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國人講究的是“民以食為天”,可見吃的重要性。在育兒的過程中,科學的飲食是決定孩子身體健康的基石。

可正确的方式,并非所有家長都掌握,甚至因為無知,導緻孩子錯誤的飲食習慣,讓孩子錯過了,耽誤了快速身體發育階段。
是以,家長正确的喂養是很重要的。掌握這幾個原則,孩子才能身心健康、高智商。如果做錯了,趁早改過來,還有機會就别錯過。
原則一、不給孩子養成吃湯泡飯的習慣
湯泡飯在許多人的眼裡都是有營養的。可事實絕非如此。尤其是對于萌牙期的孩子來說。每一個孩子我們都建議出生六個月後開始添加輔食。
但添加輔食的目的可不僅僅是為了營養的攝入,同時也是為了鍛煉孩子的吞咽能力和咀嚼能力。但湯拌飯卻妨礙了孩子咀嚼功能的練習,讓孩子始終保持一種囫囵吞棗的飲食狀态。
由于食物長期得不到咀嚼,進入胃腸後就會引起孩子的消化不良,縱使再有營養的食物也可能會因為不能充分吸收而浪費掉。
是以,聰明的父母,一定要改掉喂食孩子湯泡飯的習慣。遵循輔食喂養原則,從稀到幹,從軟到硬的有層次有規矩的喂食。
原則二:拒絕給孩子吃過于油膩的食物
都是人類之是以越來越聰明是源于開始吃肉以後。的确,我們不否認肉類給人體發育帶來的積極有效的影響。
但由于現代人運動量大幅度下降,是以過分的、過量的攝入高油脂的肉類食物可能會導緻人體的脂肪堆積,尤其是小孩子們,他們可能會因為時常食用,油膩膩的肥肉或肉湯而體重增加、消化不良,甚至引起早熟。給孩子的身心帶來麻煩和傷害。
是以,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輔食時,還是應當以平淡為主,适當搭配富含蛋白質的牛肉、魚肉、蝦肉等等。并堅持制作過程要精細,多煮一會兒,多蒸一會兒。這将有利于孩子腸胃的吸收。
原則三,輔食并非隻吃米粉
好多家長對兒童米粉的印象都很好,一方面它營養豐富,一方面更适合寶寶腸胃吸收,同時,它友善操作,制作過程簡單便捷。
可你知道嗎?這樣完美的食物作為輔食,卻不能讓孩子依賴太久。它和湯泡飯一樣,會降低孩子的吞咽能力,會妨礙孩子練習和鍛煉咀嚼能力。是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正确對待米粉,添加其他輔食,一樣不能少。
原則四:一次或者一天給孩子吃太多雞蛋
雞蛋的營養我們衆所周知,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小朋友都應當将它當成美食,每天堅持食用。不過,咱們國人講究“過猶不及”,再好的食物我們也要學會控制嘴巴,一天吃入過多雞蛋,不但會讓孩子染上消化不良的毛病,還會導緻孩子小小年紀就罹患上膽固醇高等其他疾病。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
通過漫畫的形式,和你分享育兒知識。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贊轉發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