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堅持“人物地”同防,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另一個戰線一刻也未放松

堅持“人物地”同防,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另一個戰線一刻也未放松

長江日報 外國旅客到漢全程點亮"綠碼",快遞包裹到公衆手中經過四輪消毒,外籍人員到達機場時設定了硬隔離專用通道,進口冷鍊食品"e冷鍊"全面控制...近日,長江日報記者在機場、港口、火車站、物流快遞中轉中心等地進行走訪,發現各點都堅持"品格之地"與防衛、嚴嚴、精細細細,緊密交織在疫情防控網中,"外防投入"前沿一刻也沒有放松。

徹底搭建"人類防禦"屏障

外國遊客來漢全程點亮"綠碼"

堅持“人物地”同防,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另一個戰線一刻也未放松

漢口火車站的乘客通過自動測溫系統。餘志勇,《長江日報》記者

"請出示您的綠色代碼并配合檢查!"8月8日,長江日報記者來到武漢火車站大門外,小喇叭不斷提示乘客主動"亮碼",從業人員在一旁提醒導遊。

記者看到,所有來漢的遊客都帶着健康碼"綠碼"通過,對于高風險地區和海外傳回漢族的人員也要轉運服務站,全市各區都在這裡設立了服務點。

"我們首先要求乘客測量體溫,填寫表格,然後聯系街道和社群,在那裡他們等待隔離。漢陽區武漢火車站防疫班從業人員王航說,對不同的旅客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有的需要居家隔離,有的與酒店隔離。

在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出口處,有專人值班,旅客亮着"綠色代碼"進入紅外溫度。"機場管控措施一直很嚴格,我們每天24小時值班。天河機場從業人員張玉英介紹,從低危地區對旅客亮"綠碼",測溫即可通過,從中高風險地區旅客,通過專線直航,對國際航班入境通道實行全封閉硬隔離管理。

不僅要嚴防"外來者",還要關注"本人",築起"人防"屏障。武漢鐵路警察局武漢火車站派出所周晨宇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同僚拿着一個酒壺全身爆裂,噴完後檢查體溫,顯示正常後放出。"我們自己有嚴格的預防疾病程式,我們對自己負責,我們對乘客負責。

湖北機場集團負責人表示,天河機場從業人員實行分級控制,按暴露風險分為高、高、中、高、中、低五類人員,實行集中隔離、集中居住、核酸加密檢測頻率,盡可能減少與社會方面的交叉。

全面夯實"物質防禦"基礎

郵件經過四輪消毒後才傳遞給公衆

堅持“人物地”同防,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另一個戰線一刻也未放松

楊麓保稅園區公司冷庫實行"紅區"管理。長江日報記者 李永剛

8月5日,32歲的陳一堂,陽麓保稅園公司冷庫的保管員,好幾個月沒回家。

陳一堂和另外三位同僚,每天兩點排隊:在保稅園區冷庫工作,下班後開車去隔離酒店。"自11月以來一直如此。陳說,他們現在有四個人輪班,每7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武漢新港陽璐港進口肉類指定港口在此冷庫,其産品發往全國各地,是武漢國防投入的最前沿。

"碎片檢查,碎片消失!"陽洛保稅園區公司營運服務部部長張偉介紹,目前,已有10萬多件庫存貨物全部經過核酸檢測消毒,并建立了進口冷鍊食品資訊台賬,進出倉庫的貨物必須提供通關證、檢驗檢疫證書、消毒證和核酸檢測報告。

8月9日下午,長江日報記者來到武漢郵區中央局,華中地區最大的郵件經發進行中心,一輛滿載郵件的郵件卡車進閘,兩側六柱小孔立即自動噴灑霧狀消毒藥水,完成車輛消毒。

在郵件分揀中心,每個卸貨口都安裝了聚合物霧化自動消毒劑。武漢郵區中央局運維中心經理熊淑明表示,裝置以每分鐘300件的速度消毒,確定郵件被完全消除,同時也防止郵件變濕。

在東西湖區百日快線武漢中轉中心,經過自動代碼識别後,一封郵件在自動分揀系統中配置設定到不同的"軌道",到不同站點的末端排程卡。在這裡,也有人再次殺死這些電子郵件。

白石快車武漢中轉中心進階經理王剛告訴記者:"這是我們在中轉、中轉環節的最後一擊,就是要放好'出口通行證',這些快遞員被運到武漢的各個快遞站,也是通過新的殺傷程式。"

武漢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将編織一條密集的郵政快遞行業疫情專線,為跨省運輸疫情相關郵件快件,立即實施攔截、隔離控制,堅決守住第一關外防投入。

全面的"地面防禦"陣地

進口冷鍊食品"e冷鍊"綜合控制

堅持“人物地”同防,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另一個戰線一刻也未放松

天河機場行李卸貨一殺一。王倩,《長江日報》記者

8月9日上午,在天河機場停機坪上,耳邊是飛機發動機的轟鳴聲,地面熱浪,現場防護人員黃鶴身着緊身防護服,往返于幾架飛機之間,監督裝卸人員確定操作。

"通常情況下,你必須負責每天三到四個航班,每個航班大約需要四個小時才能完成。黃鶴表示,圍裙安防作業區為"紅區",一線員工全部身着全套防護服,夏日長期烹饪三溫暖模式。

湖北機場集團航空物流有限公司介紹,對于進港航班機組人員,在監督進港機組人員轉移期間,從業人員在整個過程中佩戴N95口罩;

記者在T3航站樓二樓國際旅客到達口岸看到,這裡設定了一條完全透明、全封閉的硬隔離專用通道,通過該通道,外國旅客可以通過該通道到達航站樓一樓天河機場外漢族人員防控工作專項辦公室。

"要全面實施進港航班客貨閉環管理,築牢防控線'地面防禦'陣地"。特班從業人員李漢祥介紹,移民人員到達這裡後,整個中轉過程實作了全程封閉操作,避免了移民人員與外界的接觸。同時,加強對轉運車輛及相關設施的管理和殺傷。

楊麓保稅園區公司營運服務部部長張偉介紹,"地防"是保證冷庫環境安全的。按照相關要求,從去年11月20日起,冷庫實行最嚴格的"紅區"管理,進口冷鍊食品"六專"(專庫、專人、專通道、專賬、專用工具、專殺)管理。

"進口冷鍊食品一直保持着最嚴格的'紅區'監管。武漢市市場監督局表示,全市進口冷鍊食品生産經營機關要應用"E冷鍊"平台進行全面控制,無"e冷鍊"代碼不得缺貨、不運輸、不采購、不生産加工、不出售。

(長江日報記者 陳永權王謙)

編輯:賀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