彈錯了,她馬上就會發現。李雲迪在如此強烈的注視下,每天練習3-5個小時。
當時,李雲迪特别喜歡打乒乓球,但每次打球,隻要聽到一聲尖銳的叫喊,他就會立刻放下牌子,把腿扔在跑上,乒乓球摔倒在地上,一個反彈。等到他離開很久以後,伴侶才有反應,隻有男人喊道媽來了。
李雲迪參加團體活動也有限,他來廣東後唯一的春遊就是羅浮山。出發當天早上,李雲迪在5:30自覺起床,在鋼琴室練習了2個小時,然後與同學見面開始。
後來,他的班主任在談到這件事時說:"但這麼勤奮,不成功就奇怪了。"
20世紀90年代末,李雲迪開始參加國際比賽。
每次參加國際比賽,趙毅先生都會和李雲迪一起出國。
1999年,兆毅帶李雲迪赴荷蘭參加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他們住在郊區一個老人的房子裡,因為他們不想給老人添麻煩,他們連續幾天吃餅幹和面包。這導緻李雲迪經常感到饑餓和虛弱。
後來,決賽當天準備搬到城裡,但老師自己去市場買餡和皮革,給李雲帝包了一口雲燕子。
決賽中,李雲迪是最年輕的參賽者,坐在荷蘭姐姐瑪格麗特公主的王後手下,最後,李雲迪獲得第三名和"公衆獎"。領獎後,一位荷蘭特工走過來對李雲迪說:
"你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另外兩個獲獎者隻适合老師。
2000年,第十四屆肖邦鋼琴比賽開幕,李雲迪被文化部選中。
在發出通知時,在離開遊戲僅八個月後,老師不得不突襲肖邦的音樂。
該獎項是諾貝爾音樂獎,它重視音樂家的技能和素養,如果不達标就不會有金牌。自1985年俄羅斯的布甯赢得金牌以來,已經過去了15年。
10月4日,比賽正式拉開帷幕,李雲迪在老師丹兆毅的陪同下來到華沙。
第一輪比賽開始後不久,我就遇到了李雲迪的生日。趁着練習的空檔,昭義把李雲迪帶到附近的肯德基,給他點了炸雞和可樂。李雲迪嚼了一口,但昭儀舉起了可樂瓶,情人摸了摸下一杯,祝他好成績。
在本次比賽中,23個國家來到98人,李雲迪是最年輕的。第一輪過後,98人被淘汰60人,李雲迪不在其中。
經過之前的鍛煉,他的心态比第一次穩定了很多,但每次玩完後,一定要跑到但昭儀那裡,聽老師的評價,擁抱老師。
第二輪,"鋼琴神父"阿格裡奇加入了評審團,在比賽開始前,李雲帝突然對丹昭義說:"我太緊張了,腦子一片空白。"
看到李雲帝的出現,昭儀迅速從身上拿出一張紙條,難以寫下四個字,遞給李雲迪的手。李雲迪緊緊握着紙條,上面寫着"無私無畏"。
在第二輪結束時,還剩下11人。
到第三輪結束時,李雲迪的積分已經到了第一位。
在最後的舞台上,他演奏了肖邦的《第一協奏曲》,演奏完後,他像往常一樣跑向人群,尋找老師。但老師對他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臉上的表情也從緊張變成了松了一口氣。
當最後一個音符消散時,所有觀衆和23位評委起立鼓掌。
"李雲迪對肖邦音樂的演繹是如此完美,以至于你幾乎找不到任何瑕疵,"評委會主席亞津斯基說。
在1.m,比賽結果公布,金牌尚未公布,另一名進入決賽的俄羅斯選手高高舉起了李雲迪。但昭儀告訴他:"微笑,這麼多媒體在拍。"
于是,不少人湧向李雲迪,不少人想知道獲獎後對"中國肖邦"的第一印象。
李雲迪道:"媽咪,我成功了。"
知道兒子中獎後,張曉璐和丈夫一起飛到了荷蘭。
當她回來時,她看到丈夫背着一個大包,李雲迪空手而歸,她對李雲迪喊道:"不要以為你現在是明星,你需要别人等你,你自己的行李來扛。作為兒子,你也必須背着父親的行李!"
