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先做困難的事,後面的就簡單了 | 機會藏在大部分人的躲避和抱怨裡1 哪裡都會有困難2 先做困難的事3 哪些事是困難的事

作者:誓約TheCovenant

【個人成長•選擇】

作者:Bella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4">1 哪裡都會有困難</h1>

假設你想賣東西,現在有兩類産品讓你選擇。

A産品正是賣得火的時候,而且需求大供量少,賣出去一筆就有翻倍的收入;

B産品是新興産品,賣的人和買的人都不多,但是在未來很有潛力,不過需要你去開發市場。

兩款産品,你選哪一個?

有人選A,覺得我先借勢把東西賣出去,攢下錢攢下經驗再去做别的。

有人選B,覺得打開市場後我就能獲得最大利潤,而且還能為自己打下根基。

你說哪種想法更好?

其實,這并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有自身的優勢和困難。

A産品是先易後難,開始能賺錢,但後面會面臨高強度競争。

B産品是先難後易,打開市場難,但隻要邁出這一步,就能輕松占領市場。

沒有完美選擇,拉開差距的并不是産品本身,而是你如何應對選擇中的困難。

從天性上來說,人會去做簡單的事,因為這樣的事情做起來容易、可控性高、會有成就感,而遇上困難,會下意識地選擇逃避。

極少有人喜歡主動選擇挑戰,但成長迅速的人,都是在挑戰中積極進取的人,你越能克服困難,就越能得到提升,甚至還可以把困難變成機會。

先做困難的事,後面的就簡單了 | 機會藏在大部分人的躲避和抱怨裡1 哪裡都會有困難2 先做困難的事3 哪些事是困難的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3">2 先做困難的事</h1>

那麼,既然都會遇到困難,如果可以選擇,是選先難後易還是先易後難呢?

還是建議你先做困難的事。

有這麼三個原因:

1 從外部競争來看,因為絕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做困難的事,是以困難的事反而競争小。

你先選困難的事,不需要考慮太多外部戰争,隻需要專心地把你的事情做好。隻要萬事俱備,你就可以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裡迅速建立好自己的根基,打響自己的品牌,占領大部分市場,隻要熬過孤獨這一關,後面的利潤就會成倍增長。

你說有的事情很簡單,很容易成功,多做這樣的事情不好嗎?

可你想為什麼這些事情很容易取得成就?因為這件事情本身的利益、市場和潛力就是有限的,能一眼望到頭啊。這些事情是細小的、分散的,既缺乏成長空間,又無法形成龐大的關系網。類似的成就取得得再多,也不過是一種重複,不過是一次又一次更換新鮮的外表,不可能讓你提升一個高度。

2 從自身精力來說,人越年輕的時候精力越旺盛,越經得住折騰。進入青年時期,人的體力和腦力就開始下降,這就意味着,你越早開始的事,越能運用到你靈活的思維和強健的體魄。用資源配置設定的視角來看,調動充沛的資源去做困難的事,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而且年輕意味着有時間,意味着試錯成本低,意味着你走錯了還有回頭的機會。年輕時摔跤不會傷及性命,反而會為以後積累資本和經驗。年齡大了再摔一下,恢複起來可就慢了。

3 從習慣養成來說,你越早開始堅持一件事,就越容易養成習慣。

我們總想要一個高起點,但其實作實生活中,起點高的人并不在少數,卻極少有人能脫離“高開低走”的“定律”。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人越容易獲得高起點,就越不願意突破自己。比如在同樣一個環境裡,付出同樣的時間,天賦高、資質好、經驗足的人往往有更突出的表現。但正是因為取得成就太容易了,這樣的人往往不願主動跳出舒适圈。但能力是在困難中打磨出來的,沒有挑戰,就沒有了提升的機會。是以,舒适的人很容易被不舒适的人超越。

但如果你早開始選擇困難的事,早養成挑戰自我的習慣,你就會一次一次來到更高更大的平台,在外部的刺激下獲得更快的成長。

先做困難的事,後面的就簡單了 | 機會藏在大部分人的躲避和抱怨裡1 哪裡都會有困難2 先做困難的事3 哪些事是困難的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0">3 哪些事是困難的事</h1>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什麼樣的事是困難的事。

或許你覺得這不簡單嗎?困難的事就是那些自己不擅長的事,要吃很多苦的事啊。

的确,應對困難肯定要吃苦,但做困難的事不等于自讨苦吃。

困難必須有一個前提——必要,就是說,我們做一件事,要先從其必要性出發進行選擇,然後再去應對困難,而不是從難易程度出發,什麼困難做什麼。

如果你天生樂感不強,不喜歡樂器,那麼學鋼琴對你來說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可你從事網絡技術開發的工作,你的專業能力很強,平時又有其他愛好,那就沒必要用學鋼琴去磨煉意志力。

沒有人能成為一個什麼都會的“全才”,我們要做的是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對什麼有長久的熱情,對什麼隻是短暫的興趣。然後去做那些擅長的、有熱情的事,集中精力去完成必須完成的挑戰。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困難不等于競争大。競争大的事會耗費很大的精力、體力、智力,但可能并不困難。

因為和你一起做的人,既是你的競争對手,也是你的參考目标和動力來源。你可以參考他們的方法,也可以從外部的刺激下獲得動力。但那些适合你的,隻有你能做的事情,卻需要你自己去确定目标,激發内驅力。即便在這些事情上你面對很大的競争,但赢得競争的方法也不是變得像你的對手那樣,而是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

真正的困難不在外部,而在自己。你想去面對挑戰,麻煩的不是這件事本身多麼大、多麼不好做,而是害怕壓力、想要逃避、心灰意冷的你。你要去學一門技能,你要去對付的不是這個技能多麼不好掌握,而是你的懶惰、你的厭學、你的急于求成。你想去建立良好的關系,你的難處不在于怎樣讓周圍的人都喜歡你,而是你如何既保持自己,又友好地對待别人,既有自己的原則,又可以包容、寬恕别人。

困難的事情不分大小。承擔家庭責任是困難,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也是困難。投資創業是困難,能與人好好溝通也是困難。困難的事,往往就是那些必要但你不擅長的事。

但把這些事情做好,就能等到合适的時機,然後展翅騰飛。

等風來并不困難,難的是長出翅膀,學會飛翔。