李雲迪哽咽着,用力道歉。
比賽回來後,很多媒體想采訪李雲迪,香港、台灣、日本的記者對他很感興趣,認為李雲迪每天都有一次采訪和演唱會。深圳市政府向學校頒發了100萬元,以表彰李雲迪的成就。
2001年前夕,張曉璐把忙得頭暈目眩的李雲迪鎖在房間裡,讓他給朋友和家人寫賀卡。
"你可以擁有今天,不要忘記很多人的大力幫助,新的一年已經到來,你必須親自向那些幫助過你的人送上祝福。張曉璐出榜單後,李雲迪寫了整整2天才完成。
2001年4月,在東京演出期間,李雲迪與全球最大的古典音樂公司德意志留聲機公司(下圖DG)正式簽約,成為該公司首位簽約的中國鋼琴家,從此成為"專業演奏家"。就在噪音消退之前,他決定在德國漢諾威音樂和戲劇學院學習。
"畢竟古典音樂起源于西方,鋼琴是西方樂器,它的根在歐洲,是以這次我要'尋根'。
去德國前夕,張小路提出要去讀書,李雲迪拒絕了。
這一次,他獨自登上了飛往德國的飛機。
在漢諾威,李雲迪租了一套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家具和裝修都是自己決定的,終于有了一點"支配"的感覺,不久之後,他發現事情并不簡單,原來的生活不僅僅是"好鋼琴上線",還要做飯、付房租和洗衣服。李雲迪以前從未這樣做過,他也不喜歡這樣做。
他愛上了硬德國面包和香脆的香腸,偶爾從家裡拿出一桶友善面"改善他的生活",襯衫髒兮兮地揉成球去買新的東西,有時間去中餐館吃飯,雖然味道不是那麼正宗。
總之,人生的問題不是問題,與"自由"相比,這些都是屁。
當然,在這裡,除了德國面包和熱狗,李雲迪也愛上了這個女孩,他的轶事成了國際學生的談話。
同年12月5日,李雲迪的首張專輯《肖邦的精選》由DG Worldwide發行。不出所料,該唱片業受到吹捧,在日本售出20萬張唱片,在香港售出3萬張唱片,創下了香港經典唱片的銷售紀錄。那一年,李雲迪過着"半個學生,半個表演者"的生活,每年在漢諾威上五六個月的課,然後環遊世界,一大群粉絲聚集在一起簽名。
2003年,李雲迪組織了他的第一次中國巡演,主題是"提高兒童生存品質,關注他們的健康成長"。
"屆時,重慶、廣州、上海、杭州、廈門、北京、成都的觀衆都會欣賞李雲迪精湛的音樂天賦和健康的形象,"《北京晚報》說。"
也是在這一年,與李雲迪同年出生的胖小夥子來到了DG。
不久前,他成為第一位獲得藝術成就獎的伯恩斯坦。
在簽約儀式上,DG Records首席執行官羅伯特表示:"郎朗是百年國際音樂界最炙手可熱的明星,我個人非常高興他能加入百年之久的DG大家庭。"
從那時起,關于誰更好一直存在争議。
不像李雲迪的兼職閱讀,簽約DG後,郎朗每年都會做很多表演,關于他的年度表演,有人說100,有人說150,有人說200。在很多人眼裡,這不僅僅是能量,隻是多餘的能量。
具體問及李雲帝對郎朗頻繁演出有何看法,李雲玥說: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但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我覺得我無法處理繁重的工作,我已經連續打了七場演出,我幾乎走了。
後來,網上有大量關于"李雲迪的名氣不如郎朗"的文章,大多是人們的争論是:郎朗善于推銷自己,懂得推廣和做廣告,而李雲迪則默默内斂,安心做音樂,是以不知名。
很多人聽,他們相信這一點。
2006年,李雲迪畢業于漢諾威。一年後,華誠出版社給了他自傳《自傳》的封面,他的名字不再是"中國肖邦"或"鋼琴王子",而是"中國鋼琴神話李雲帝"。
但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人們發現,代表中國向世界演奏的不是"中國鋼琴神話"李雲迪,而是胖乎乎的郎朗。
這時,李雲迪也正式與DG公司合作,據李雲迪介紹,是公司在營銷上遇到了困難。但大量業内人士表示,李雲迪并不是主動釋出合同,而是被解除了。因為DG不能容忍一個過于自我管理,不關心自己事業,反複警告但不悔改的人。
當時,李雲迪經常在演唱會前報道新曲目以引起注意,但現場又變回了舊曲目,因為"他根本沒有練習新音樂"。已經很久了,上衣受不了。
同年,李雲迪和香港著名明星彭丹傳出傳聞。34歲的彭丹被拍到深夜在上海吃晚飯,交換電話号碼,表現得非常親密。
李雲帝急忙回應記者:"怎麼把我綁在一個中年女人身上。"
2010年,在肖邦誕辰200周年之際,波蘭政府授予李雲迪"榮譽藝術"文化勳章,并授予他世界上第一本肖邦護照。
3月,新公司EMI古典為李雲迪錄制并發行了《肖邦夜歌》,獲得白金銷量;李雲迪看來,還是要把肖邦聯系起來的正确方式,但此時李雲迪有了新的興趣。
2012年,他與王麗紅一起出現在春節晚會上,出演了《金蛇舞》和《龍的繼承人》,從此引出了著名的《珠迪》CP。
一年後,劉倩的《找立紅》将這"弘帝熱"推向了高潮。很多人可能忘記了,其實2013年春晚郎郎也登上了舞台,但他并沒有像李雲迪那樣扮演劉倩的"魔術工具人",而是與侯紅蘭合寫了舞蹈"指尖和腳趾"。
春節晚會後,支援李雲帝的《北京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李雲帝滑向娛樂池》的文章。文章提到:"肖邦如果還活着,看到前肖邦大賽金牌得主居然在電視魔幻,我不知道該怎麼感受?"
但真正激怒肖邦的可能還沒有。
2014年,波蘭文化和國家遺産部官方網站公布了2015年第17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評委名單,使李雲迪成為肖邦曆史上最年輕的評委。結果,在比賽的前兩天,他無處可見。
原來,他是在給好弟弟黃曉明一個伴娘。
同樣在2015年10月30日晚,李雲迪在首爾藝術中心音樂廳演奏肖邦第一協奏曲時,被迫停止演奏肖邦的第一部協奏曲。還有這首曲目,是他在當年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決賽中演奏的。
重大事故發生後,李雲迪的情緒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演出結束後的當晚,他在臉書和微網誌上,在萬聖節造型圖上,伴随着:
"我明天要穿成這樣衣服來吓唬人,你害怕。
他的團隊後來解釋說,這個錯誤是由于"船車勞頓"造成的。深圳晚報記者就此事聯系了趙怡,但昭毅拒絕采訪,隻發了一條資訊:
"最近有兩件事對我們來說非常難過。無語的心沉重,面對你我仍然無言以對。榮譽不是自己的,肖邦比賽要求他代表中國的名字;
到南韓演出也被評為中國鋼琴家。他應該懂得愛國,愛音樂,懂得自尊,要知道世界沒有一勞永逸,沒有努力就沒有收獲。
發生的事情更證明了每個人每天都在說的真理:做一個男人,然後成為一個藝術家,成為一個音樂家,最後成為一個鋼琴家,反之亦然。"
2016年,英國權威的ClassicFM廣播電台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25位鋼琴家"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25位鋼琴家",朗朗入選,周圍環繞着貝多芬,李斯特,舒曼和肖邦。
郎朗奮鬥了20多年才加入肖邦,今年"中國肖邦"李雲迪參加了一個綜藝錄音,名字是"熟悉的味道"。
在節目中,他用九位數的手為張小路做了一鍋腌魚。
這不是他第一次參與Variety的錄制。
2012年與王立紅合作後,他參加綜藝節目的次數猛增;他在《十二條戰線》中捏鍋,在《跨界喜劇之王》中飾演獨幕喜劇,在《脫口秀大會》中擔任領銜笑者,與鐘楚軒一起演唱《蒙面歌王》,在《手域的兄弟》中玩遊戲。
遠離"中年女人",關于他感情的轶事從未破滅。
除了2013年上市的田薇,還有他傳聞中擁有的女人,唐薇這樣的名人,不為人知的"熱褲女郎"、"長發女郎"、"白姑娘"、"富女"等,以及他早已結婚的傳聞。
2019年,郎朗與吉娜結婚,吉娜也是一名鋼琴家。李雲迪深夜開着豪華車送女孩回家,甚至在路上解決了一手,就上了負面消息。
然而,這一切都在兩年後的10月21日結束。這一天,李雲迪因涉嫌賣淫被朝陽市警察局正式拘留。
事發後,媒體緊急緻電丹兆毅家。
但昭儀先是生氣地關掉了電話,然後又受不了對方頻繁的接觸,在電話裡,他說了上次"很傷心",這次他說了三遍。李的母親張曉璐沒有回應。
21年前,18歲的李雲迪在華沙的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金牌。
文化部長孫家正、著名音樂家吳祖強相聚,人群在哪裡動,海浪的聲音,遍布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的都将李雲迪作為新近推崇的"鋼琴偶像"。
從那時起,他的名字就與肖邦聯系在一起。
然後他累了,不願意玩,不願意說話,不願意聽,并開始同情其他人 - 舒曼,莫紮特,普盧菲耶夫,拉威爾。
但最終,他發現最觸動他的是肖邦。
"回到肖邦,我發現自己更喜歡肖邦......
你知道,對一件事的熱情很難找到。這很像墜入愛河,它必須是一種主觀的沖動和追求,如果你隻考慮對方,就不可能墜入愛河。
當我和很多指揮家和音樂家交談時,他們給我建議,無論出于什麼原因,你都應該確定你70%以上熱愛這部作品,這樣你才能很好地傳達給觀衆。"
當年獲得金牌時,李雲迪非常拒絕"偶像"這個名字,他公開告訴媒體:
"我希望人們因為我的工作而關注我,如果我能了解我演奏的音樂,那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安慰......
選擇古典音樂注定是一條艱難的道路,沒有絕對的勤奮和努力是無法達到大師的。"
一些參考資料:
1、《中國鋼琴神話李雲帝》 - 華誠出版社
2、《李雲帝,滑向娛樂的海灘》-北京日報
3、《李雲帝:征服黑白世界》——女報魅力情感
4、《鋼琴王子李雲帝自傳-新浪漫主義》-NHK
-完-
作者|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